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28章 王版水浒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28章 王版水浒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28章 王版水浒

既然营中有了妇女,很多规矩就需要重新定了。李自成将身体素质最差的那一批人调到了张礼麾下,组成辎重队,妇女儿童都和辎重队一起行动,合称老营。未成年的孩子一共有十三个,从七岁到十二岁不等,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四人也在其中。王瑾也觉得这四个孩子跟着自己太危险了,他承担的全都是全营最危险的任务,他这队人的战斗力是全营之冠,伤亡率也是全营最高。本来王瑾说让李双喜当孩儿队的管队,但是李自成说孙可望的年纪比李双喜大几个月,来得又早,还是让孙可望做管队。孙可望也确实表现得比李双喜成熟稳重得多,而且还略通文字,李双喜虽然骁勇大胆,但终嫌太过跳脱,不够沉稳冷静。

李自成定下了很严格的规矩,限制士兵们和妇女队接触。虽说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国色天香的美女,但是这帮光棍吃饱了之后,看老母猪也眉清目秀,真要是在自己队伍里闹出强奸妇女的事来可就太不成话了。平时妇女自成一队,单独居住,由张礼负责隔绝内外。

绥德卫的军户对于造反就更顾虑了,此次兵变,他们趁机报复了很多过去与他们有仇隙的官员,高官之中有一个指挥佥事和一个镇抚司镇抚被杀,经历、知事、吏目、仓大使这样的佐杂官员更是被杀死无数。但军户毕竟是有家有业的本地土著,那些下手杀人,而且被人目击的,肯定是无路可走,只能造反,但是大部分人分到了粮食之后,还是更愿意各自回家。最终,有两百八十多人加入了队伍,李自成对这个数字已经很满意了,再加上刘芳亮带来的乡勇、白鸠鹤叫来的人,还有零星来入伙的人,总兵力达到了一千两百多人。除了原有的十个管队之外,袁宗第、刘芳亮二人也都提拔成了管队,每队的人数增加到了一百人左右,而且下面开始分设小管队了。

休整一夜之后,队伍开拔,前往青涧县。从绥德到青涧的路程有一百三十里,李自成计划走四天。这个速度实在是有点慢,但是补充了这么多新人,需要磨合一下。而且短时间内官兵还追不上来,他们还是很有余裕的。

下午扎营之后,吃罢晚饭,王瑾开始了他计划已久的工作:上课。

李自成、田见秀、王瑾三个人是老师,因为全营的成年人只有他们三个认字。李自成和田见秀给普通士兵扫盲,王瑾则单独开了一个班,包括全部的孩儿队,所有不当值的将领以及一小部分年轻士兵。王瑾的课就要高级一些了,识字当然是要的,此外他还教数学、历史、自然科学、军事知识。

对于这种课的必要性,大部分人都是持怀疑态度,包括李自成和田见秀,不过他们觉得,反正晚上也没法集体操练,闲着也是闲着,把士兵们聚在一起让他们识几个字,总比让他们各自在营房里聊天扯淡强,最起码让他们老老实实坐着,还能培养一下组织纪律性。王瑾的课程里,军事知识是最受欢迎的,现在成天打仗,大家自然都对这方面感兴趣,王瑾教授的内容主要是他过去当兵的经验以及个人武艺传授。历史也算比较受欢迎,毕竟王瑾是说书出身,把历史讲得很有意思。但是数学和自然科学,谁也不知道学这东西有什么用。

不过,数学在行军规划、物资分配、粮饷发放等问题上的实用性还是显而易见的,观星辨位、判断天气一类的知识也都是平时行军时用得着的,既然李自成和王瑾要教,他们也就老老实实去学了。至于能教进去多少,王瑾自己都不抱太大期望,但还是得努力试试,至少自己的四个养子一定得尽可能多地学习从另一时空来的知识,他可不想把天才教成废物。

王瑾每天晚上还会说一场书,这才是最受欢迎的。这可以说是全军唯一的娱乐活动,只要是不当值的人都会尽量来听。三国、水浒、杨家将、封神、西游这些书,乃至此时还没有的说唐、聊斋、岳飞传、明英烈王瑾都能来,就算是金瓶梅他也能说。当然,放在二十一世纪,他的艺术水平一分钱都不值,可是在十七世纪的陕北农村,他就是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了。思来想去,他还是选择了三国、水浒这两部书,第一是因为故事的流传度广,士兵们容易接受,第二是因为这两部书会涉及很多他们很快将会遇到的实际问题,方便他在其中穿插军事知识讲解。行军打仗的基本规则、队列的重要性、军队如何组织、情报搜集、军规军纪乃至于武术都可以接着说书的机会对士兵教授,也方便趁机黑大明朝的政治**和军事**。其实也用不着黑,队伍里净是破产农民和逃兵,官府和军队有多烂,他们虽然知道得不如王瑾全面,但也大体上有数。《水浒传》后面可以接岳飞抗金,对于将来和清军作战也是个教育。

王瑾的这个举动,直接导致后世《水浒传》的通行版本变成了“王版”,这一版相对于原有版本有大量的剧情改动。卢俊义按照《精忠说岳》的设定是林冲的师兄,在火并王伦之后便出场了,是梁山从北地买马的中介。秦明与慕容彦达不和已久,而且一出场就是花荣的妹夫,花荣造反之后被慕容彦达借机陷害。朱仝直接跟着雷横一起上了梁山。徐宁是林冲的把兄弟,因为林冲之事受到牵连……总之,梁山一百单八将每一个都按闯军的价值观修正过了。王瑾也并非瞎编,他改的这些故事,在明末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原型。更何况水浒本非一人之作,而是一个由不同时期的无数作者共同创作出来的故事体系。施耐庵可以修改元杂剧的剧情,凭什么他王瑾就不能修改施耐庵的水浒呢?再说了,明末流传的《水浒传》中间已经经过了很多人的增补删改,到底和施耐庵的原著还有多大关系也很难说。

大聚义之后的部分,着重描写官军围剿梁山的过程中如何强征民夫、烧杀抢掠,梁山招安之后如何受到朝廷的排挤。征辽这一段被删掉了,辽国按照历史设定,被宋金夹击灭亡。方腊、王庆、田虎三人从割据势力被改成了流寇,基本上是按照明末的农民军首领塑造的,队伍良莠不齐。石宝、邓元觉等人被描绘成了悲剧英雄,浙江四龙之类的人物则是按照白广恩这样农民军中的败类来写的。宋江死后,又让其余好汉参加了抗清战争,在钱彩的《说岳全传》中,宣和时代被增加了十五年,导致金军南侵时梁山好汉都已经老了,王瑾把这十五年删掉了,让剩下的梁山好汉都参加了岳家军,然后又阵亡了一批。《说岳全传》里的金兀术简直比岳飞还伟光正,王瑾则基本按照现实中的后金形象来塑造小说里的前金。最终故事在风波亭结束,没有岳雷扫北的架空剧情,岳飞父子被害,李俊、童威、童猛远走海外,其余少数幸存的好汉各自归隐,就此以悲剧告终。

就这样,《水浒传》在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之外又多了一个百八十回本,而且成了最流行的。第一是因为它长,故事最全,第二则是因为王瑾的地位。虽然在水平上王瑾远远比不了金圣叹等人,但是仗着对军事的了解和对农民军、明军、清军三方的熟悉,以写实取胜。更重要的是,在明末这个以反抗明朝暴政和清军屠杀为主线的时代,这本书成为了一面号召反抗的旗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