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46章 金秋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46章 金秋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46章 金秋

阿济格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战局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曹营的攻击十分猛烈,斗志高昂,给清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有几处阵势已经到了崩坏的边缘。但是清军毕竟是久经沙场的百战之师,终究还是稳住了阵脚。

战斗从上午打到下午,眼看太阳都要落山了,作为进攻方的曹营已经十分疲惫,虽然依旧井然有序,但是他们不可能突破清军的阵型,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而清军也同样累得跟孙子似的,面对没有发生混乱的曹营,他们也无法组织起足以冲开曹营阵势的进攻。

天黑之前,敌人一定会撤退的,阿济格对自己的判断十分笃定,他今年三十八岁,从军打仗十七年,虽然从来没学过什么兵法,但既然到今天还没死,就说明他必然水平不低。单以几万人的战役级别的作战来说,阿济格也算得上这一时代的佼佼者。

但是从政治头脑层面来说,阿济格相当废物。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哥仨是一母所出,阿济格年纪最大,多铎最小最受宠,可偏偏三兄弟的灵魂人物是多尔衮,为什么?那是因为阿济格和多铎这两个货一搞起政治来就像脑袋被驴踢过一样。

从战术上来说,阿济格守住固关,凭借坚固的工事和曹营作战,颇有优势,堵住了曹营主力东进京城的必经之路。然而从战略上来说,曹营的十二路偏师已经分头杀入直隶,组织士绅百姓暴动,清朝在各县的官府和驻军面对有足够的暴力撑腰的老百姓,根本不堪一击。

另一时空,仅仅是士绅作乱,就足以颠覆大顺朝的地方政权,现在士绅、百姓、曹营三个势力联手,大清朝的地方政权挡得住才见鬼呢。如果不出动主力军队去镇压,清朝在直隶西部、南部的统治必然崩溃,但如果出动主力军队去镇压,固关兵力不足,被罗汝才突破,然后罗汝才一路打到真定去开科举,清朝在直隶西部、南部的统治照样还是崩溃,而且崩得更惨。

从整体大局来看,现在直隶这个局面,要么就皇太极主力尽出,和罗汝才决一死战,要么就干脆卷铺盖跑路。但是这两条路皇太极都没选,而是让阿济格这四万人守住固关,意思很明显,是让阿济格拖延时间,事先皇太极也嘱咐过阿济格,不要浪战,稳妥行事。

阿济格出关列阵迎战也不能说不对,先在固关外围进行一些前哨战,可以挫动曹营锐气,拖延其攻城进度,也是符合皇太极的方略的。然而阿济格对“不要浪战”的理解是——把一半的兵力都投入这场战斗中了。且不提打赢打输的问题,就固关下面这地形,两万人施展得开吗?

说到底,阿济格还是没有完全放弃之前清军“战无不胜”的心态,一方面不得不重视敌人,可另一方面还是放不下架子,担心一旦彻底采取守势,会影响士气,因此明明打的是防御战,出城的士兵却是按要向曹营反击来配置的。

阿济格有三个贝子作为副手:赖慕布、额克亲、巴都海。赖慕布是阿济格的庶出弟弟,努尔哈赤第十三子;额克亲是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的次子;巴都海是塔拜的第六子。塔拜的第四子班布尔善死在了虹县,额克亲和巴都海的斗志都颇高。此时三个贝子都在关下,只有镶白旗蒙古都统苏纳留守固关城中。

金秋的黄昏,太行山的风景十分美丽,或红或黄的秋叶在西风的卷拂下轻轻摇摆,如同彩色的浪涛一般席卷人们的视觉。而在固关城下,铳炮声、濒死的惨叫声和浸透土地的鲜血,成为了这幅画卷的点睛之笔。经过大半天的战斗,清曹两军都有上千人永远倒在了这片土地上。秋主刑杀,此言不虚,一到秋高马肥的季节,便是杀戮的季节。不过,这年头杀戮早就不分季节了。

穿上了全副甲胄的阿济格在战阵之中十分显眼,他出生的时候,努尔哈赤虽未称汗,势力也很大了,阿济格从小一点营养也不缺。虽然“阿济格”这个名字是“小”的意思,可是阿济格的身高却接近两米,腰粗膀阔,虎背熊腰。此时太阳已经挨上了远方的山峦,夕阳晃得阿济格有点睁不开眼睛,他眯起眼睛,手搭凉棚,向西方望去。

一阵凉风吹来,让捂在沉重的铠甲中的阿济格十分舒服,但紧接着,狂风裹着无数沙石,漫卷而来。

阿济格捂住眼睛,扭过头去。就在这时,他听见城头有喧哗的声音。

“是闯贼!”“锁天鹞的旗号!”清军的惊呼声此起彼伏。阿济格努力向西望去,但夕阳和飞沙走石依然阻挡着他的视线。

大约两万闯军,从西南方向分为六队进入战场了,无数旌旗在西风中猎猎飘扬。

田见秀、左光先、孙守法、姜瓖、陈永福、李辅明,各自率领三千余人对清军发动了攻击。虽然中间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但这的确是一支久经考验的精锐部队。

闯军的复辽营,已经是完全成军了,这支部队的所有成员都是投诚的明军士兵,尤其是田见秀的标营,全部是由辽东籍士兵组成的。

投闯的各路明军乃至绿营经过汰弱留强,选出的这两万人,经过了重新训练和武装,在很多方面的水平都不输给五营野战军。

阿济格征战沙场十余年,什么场面没见过,可这场面,他还就真没见过。按照眼下这种局势,闯军难道不应该连支援纳敏夫的中营都撤回去吗?

清朝单挑罗汝才和纳敏夫,尚且还能够打个平手,如果张献忠参战,清朝就已经悬了。闯军竟然在这个时候出全力对清军落井下石?这政治水平怕是还不如我阿济格。只要清军一败,闯军和其他三大反王的矛盾立刻上升为全天下最要紧的矛盾,闯军的这么多部队孤悬在北,不是找死吗?

可现在怎么骂李自成政治幼稚也是无用,闯军已经杀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