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84章 郭瑶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84章 郭瑶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84章 郭瑶

大锅中翻腾着萝卜炖羊肉,虽然萝卜多羊肉少,可也是实打实的肉菜。一大勺肉汤浇在喷香的米饭上,惹得人食指大动。新来的一千多人因为已经饿了很长时间,不能像原来的士兵这样大吃,王瑾让谢澍给他们每人一碗米粥,一碗肉汤。

辽东难民自不必说,白米和羊肉,他们在被女真人抓去奴役之前也从来没吃过,为奴之后更是在死亡线上挣扎,以糠皮麦屑为食。能吃上这样一碗粥、一碗汤,简直是上了天堂一般。再换下身上的破布,穿上了明军的号衣、军鞋,感觉真是重活了一回,把王瑾他们当成重生父母一般。

如今蒙古四分五裂,经济凋敝,普通牧民也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吃得到羊肉,日常都以乳制品为食,有时还会从商人手中买粮食。这些蒙古难民投降明朝之后性命险些不保,现在终于被接纳进了明军,有了好饭吃,也都感激得紧。

但王瑾知道,仅靠感激是不足以把老百姓变成一支军队的,他还需要时间、物资和胜利。一想到大凌河城中的守军吃的是什么,王瑾便觉得食不甘味了。

“王老弟,没想到你官升得如此之快,不过两年的工夫,手下就有了三千兵马,哥哥我是拍马莫及了。”王瑾笑道:“哥哥说哪里话,我这几个乌合之众算得什么,哪里是兵,不过是难民罢了。当初你不嫌我只是个小小什长,今天倒来酸我了。”

郭瑶是广东东莞人,当年作为袁崇焕的家丁来到辽东,如今已经是守备了。两次保卫宁远时,王瑾都和他并肩战斗,两人感情很好。郭瑶擅长用剑、槊,当年经常与王瑾切磋武艺。

郭瑶说:“兄弟这两天名声大得很啊。”王瑾笑道:“别人靠打仗出名,我是靠吃饭出名,尽惹笑话了。”郭瑶说:“给当兵的吃点好的,他们更加卖命,这也是带兵的正道,有什么可笑话的。现如今还有几个靠打仗出名的,尽是逃跑出名、贪污出名、行贿出名、拍马屁出名、杀良冒功出名的。不过哥哥还是得多句嘴,领了开拔费也不能一下子都花了,就算你自己不贪,刨去士卒的军饷赏银,手中也得多留些钱才是,如今好些东西朝廷都不发了,上次我想搞些好火药,也得自己出钱去买。何况现下这世道别说升官了,就算只想保住眼下的官位,不被上司拿来送死、顶缸,也得花钱才行。你带兵时候不长,可得小心这些。”

王瑾总不能告诉郭瑶自己不用发军饷,没处买火药,也没法升官,只能含混地糊弄过去。从郭瑶这番话来看,他混得也不怎么样。果然,王瑾和他聊起自己不在这两年的情况,郭瑶有一肚子牢骚要说。

“现如今在这辽东,跟着袁督师干过的就是二等人。祖大寿、宋纬、吴襄、何可纲这些大将没人敢动他们,我们这些没权没势没靠山的就天天受气。管辎重的全都是丘禾嘉从贵州带来的,最恨我们广东来的兄弟们,粮饷、兵器、衣服鞋袜,什么我们都是最后领。上次分马,给我的居然是十几岁的老驮马。万幸有孙督师和祖将军在,这帮黔驴还不至于太过分。我看这次祖、何两位怕是要凶多吉少,此战若败,孙督师这么大年纪,多半也要去职,到那时,就真没有我们的活路了。”

这年头政治矛盾变成地域矛盾的事多得是,王瑾也犯不上和郭瑶细说,只是想打听现在关宁军中的情况。郭瑶早就派人去广州买房子了,若不是因为他和祖大寿有些交情,觉得现在逃跑太不仗义,他现在已经辞官回乡了。关宁军中有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有的是心灰意冷,有的是贪够了打算跑路,有的是担心辽西守不住。仅就郭瑶知道的来说,在关内买房置地的高级将领就有吴襄等十多人。

在这种情况下,祖大寿的作用更加凸显,因为他跑不掉。祖家世代辽西土著,房屋土地、祖坟家业全都集中在辽西走廊,所以他会铁了心把金军拒于辽西之外,拼死奋战。但这也意味着,如果辽西的失守不可逆转,祖大寿的选择恐怕将会是家族而非国家。

对于此次救援大凌河,很多人都持悲观态度。丘禾嘉明天要出动的总兵力是一万七千人,前队七千人由吴襄和宋纬指挥,后队一万人由丘禾嘉亲自指挥。

一万七千明军打退五万金军,这不是白日做梦吗。谁都能看出,吴襄和宋纬这两个实力最强的将领根本没想真打,丘禾嘉也是被皇帝逼得没办法了,病急乱投医。故而此时各营研究的基本上都是明天怎么撤退,别当了炮灰。

这般打仗,能赢才叫有鬼呢。王瑾也只能和光同尘,部署逃命计划。大凌河战局乍一看很像当初的宁锦之战,但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大凌河仓促被围,存粮太少。

所以当年袁崇焕对锦州的增援可以仅以牵制、袭扰、消耗为目的,打不赢就撤。袭击敌人运粮队,不做平野决战,而赵率教在锦州城内依然能够坚守。

而现在,由于大凌河绝粮,锦州明军必须迅速打破包围圈,这就使得他们不得不在野外和金军决战。以短攻长,败亡也就不可避免。

好在明朝目前家底还厚,尚经得起几次胡折腾。不管出战输得多惨,锦州这个大要塞还是能守住的,所以王瑾也不太担心后路问题,只要从战场上跑回来,一切都好说。

郭瑶与王瑾聊了很久,又让王瑾介绍了高杰、辛思忠、张之水、谢澍等人,这才告辞。从郭瑶的话中,王瑾判断自己的身份暂时没暴露。但假的终究是假的,等到兵部复核,确实没有调曹兵参战的计划,一定会有人来调查。

看得出来,郭瑶对于王瑾能来参战挺感动的,多半是他脑补了很多剧情。在他看来,曹部派了两千兵马,却只派一个千总带队,显然是因为高级武官都不愿意来。王瑾两年升为千总,应该是极得曹文诏信任的,他能担起这个任务,而且昨晚决定出战时几乎没有讨价还价,足见他发达了也没忘昔日的上司和同袍。

的确,王瑾在关宁军中有不少朋友,这些人差不多有半数在大凌河城里。可王瑾并不是来救他们的,或者说,并不是从**意义上来救他们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