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39章 孙传芳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39章 孙传芳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39章 孙传芳

靠人力鼓风机给矿井通风,只能说聊胜于无吧。毕竟曹营才刚刚当上官府,有些事还不能做得太不像话。

明朝原来那些矿主,宁肯花钱去修庙拜神,也不肯改善一下矿工的待遇,而现在一些曹营的将领就是昔日的矿工,要是让现在的矿工日子过得太惨,大家面子都不好看。

曹营的煤矿,矿难肯定也是少不了的,压榨工人更是少不了的,但好歹换了个官府,程度总得减轻点吧。

直到近代,穷人去当矿工仍然用“闯矿井”这个词,但凡家里还有一口饭吃,也不做这玩命的行当,其中一大危险就来自瓦斯爆炸。负责开矿的曹营官员倒也买了本《天工开物》,结合老矿工的经验,把能用的防护手段都用上了。但就算是现代的煤矿,也时不时出事故,这些措施只能是让矿工少死几个而已。

崇祯操作的这台人力鼓风机就是这些设备之一,可以用手拉,也可以用脚蹬,虽然的确可以鼓风,但如果用来给整个矿井通风,也就是个心理安慰。要是让崇祯一天到晚拉这个大号的风匣子,那非累死不可,有三个人轮流替换,但被替下来的时候,他们也别想休息,得去把散碎煤块用簸箕收集起来。

才干了一天,崇祯便累得直不起腰了。一天只给两顿饭,吃的是不知什么做的黑乎乎的饼子,好在管饱,但崇祯也吃不下多少。王承恩提出要从矿上管事的吃的小灶里偷些吃的给崇祯,吓得崇祯连忙拒绝,要是为了口吃的就被打个半死,那可犯不上。

一眨眼的工夫,离当初在浚县被俘已经两个月了,崇祯不知多少次想过,自己要是当初在京城自杀了,是不是就不用受这无穷无尽的“屈辱”了?但自杀这事,第一次不敢,以后就再也不敢了。

这两个月来,崇祯没少挨打挨骂,他养尊处优惯了,干活不利索,监工一直盯着他。就算是农民起义者开的煤矿,也就是对矿工不打死、不用刑而已。和大明朝那种抓矿工进站笼的黑煤主比起来,曹营是进步得多了,但是打骂矿工在这里依然是天经地义的事。

最后还是王承恩瞒着崇祯,偷了一些酒肉送给监工,说祝老五是自己表弟,从小身体不好,还请多照顾,监工这才不怎么打崇祯了。

走正常渠道来的矿工是有工钱的,工钱给得少,矿上的酒馆、妓院、赌场要价又高,还特意从南方引进了烟草,所以大部分人都剩不了什么钱,但如果真的意志力足够坚定,把吃喝嫖赌抽都戒了,过年回家的时候还是能带些钱走的。

罗汝才当然知道更多剥削工人的办法,但是没必要。他是大元帅,不能用商人的思维想问题,开发煤矿是为了缓解城市燃料紧张的问题,而不是为了赚钱。赚钱当然也有用,但是罗汝才要钱是为了维系自己统治的稳定,为了赚钱把矿工逼成不稳定因素,那不是本末倒置吗。现在这种模式就可以了,不是不给你钱,你把钱都用来消费了,能赖谁呢?你看那谁,平时干活卖力,勤俭节约,不就攒下钱了。工人还是好欺负的,但凡还有一条通过合法方式压榨自己得到报酬的途径,他们就不会闹事。

至于崇祯他们这些俘虏,罗汝才可就没这么客气了,先做三年白工吧,包吃包住,没有工钱,别的事三年后再说。

崇祯后来还是知道了王承恩偷酒肉的事,一直为此提心吊胆,但是并没有人发现。负责这处煤矿的正副矿长根本不懂具体事物,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盯着账目,别让人黑了罗汝才的钱,至于别的事情,都是各个工头负责。大事矿长会查,一瓶酒、几块肉的事,矿长才不理会呢。

厨房的工头是个曹营的退伍兵,腿上受过伤,一到阴天下雨就疼,他便整日把自己灌得醉醺醺的。高起潜、方正化、王承恩又是比较会巴结人的,他们都是做太监的,又都经历过魏忠贤一手遮天的时代,这是基本的保命技能,一来二去,他们三个成半个工头了,崇祯也因此能偷偷吃一点好东西。

杨嗣昌因为识文断字,字又写得好,被调到了副矿长身边。他透露说,矿长叫孙传芳,是孙传庭的同宗兄弟。读过书,但没有多大本领,所以才派来当矿长。副矿长则是罗汝才的同乡,真正的嫡系,但是不认字,所以才找了杨嗣昌做师爷。

据说当年晋北沦陷的时候,孙传庭的族人都被闯军接进了山寨。后来曹营建政,急需读书人,孙传庭的族人因为在山寨**患难过,被视为可靠的自己人,但凡认识几个字,就能混一官半职,再加上更早进山的孙承宗的族人,弄得曹营像花果山一样,走到哪都有姓孙的。听得崇祯更加郁闷了。

正如高杰成了“老一辈农民起义先驱”一样,孙传庭也成为了因为穿越者们的到来获益最大的人之一,崇祯“把人变成鬼”的技能没来得及在他身上施展。现在的孙传庭,出身于源出卫所的士绅家族,却试图通过清丈田亩来挽救明朝,虽然和农民军打过仗,但是没有杀过降人,没有屠戮过百姓,后来带着招安的农民军一起抗清,最后死在山海关。履历完美,没有污点,历史评价直接和卢象昇进同一档。不管是明朝遗民还是四大反王,没有不拿孙传庭当英雄的。

就算将来拿唯物史观评价人的时候,孙传庭也得是“限制地主阶级的剥削,改善农民待遇,具有强烈爱国情操和朴素仁义观念的地主阶级改良派”,照样是正面人物,得和林则徐、关天培算成同类。

崇祯的郁闷倒也没持续很久,因为一天到晚累得要死,晚上往大炕上一趟,哪怕旁边的人鼾声震天,浑身汗臭,也能立刻入睡。在这种高强度的劳动下,头脑简直一片空白,根本顾不上想别的。

一开始崇祯和想过要逃走,但是能逃到哪里去呢?世上肯定还有愿意收容他的明朝遗臣,可崇祯不敢贸然相信任何人。而以崇祯的生存能力,如果没有士绅收留他,跑出去等于自杀。

矿上是既辛苦又危险的,前两天发生透水事故,死了三十多人,但崇祯这个工作,累是累,却不会有生命危险。

可即便是累,崇祯也要熬不住了,他开始觉得,要是承认自己的身份,罗汝才也不见得杀自己,如果能做曹营的俘虏,待遇应该比现在好得多吧。

就在崇祯浮想联翩的时候,监工又是一鞭子抽在他背上:“发什么呆!赶快蹬!”

崇祯急忙用力往下一踩,只听“轰隆”一声,地面塌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