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0章 无处不在的王瑾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0章 无处不在的王瑾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0章 无处不在的王瑾

卢象升他们起到的牵制作用并不大。清军出动数千之众到藏龙涧一带搜寻卢象升的下落,同时也对济南发起了攻击。

第一天的战斗中,清军便登上了城墙,在城头督战的宋学朱面中一刀,当场阵亡,莱州副总兵金日观也在战斗的第一天就负伤了。前不久刚刚死了巡抚,如今又死了巡按,城内人心动摇。接过指挥权的布政使张秉文虽然忠勇,却不通军务,军事上的事还要依仗虎大威,而虎大威勇则勇矣,对谋略颇不在行,何况他是蒙古人,对于守城着实没有经验。倒是易浩然在辽东多年,守城抵抗清军的案例他见得多了,居中调度,加上军民用命,还能勉强维持。

藏龙涧中,卢象升部还在艰难地跋涉。在长清县时,易浩然的坐骑受了伤,卢象升把自己的爱马五明骥让给了易浩然骑乘,还特意让杨陆凯去照看。五明骥乃是一匹宝马良驹,当年卢象升在南漳与高迎祥作战失利,五明骥驮着他一跃跳过一条小河,脱离险境。卢象升现在非常庆幸这个决定,藏龙涧湿滑的道路对马匹很不友好,已经有好几匹马掉进山涧了。

卢象升新换的坐骑用来驮刘文兴了。如今他正在拼命保护王自用的老营总管,身旁的兵多为高迎祥的旧部,当年和这些人打仗时,卢象升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一天。

刘文兴对于气象颇有研究,昨晚他说今早要起雾,果然就起雾了,他又说这条路上的雾会比较小,结果果然如此。卢象升询问其中缘由,刘文兴讲了一番“地表辐射”“温度逆增”之类的东西,卢象升也没听太明白,只是明白了这不是巫术,是通过观察来判断天气的一门学问。

卢象升也知道“一场秋雨一场寒”“夜星繁,大晴天”“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这些谚语,会拿它们判断天气,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刘文兴似乎是知其所以然的。卢象升突然想起《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那句话:“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卢象升当然不认为自己是庸才,但也感到自己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

“末将手上有一本王瑾所著的《地理》,里面有些气象之学的粗浅基础,这本书放在大名了。只可惜王瑾去南方之前,这本书尚未完成,末将手上这本只是草稿。据王瑾说,这门学问做到极深,可以预测多日之后的天气,但他所学也不甚精,只能看出些浅显易懂的天气变化,其实还不如一个本地老农的经验好用。末将昔年曾是庄稼汉,若说观察云雾,推测气象,末将比王瑾在行得多。但末将虽能看出种种迹象代表什么天气,却不知其中缘由。王瑾看得不准,却能将气象变化之根源说明,这一点末将便万万不及了。”刘文兴一点也不忌讳当着朝廷命官的面夸赞反贼,卢象升听他这么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卢象升说:“在大名击杀折增修时所用的引风控火之术,难道也是王瑾所传吗?”刘文兴说:“末将掌管土木工程多年,故而一眼便能看出风往何处刮,火向何处走。王瑾的学问虽高,却是纸上谈兵,不能用于实战。但若无王瑾传授的氧气、燃点、气压这些学问,末将恐怕一生也搞不懂其中的道理。”

卢象升早就发现,和这些绿林出身的武将聊天,王瑾几乎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要说他无所不能,那是太抬举他了,但他又什么都会些,在每个方面都有些独特的建树。比如说张景春和宫文彩在曲阜审判衍圣公,其办法也是王瑾教的。王瑾从不承认闯军有“公审大会”,只要有条件,一定在县衙审案,强调这是因为过去的县衙不作为,所以代替县衙清理积案,按照大明律审判。谁也搞不清王瑾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这样执着。

卢象升问道:“闯营之中,难道人人都学这些本领?”刘文兴说:“凡是后勤上的人,还有孩儿队里的少年,都是要学的,只不过一般人只学些简单的几何算数,读书识字而已。末将算是悟性比较好的,又喜好这些东西,是以学得多。大部分人就算要学,也是学钱粮刑名之学。”

卢象升叹道:“此人心思之深,当真难测。提前数年准备官吏人选,待到在湖南占据州县,便可立刻建立官府,清田亩、均赋税。虽笼络士绅、胥吏,却不必依赖,掣肘小了许多……孙白谷屯田于关中,寸步难行,倘若他手下有数百这样懂得钱粮刑名之学的军官,一县一州地清查田亩……”

卢象升忽然意识到,这个办法也行不通。广东士绅就算有人敢向李自成弹劾王瑾,李自成也只当他放屁,可陕西士绅一旦弹劾孙传庭……

忽然,前队喊杀声大起,紧接着,后队也乱了起来。

卢象升当然不是那种不注意侦察的无能之将,但是这里地形复杂,他手下的夜不收也并非精锐,派出去之后连保持通信都困难,实在是很难预警。

紧接着,炮声响起,卢象升能分辨得出,并非红夷重炮,只是那种一百多斤重的小炮。但是即便如此,能把火炮运到这样的山道上来,也足见敌人用心之深了。

此时卢象升手下无甚良将,前队、后队的基层军官难以指挥,都向中军挤来。旁边的悬崖上面,几颗夜不收的首级被掷了下来,清军出现在崖顶,无数鸟铳和弓箭对准了崖下的明军。

岳讬笑道:“卢公能找到这条路来,也算是厉害,某却技高一筹,捉了几个本地乡民,询问何处少雾,自然便找到这里了。”其实岳讬想的是,跑到有雾的地方,就算卢象升从那里过,混乱中也不见得抓得住,还可能发生大量走失甚至坠崖的意外事件。还不如到没雾的地方蹲守,如果卢象升恰好从这里来,那为最好,如果他不来,也免得出意外,等雾散了再慢慢找不迟。

岳讬说:“公素以忠君著称,然若非明朝昏君不恤忠良,苛待臣僚,公何至于今日这步田地?公素以爱民著称,今日却为民所卖。子曰:‘君君臣臣。’君既不君,臣何必为臣?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明朝负公多矣,公未尝少负明朝。今天下民不聊生,反叛四起,明朝气数已尽,公又已身处绝境,实力尽矣。何不效管仲、魏征,弃暗投明,为新朝之开国元勋,不失王爵之封。”

卢象升说:“手无寸铁之百姓为尔等擒捉,自然只能招供。百姓之责,服役纳粮,沙场征战,我辈之分,尔等得以至此,只因为官者无能,焉能怪责百姓。无论朝廷如何待我,我又岂会卖国……”

卢象升觉得这样仰着头和岳讬说话实在是不舒服,也懒得再废话了,抽出刀来:“勿多言,速来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