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五百三十七章 廉颇避战

反穿越调查局 第五百三十七章 廉颇避战

作者:码字的李世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36:14

第五百三十七章 廉颇避战

对于横亘太行山脉、雄踞北地沃野、兵马鼎盛称雄天下的赵国来说,周赧王五十五年,即公元前260年,注定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

在经历了举世震惊的沙丘宫变之后,赵武灵王薨,赵惠文王继位。这期间,包括肥义、楼缓、虞卿、蔺相如、廉颇、赵奢、赵胜、李牧等在内的良相名将辈出不穷,赵国数次击败秦军,并趁着秦国攻楚的机会,向东进击扩张,夺取齐国重镇高唐,遂又连番征讨关东诸国,占领了广阔土地,一时间在关东声威无两。

人们耳熟能详的“完璧归赵”与“渑池相会”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发生,也正是这段时期内,秦赵两个强国相互试探、暗中较劲的真实体现。

秦昭襄王威震天下,却屡屡受辱于赵惠文王和赵国大臣蔺相如,当然并非其心甘情愿,而是出于对赵国实力的忌惮,不敢造次发难,迫不得已的举动。那一轮政治外交上波诡云谲的较量,秦国表现得外厉内荏,而赵国则勇敢智慧、争锋相对,也从另一个层面大大提升了其在山东六国之中的威望和声誉。

然而,此时的天下形势,已经与二十年前,甚至是十年前、五年前都大不相同了。

赵惠文王辞世之后,赵国的王位由年轻的赵孝成王赵丹所继承。尽管崇武重义的赵国此时仍然拥有精兵勇士数十万,号称山东六国战力之首,但是,之前那种君明臣贤、君臣和睦的政治氛围却逐渐荡然无存了。

赵孝成王自觉年纪尚轻、资历尚浅,当初那一帮追随辅佐父王的重臣名将们,个个功勋卓著、天下闻名,肯定不会把自己这个毛孩子放在眼里。所以,每当他处理朝政军务,尤其是要面对那些老臣的意见时,心中往往是既敬畏又厌烦,既依赖又忌惮,总想着能尽快培养出一批忠于自己的班底,彻底取代先王留下的老人。

正是在这种帝王心术的影响下,没用几年的功夫,赵国的政坛之中便很快出现了严重的分化和对立。赵惠文王时期的老臣大将、赵孝成王提拔的年轻官员、根深蒂固的王族势力、民间崛起的富商集团,各方人马纷纷搅入朝廷政局,相互牵制,彼此攻讦,不知不觉间造成了难以评估的内耗。

而赵孝成王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巩固来之不易的王位,也不顾国内政局尚未完全稳定、朝堂运作并非顺畅的现实,决意效仿先王的种种做法,对秦国摆出了更为强势的姿态,几乎处处争锋、寸步不让,甚至有时候还希望能找个由头挑起两国的大战,以便成全自己的赫赫威名。

与之相对应的,赵国的宿敌——秦国,此时也恰巧做好了针锋相对、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充分准备。

六十五岁的秦昭襄王,到现在已经做了整整四十四年的国君,他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凭借傲人的功业被称为大秦一代雄主。

这位老秦王的政治智慧、用人眼光、权谋策略、斗争经验,以及对秦国文武群臣的高度掌控,绝非赵孝成王这种稚嫩的新君有资格相提并论的。他爹赵惠文王使尽浑身解数,仰仗着一众贤臣的舍命辅佐,拿出了拼死一战的巨大决心,也不过就是堪堪逼平秦昭襄王而已。眼下换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赵孝成王,屁股还没坐稳,就上赶着去给老秦王送人头,差点把秦国上下乐坏了。

好,既然你这么客气,那我就不客气了!

上党郡之争,与其说冯亭背叛了韩王,出卖了秦国,倒不如说是他帮了秦昭襄王半个大忙,而另外半个忙,则是赵孝成王帮的。

赵国在没有充分考虑秦国极有可能借机宣战,将兵锋直指邯郸等战略布局的前提下,贸然接受了本不属于它的辽阔疆土和城池民众,当即给了秦国举兵东进的借口。

数十万大秦的虎狼之师倾巢而出,在大将军王龁的率领下,横扫上党十七城,进而又挥师狂攻前来增援防范的赵军。

公元前260年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斩杀赵军四名都尉级将领,赵国的两个重要据点——二樟城和光狼城也均被秦军攻占。

赵军统帅廉颇作为身经百战的老将,并没有被秦军凶猛的攻势搞乱阵脚,相反,他从容部署,在战况不利的情况下,指挥赵军展开梯次防御,逐步撤往丹水河东岸,并构筑起坚固工事,凭借天然屏障严阵以待。

