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4章 流寇的伏兵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4章 流寇的伏兵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4章 流寇的伏兵

震天彻地的炮声轰鸣在桑干河边,六万军队正在厮杀。

在此之前,纳敏夫伏击和硕特、席卷高原、奇袭四川、夺取陕西、远征西域、智取大同,这六次军事行动手笔都极为惊人,可没有一次是硬碰硬的大型会战,都是抓住敌人的弱点,一击致命。直到这一仗,才是真正当面锣对面鼓地与敌人列阵会战。

清军对于陕西兵是很熟悉的,当年援辽、勤王的明军中陕西兵不在少数,不过,那些连安家粮都没领到,千里跋涉到前线的叫花子兵,和眼前的包营可不一样。

包营的源头,是崇祯二年的安定兵变,当时领导兵变的王进才说过这样一番话:“昔年甘军援辽,竟没有一个还乡。今六千里远路,盔甲铳炮又重,又无一分安家粮。正兵营领兵官专一严急,每日定要走几站,夜间不许借歇民房,露宿片时即催响号。再走几日,人马俱倒。左右是死,不如就死在这里。今事已做坏了,都难望活,只得拼了死命。”

出发的时候,梅之焕把军队分为五拨,每拨之间相距两日路程,梅之焕才走到兰州,第四拨就在安定哗变了,而安定到兰州足有二百里。也就是说,崇祯要求甘肃兵两个月走六千里路,在这个大冬天快过年的时候,王进才他们带着武器装备,每天走一百里路,还露宿,而且不给钱,别说是人了,牲口也没有这么使唤的。

另一时空,王进才梅之焕设计杀死,梅之焕的妙计是这样的:把一个烧饼扔在地上,饿极了的王进才低头去捡,官兵便趁机将王进才砍死。他们从王进才身上一文钱都没搜出来,就连王进才穿的裤子,都是从哗变时杀死的那个把总身上扒下来的。连兵变的最高领导人都是这样,其他人可想而知。明末的行军,就是一场灾难,走的距离越远,军队越像灾民。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如此离谱的条件下,这些甘肃镇的士兵竟然能从甘州走到安定,走了一千二百里,才终于忍耐不了,愤而哗变。就是放眼全世界,如此坚韧顽强的军队能有多少?

因此,当这些人吃饱穿暖,爆发出来的能量也是难以想象的。

战斗一开始,包营就采取了守势。训练水平这一点他们和清军还是有差距的,这是之前明军欠了六十年的债,不是一时半会儿补得上的。

但是贺珍有一个优势,他这三万人里竟然有二十个总兵官。陕西别的没有,官还是够多的。本来就有一些退休在家的总兵官,纳敏夫占领陕西后,有一些副将被提拔为总兵,还有一些包营旧人和内附的蒙古酋长被授予总兵之职,现在整个陕西几十位总兵还是有的。

总兵不见得都会打仗,但能做到总兵的一定都不是蠢人,至少稳得住手下的部队。贺珍将半数军队分为十二阵,顶在一线,三分之一的兵力分为六阵,在二线接应,每一阵各有一个总兵官指挥,最后五千兵分为三阵,贺珍居中,赵光远在左,吴天印在右,作为总预备队。

贺珍这个部署,一开始就是没打算反击,虽然他军中骑兵的数量不少,战斗力也并不弱,可是这些骑兵都是以支援步兵,对抗敌方骑兵为宗旨进行部署的,可以说,贺珍摆出这个阵型,一开始就没打算赢。

清军锐气甚盛,战斗一开始,他们便集中力量攻打包营的右翼,前线指挥是阿巴泰的长子博和讬。

清军自入关以来,打明军和民间义军无往不利,可是只要和四大反王交战,只要是大型会战就没赢过。最好的战绩,也就是在晋南曾经打得罗汝才节节败退,那也是罗汝才觉得情况不利,主动撤退,而不是让清军击溃。

清军实在是憋气,过去打明军的时候,任意纵横,何其畅快,现在碰上这些几年前还饿得皮包骨头的流贼,却束手束脚。如果这一仗还打不赢,那就是和四大反王轮番交过手,结果哪个都没收拾下,这样的话,可就真得怀疑这大清的江山还能坚持多久了。

“将军,郎总兵战死了,清兵的后卫还是迟迟不动,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呀。”杨玉林是此战中负责后勤的,也有点狗头军师的作用。贺珍说:“我也没辙,什么时候才是战机,不是我说了算的。郎总兵死了,再添个总兵增援上去就是。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就算是消耗我们的实力,这也是必要的代价。”贺珍的级别已经高到可以不用做那个“代价”了,心态也就不一样了,“通知下去,打完这仗加发一份赏钱。”

清军集中炮火,轰开了包营的一个小阵,随后以重步兵突击,邻近的三个小阵都来支援,但趁着包营阵型移动露出的空档,这几个小阵右侧的那个小阵又被清军突破了。数百骑兵针对这个薄弱环节展开突击,让这个小阵的包营士兵再也集结不起来。

“王爷,我们找到流寇的伏兵了!”

从贺珍支援陕西战场开始,豪格就觉得情况不大对,贺珍手上的兵力并不足以打败清军,包营不至于连这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如果他们真的只有这点兵力,在清军刚刚进入山西境内的时候,他们就应该放弃大同,退回陕北,依托黄河岸边的河曲、保德等城池抗击清军,这才能进退有据。

可贺珍非但不逃,还主动进攻,豪格一直怀疑,包营还有隐藏的兵力,所以自打从大同出发,他就不断派出探骑,搜索有没有隐藏的敌人,这回果然找到了。

“敌军隐伏在西北的鸡鸣山一带,具体数目不知,估计在万数以上,未打旗号,穿黄色军服。”

“鸡鸣山?”清军诸将都有些不解,鸡鸣山离战场的距离超过二十里,而且伏兵还得从山上下来,最快也得一个时辰才能赶到战场,就算有战机,他们赶得上吗?

如果是两年前的清军,肯定是毫不犹豫地先打垮贺珍,再攻打伏兵,灭此朝食。可是这一次,豪格开始犹豫了:一个时辰,要是用来撤退,是不是也能退出战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