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5章 西王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5章 西王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5章 西王

崇祯十二年正月初二,安庆。

现在坐在这间屋子里的,都是西营的核心人员。

中军都督王尚礼,陕西固原人。

前军都督白文选,字毓公,陕西吴堡人。

后军都督冯双礼,字壮力,陕西肤施人。

左军都督王复臣,字自明,陕西葭州人。

右军都督祁三升,字凤川,陕西泾阳人。

陕西人有泾阳人靳统武,中部人吴三省,葭州人王自奇、马士良,安塞人郭有名,神木人王之邦、王安,府谷人卜宁,鄜州人朱喜三、高明宇,洛川人李昌,长安人刘正国、高恩,泾州人丁仲柳、青涧人陈国能、同官人王玺、延长人高承恩、延川人王有德、陇州人王朝钦、肤施人郝孟施、永寿人关有才、延安人阎钟纯。

肤施人王应龙,制弓匠出身,自陕北起兵时便跟随张献忠,一直担任老营总管。

直隶易州人高文贵、真定人陈建,山西临汾人狄三品、沁源人康国臣,山东聊城人张虎,都是在太行山时期入伙的老兄弟。

河南人有洛阳人卢名臣,内乡人王三才,洧川人王道亨、胡顺。还有新野人陈士庆,当世名医,绰号“老神仙”。

徽州人窦名望、休宁人程万里、舒城人王显明、辽东人李本高,都是刚刚归降张献忠的明军军官。

张献忠的历史轨迹与原本的历史也大不相同了,马元利、张化龙、张君用、刘进忠这些人全都不见了,可能因为各种阴差阳错,没有加入张献忠的队伍,或者在前期战斗中战死了。西营诸将的地位排序,也与另一时空颇不相同。

刘国能、李万庆等人归降明朝之后,张献忠、罗汝才与革左五营便向东杀入了南直隶境内。罗汝才一度袭击庐州得手,但随后明军援兵大集,他又放弃庐州撤退。

众所周知,张献忠不管是和罗汝才联兵还是和革左联兵,都战无不胜。现在三方共同联手,力量更是强大。麻城之变后,发生了谷可成南下的事情,左良玉向西撤退,张献忠、罗汝才等人得以放手向东进攻。戊寅之变爆发后,刘良佐、倪宠、刘国能、马进忠被调走,南直隶的明军处境更加艰难。

去年年末,张献忠和革左五营大举进攻安庐巡抚史可法驻守的安庆城。此时,左良玉尚在湖广境内,李万庆、张一川、王光恩、惠登相四营及牟文绶部正在庐州和罗汝才对峙,安庆境内只剩下史可法的抚标和黄得功部。

黄得功和高起潜不同,围城打援的战术对他是有效的。革左五营虚张声势围攻安庆,张献忠则在桐城县的枞阳一带设下伏兵,黄得功中计,大败而归,撤回了无为。

更让人吃惊的是,为张献忠献此策的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此人名叫汪兆龄,桐城县乡绅之子。三年前王瑾打破桐城,汪兆龄的父亲十分配合。官府回来之后,一些与汪家有仇的邻居为谋夺其家产算起了旧账,将汪兆龄的父亲下狱。

官司打了年余,汪家财产罄尽。汪兆龄索性招募了一帮参与过桐城奴变又不想背井离乡的人,劫牢反狱,把父亲救了出来。随后烧了宅院,躲进山里。汪兆龄的父亲在狱内感染监瘟,很快就死了,汪兆龄遂带着一百多人啸聚山林,张献忠打桐城时,他便前来投奔,献破城之策。张献忠对他大为欣赏,很快就倚为左右手。

随后,西营以火药炸开安庆城,史可法自杀不及,被俘。目前仍被关押。

西营和革左因为战利品分配闹得不大愉快,马守应和贺一龙北上去找刚刚重占庐州的罗汝才去了,贺锦、塔天宝和牛万才则向西返回了大别山。不过这并不影响西营诸将的喜悦,因为张献忠打算在安庆正式建立政权了。

与历史上不同,西营兵马始终没有遭到什么严重的打击,陕北老兵存活了很多。再加上大量饥民入伙,又新收编了不少明军,现在张献忠麾下五军各有五千人,再加上王自奇指挥的张献忠亲军和其他辅助部队,总数不下三万。

此时罗汝才的曹营也发展到了两万余人,马守应、贺一龙各有数千人,贺锦、塔天宝、牛万才三营加起来也有近万人。七营兵马共有七八万之多,只要有了根据地,稍一扩军便能有十万之众,的确是一支足以和闯军鼎足而立的力量。

然而,张献忠能直接控制的只有西营的三万人而已,就连兵力只有他十分之一的塔天宝、牛万才也没有加入西营的想法。不过张献忠并不在意,他确信曹营和革左是不会投降官军的,这便足以分官军之势,协助他完成计划。

就在昨天,张献忠于安庆正式建立政权,自称西王。设立六部和五军都督府。以史可法为吏部尚书,汪兆龄为户部尚书,濮中玉为礼部尚书,陈士庆为兵部尚书,方孔炤为刑部尚书,王应龙为工部尚书。方孔炤因为镇压闯军不利罢职回乡,也被张献忠俘虏了,现在和史可法是隔壁邻居,张献忠也不管他二人降不降,先委任了再说。

很多人对“西王”这个称号感到莫名其妙,哪有用方位名做国号的。汪兆龄就建议,《烧饼歌》中说大明江山“遇顺则止”,所以应该称“顺王”才对。张献忠则认为,我们一直叫西营,都叫习惯了,何必要改。而且王号用“顺”,总感觉有“归顺”的意思,好像要招安当藩王一样。真要用“顺”字,不如等将来做皇帝再说。

李自成本来打算过了年之后,只要岳州前线无事,就返回衡州建立六部,没想到,这一次倒让张献忠抢先了。李自成称大元帅,张献忠便称王,这抬杠的意思也很明显了。

罗汝才原本劝说张献忠,不要和李自成争这个高低,以他现在的实力,称个大将军就很好了。但张献忠既然不听,罗汝才也不客气了,为了能继续和张献忠平起平坐,他也得有个名号,于是他自称“代天抚民大将军”,不过并没有建立官府,与马守应、贺一龙也继续保持同盟关系。

张献忠一面向安庆府下辖各县派遣官吏,一面整军备战。目前黄得功的威胁尚未解除,左良玉的人马又从湖广向安庆杀来,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崇祯对左良玉拖沓的作风已经颇为不满,但是左良玉借着农民军主力离开河南、湖北的机会,招安了许多小反王,现在他的军队已经膨胀到了近两万人,崇祯也不能轻易动他。

不过现在皇上说话还是好使的,对于崇祯的旨意,左良玉也不能太过敷衍。张献忠称王,已经是公然宣布与明朝彻底决裂,不能再以寻常流寇视之,决战是难免的了。

左良玉也有自信,自己麾下颇多边军精锐,收编众多流寇之后,人数劣势也不明显,再加上黄得功忠勇,一定会配合自己,成两面包夹之势,打败张献忠还是不成问题的。流寇竟然放弃流动作战,要守住安庆这个交通要冲,那不正是以己之短攻官军之长,真是自取灭亡。

唯一值得担心的就是罗汝才,一旦罗部南下,左良玉可就没有胜算了。左良玉估计,张献忠称王,罗汝才称大将军,两人之间应该会有些矛盾,再加上牟文绶等部牵制,罗汝才不太可能救援张献忠。为了以防万一,又考虑到自己水师兵力不足,他派金声桓去见杨嗣昌和尚可喜,请求江西方面派出水师配合此次作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