当赵军首战失利,全线收缩防御的消息传回邯郸之时,赵王却正在为昨晚的一场遇袭事件大发雷霆。

原来,晋阳公主赵琦派人秘奏,说她刚刚将一位曾以曼妙舞姿冠绝齐国朝野的美姬燕汀兰请到了赵国,故而想邀王兄同来观赏。

对于燕汀兰的大名,赵王那也是早有耳闻,心向往之的。只不过,出于君王高大正派形象的考虑,他从来也不敢对外直言自己心里那点小九九。王妹赵琦善解人意,暗中替他把所有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自然令赵王颇感欣喜。

于是,在赵琦的建议下,赵王乔装改扮、轻车简从,自王宫中溜了出来,跑到赵琦在城东的一处隐秘宅院,偷偷密会燕汀兰。

谁知,昨晚那么难得的机会,居然被一帮傻叉给搞砸了!

酒才喝了两杯,舞才跳了半曲,赵括和赵晶便带着大批手下冲进了小院,吵吵嚷嚷着要抓什么秦国奸细。

幸好晋阳公主反应极快,立刻命令众护卫上前阻拦。可即便如此,双方终究还是动起了手。

一时间,院里屋外叮叮当当的打作一团,吓得赵王险些直接钻了桌子。他战战兢兢的问赵琦,是不是有人叛乱造反,赵琦则显得胸有成竹,不仅亲自手持宝剑,把他护在身后,而且还派人翻墙而出,跑到外面去搬救兵。

没到一盏茶的功夫,邯郸郡守赵雄飞便好似从天而降,领着城防军杀到此处。这个时候,赵括和赵晶也察觉出情况有些不对劲。

他们连忙喊住手下,仔细分辨对方身份。

没想到,这不分辨还好,一分辨两人当场傻眼:我去,竟然是大王在此!

也多亏今晚是赵括和赵晶亲自出马,而他俩又都是赵王刻意宠信栽培的少壮派力量,绝对算得上是赵王规划的未来嫡系班底,不然的话,就凭聚众围攻王驾这一条罪名,便少不了被抄家灭族的惩罚。

当听完赵括和赵晶的解释之后,赵王被气得七窍生烟,连连痛骂二人糊涂,中了秦国挑拨离间的诡计,居然怀疑到晋阳公主头上,简直愚不可及。

他撂下狠话,要求赵括赵晶立刻找出提供假情报的人,第二天带到王宫御前,由他亲自审问,否则,就拿他俩开刀,还王妹赵琦一个公道。

翌日一大早,赵括赵晶奉旨入宫,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司寇府内史毛不均和囚犯吕邦。赵王一见他二人,当即忍不住吹胡子瞪眼,又把赵括赵晶给痛骂了一顿,然后才拍着桌子厉声叱问,昨晚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括连忙解释,说所有情报都是毛不均提供的,毛不均此时也有点慌,赶紧往吕邦身上推,说晋阳公主勾结秦国的事情都是那小子亲口供认的。

与赵括的窘迫和毛不均的惊慌有所不同,此时的吕邦反倒显得气度从容。他上来二话不说,头一句就大喊“冤枉”。

接着,吕邦把衣服一扯,一边给赵王展示自己满身鲜嫩的伤势,一边涕泪控诉毛不均严刑逼供、屈打成招的整个过程。

这一番流畅到好似进行过多次彩排般的操作,直接把赵括赵晶看得目瞪口呆,而毛不均则是浑身战栗。

赵王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到最后差点把桌案给掀了。他指着毛不均怒斥道:“叉出去!下狱!严审!”

殿前武士齐声应和,几步上前,把彻底懵圈的毛不均五花大绑起来,像拎小鸡一样拖出了殿外。

赵括一脸木然,呆呆的看了看跪在旁边的赵晶,用眼神询问他接下来该如何是好。赵晶心知肚明,这一切肯定都是晋阳公主布下的诡计,不由得眼含怨恨的望向了正站在御阶之下的赵琦。

赵琦得意一笑,正欲落井下石,劝说王兄顺手把赵括赵晶也彻底打趴下,问他们一个弑君未遂的罪名,可是谁知,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长平前线的战报好巧不巧的送了进来。

赵王忽然听说前方作战失利,老廉颇损兵折将,被迫退守丹水防线,而秦军则士气高涨,斗志昂扬,随时都可能乘胜狂飙突进,兵峰直抵赵国都城邯郸,顿时有些乱了方寸。

此时此刻,他再也顾不上追究赵括赵晶昨晚坏了自己好事的罪过了,连忙让二人起身,询问对于此次战败的看法。

要说别的话题还则罢了,一提起打仗之事,那可正中了赵括的下怀啊。这家伙不愧是熟读兵书的将门之后,军事见解远非常人可比。聊起长平前线的战局态势、廉颇策略的利弊优劣,以及秦军可能采取的谋划举措,赵括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并且论据详实,令人信服。

只是随随便便几个简单的分析,立刻便把御座上的赵王听得连连点头、不住称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