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9章 郑氏水师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9章 郑氏水师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9章 郑氏水师

伴随着温暖的南风,陈奇策终于回来了。占领广东没多久,王瑾便派陈奇策带一支船队乘北风南下,船要么是追赃助饷所得,要么是明军战船,任务是到东南亚各地采购粮食。

在东南亚一些盛产大米的地方,米价甚至能低到二钱银子一石。然而相对于香料、硬木之类的暴利商品,大米仍是低价值、难保存的非首选商品,愿意贩运的人不多。反正海商又没饿肚子,当然是什么挣钱贩什么。因此王瑾出台了鼓励举措,本国船只只要一艘船百分之五十的载重是大米,船上的其他货物也可以免税,外国船只的税则可以降到中国商船的标准,东南亚各国乃至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都被吸引来了。

以往明朝本是不允许荷兰船只来贸易的,但是现在为了输入大米,王瑾解除了禁令。

葡萄牙人刚刚被荷兰人排挤出日本,对于荷兰人获得了直接和中国贸易的机会感到非常不满,但是他们在东印度群岛没有荷兰人那样的势力,搞不到那么多大米。不过他们很快就逮到了机会,他们发现一个荷兰船长与商务员夹带的私货太多,大米比例不够,就把船停泊在零丁洋。本地的中国商人乘小船买走他们船上的一部分硬木,再卖给他们一部分大米,这样便达到了足以获得免税特权的大米比例,船只随后入港报税。

葡萄牙人的举报十分成功,这条船缴了外国船正常税额一倍的税,而卖米给荷兰人的商人则因为在饥荒时期向外国出口粮食的罪名被流放琼州。荷兰东印度公司本想借机和王瑾谈谈在广东的贸易权的问题,这么一来也没什么可谈的了。荷兰人没有炮击广州的实力,如果闯军和葡萄牙人联手,他们冲进珠江口就是送死,所以目前在闯军的地盘上也只好遵纪守法,服从判决。

陈奇策等人用闯军的船只拿军费买回来的那些米主要是用作军粮,也有一部分用于救济。各地组织整修河渠,扩大矿山生产规模,能起到一定的以工代赈的作用。不过王瑾之所以这么急着等陈奇策回来,还有另一个原因。

广东水师的十几个主要负责人都被叫到了巡抚衙门来。刚刚加入闯军的北部湾海贼杨彦迪拱手道:“末将无能,从安南所买之米甚少。”王瑾说:“安南内战,民生凋敝,无米可买也是自然的,不算什么。今日召诸位来,是为了沿海军情。”

王瑾指点着挂在墙上的广东海防图:“诸位不在的这段时间,郑氏船只频频袭扰潮惠二府沿海,最远已经到香港岛。不仅抢劫商船,还登岸劫掠。上岸陆战,郑军自然是不如我们远甚,但是他们打了就走,我们想打也找不到人。现在南澳岛在郑家的控制之下,潮州府的船只几乎不能出海了。”

崇祯调动的这二十路大军,现在真正能出兵的也只有郑家,奉圣旨到广东沿海打劫,这事他们做得当然积极。闯军收编的广东明军水师和各路海贼的水平与郑家相比差得太远,拿他们无可奈何。

王瑾占领广东之后,把水师的基地放在了香港岛上。陆军新兵集中训练时为了与外界隔绝,也拉到岛上训练。岛上居民本少,基本都被水师雇用,整个岛就是一座军事基地。岛上设有炮台,故而郑氏的船只不能越过香港岛。而且再往西就靠近澳门,葡萄牙人不能容许有海盗在这里活动,会帮助闯军清剿。葡萄牙人的立场很简单,他们的贸易完全依赖广州,广州在谁手里,他们就支持谁。

现在闯军水师只能在港口里凭借炮台固守,出海作战一打就败,惠州府、潮州府沿海的平海、捷胜、碣石、甲子门、靖海、海门、大城、柘林等水师基地的情况也一样。闯军的炮好,得到了澳门有经验的工程师后,炮台修得也比明军强出不知多少,王瑾对这方面有些了解,虽然不明白具体的技术,但思路不会错。郑家船只一旦靠近,和炮台对射就是找死。可是闯军没有出海作战的能力,对于郑军打劫商船、在没有炮台的地方登岸劫掠都无可奈何。

何况闯军刚刚占领广东还不到半年,既没有足够的时间,更没有那么多修筑炮台的人力物力财力,除了在香港修筑新式炮台之外,其他地方都只能沿用明军的旧炮台。

王瑾对于海战毫无经验,必须得听取手下将领们的意见。陈奇策、杨彦迪、黎延庆、汤允文等人商量了半天,最终讨论出了一个伪装商船吸引郑氏船只然后伏击的计划。这种小规模的战斗最多打掉几艘敌船,不能让王瑾满意。不过王瑾知道,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比自己懂海战,广东水师不如郑家是客观事实,不是轻易能追得上的。王瑾虽然打算重新建立一支水师,但一来是耗资巨大,现阶段还没有条件去做,二来前期的准备工作太多,现在才刚刚开始储备木材。

因此,闯军水师就只能对明军战船进行简单的改装之后就投入作战。王瑾在这方面是外行,所以都依赖广东沿海各地和澳门的船匠凭借他们的经验进行改装。以在水文条件复杂的近海作战来说,广东明军的战船只要维修保养得当,还是没问题的,但要是在外海和欧式的大型风帆战舰对轰,那就是送人头。

杨彦迪还有些跃跃欲试想攻打南澳,但其他人都反对。以现在广东水师的实力,就算是到南澳岛这么近的距离,在郑家水师的眼皮底下,也不足以保证安全渡海,一旦搭载陆师的船只在海上与郑家交战,必然损失惨重。

王瑾说:“诸位不必心急,我已经准备好集结陆师直接杀过去,厦门、金门、东山、南澳这些岛虽然打不了,但安平城却在陆上,直接端了他郑家的老窝,也能遏制他们。”这个办法其实也治标不治本,固然能让郑家损失惨重,可是他们的水师还是能劫掠广东。

陈奇策惭愧地说:“都是我等无能。”王瑾说:“水师欲有小成,也得十年之功,这才几个月的时间,你们能做到这样已经不易了。”就在这时,一个青年将领走了进来。

此人名叫周玉,是刚刚招安不久的疍家海盗周珍的弟弟,原本驻守在香港。王瑾问道:“出什么事了?”周玉说:“香港洋面上发现西洋战船,三桅船五艘,双桅船三艘,单桅船四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