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1章 康小米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1章 康小米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1章 康小米

“康小米!带人去把给官军兄弟的鞋子抬过来!”

“官军”和“兄弟”两个词连在一起,说不出地违和。正应了那句话,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在郝登云的牵线搭桥下,王瑾派人去南阳见到了任光荣和任继荣。官军与流寇虽然成天打仗,但是双方的关系绝非水火不容,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只要能对付伏牛山的和尚,任家兄弟并不介意和流寇联手,王瑾当初放过他们一回,他们觉得此人还是比较有信义的。

毛葫芦原本就不是正经的官军,给朝廷打工只是他们的工作而已。要是王瑾找他们去杀官军,这点底线他们还是有的,不会同意。但一提打和尚,这些山民全都兴奋得不得了。

这毕竟是违法乱纪的勾当,参加的人不宜太多。任光荣和任继荣挑了九十个熟悉伏牛山情形的精干人员,由任继荣亲自带队,前去配合王瑾。王瑾让其他五家各出三十人,闯军出一百四十人,加上一些本地的向导,一共约四百人。

伏牛山一带如同佛国,有寺院一百五十余座,僧众数千。僧侣中有很多都是为了逃避租税而躲进山里的难民,甚至包括逃犯。鲁智深打死人之后削发为僧这样的故事可是有现实原型的。

但是,这里的僧兵规模相对于少林差得远。云岩寺的僧兵最强,却并不能统合所有寺院,这里的僧人大部分还是普通的和尚,甚至有很多精通佛法的著名高僧。所以,他们的战斗力也就和一般的地主差不多。

伏牛山西侧栾川镇一带的金矿,是毛葫芦和僧兵争夺的焦点。任光荣和任继荣提供的方案很简单,假装去开矿,把僧兵们引来。

人为财死,半点不假,金子果然把僧兵们引来了。这下子闯军才见识到毛葫芦的真正战斗力,他们使用的是在豫北战场上很少用的长枪,放箭时也不用轻便的毒箭,而是使用像短矛一样的大型箭矢,倒像是金军的重箭。

“你们要是照现在这么打,当初在豫北也没那么容易输啊。”刘体纯也毫不避讳,直白地向任继荣询问。

任继荣更加直白:“去豫北那是应付差事。长枪这东西太麻烦,白蜡杆做不了太长,得用硬点的木材,阴干要两三年,我们这手艺也不精,报废的多。带去北边,一路上又是上油又是保养,既费工又费钱。射重箭得用大弓,又是费钱的东西。木材就不提了,筋、胶、丝、漆也且不提,就说这牛角。老牛的角又硬又干,不是老牛谁舍得取角……”

最后他总结道:“朝廷关那点饷不够塞牙缝的。打你们又没油水,谁舍得用那么多好装备啊。打和尚就不一样了,那是为了争金子,哪有不卖力的。”

说到底就是个“穷”字闹的,八旗兵能打,边军家丁能打,那都是钱堆出来的,每一件装备都是不知多少人的血汗。像毛葫芦这样的穷兵,刀头舔血挣点开矿、走私的钱,日子过得也就异常抠搜,好装备都只有在抢钱的时候才舍得拿出来。

外出的僧兵被歼灭,突袭云岩寺也就没什么难度了。王瑾的队伍里还有一些原本就是少林的僧兵,和伏牛山僧兵多有交道,背后捅他们一刀更加容易。

僧兵多少直接反映着寺庙的经济实力,伏牛山的僧兵既然不多,缴获的财物当然也赶不上少室山,再和毛葫芦一分,更不剩多少了。所以有不少人建议不如把伏牛山的寺院一股脑都端了,大发一笔。

王瑾不同意这种办法。首先,伏牛山毕竟是个宗教圣地,也有不少真和尚,一概打击是不对的。其次,他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地盘,而不是短时间内大发横财,他现在没有那么多军队,对粮食物资的需求没那么急迫,反倒是打开走私商路更为重要。最后,如果僧侣都被打倒了,闯军和毛葫芦的关系就变成主要矛盾了。

所以,王瑾只占领少林、云岩两系的寺院,而且仍然用僧人来充门面,对于其他寺庙暂时不动。他要拿这些寺庙和它们的财产试验些新东西,现在还不是时候。接管云岩寺的办法和少林寺差不多,闯军原本还有几个随军僧人,王瑾也事先都找李自成要了过来,帮助接收寺院。

康小米带着人把从寺里抢来的,要送给毛葫芦兵的鞋子抬了过来,毛葫芦也是穷怕了,什么都要。康小米脚上也穿着这样的罗汉鞋,俗家人穿这鞋实在不好看,不过谁也不在乎。康小米在少室山也分到了一双鞋,但是那双鞋太新,他舍不得穿,还是现在脚上这双刚抢来的旧鞋穿着舒服。

康小米是山西潞安府人,当初闯军从云台山千里奔袭晋中时他在中途加入。原因也很简单,父母和大哥大嫂算了算存粮,发现怎么省也吃不到明年夏收了,于是就决定让他出来当兵,省下粮食让家里剩下的七口人活命。

对于山西的穷人来说,当流寇已经差不多成了一种职业,像康小米这样的人非常多。一开始康小米在高杰麾下,差一点在辽州之战中挂掉,是刘文炳把他背回来的。

参加了断后部队,砍了人又挂了花,这样的经历当然是有利升迁的。和王自用的兵马合并时,康小米做了小管队,隶属于刘体纯队。

送走毛葫芦兵不久,他就被调了出来,还是做小管队,管的却是一群陌生的人。

早在出兵伏牛山之前,康小米就知道王瑾特意从其他各队留下了一批人。他管的这一队一共十个人,除了他以外,有别的队的三个闯军兄弟,剩下六人全都来自少林寺和云岩寺,要么是还俗僧人,要么是隶属于寺院的账房伙计。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懂数学。

康小米十一二岁那会儿曾经在一家酒醋行做学徒,还没出师东家就倒闭了,不过也学会了打算盘。王瑾一直注意搜罗军中识字识数的人,但康小米不愿意去后勤上,他尽管会算数,却不喜欢算数,还是打仗更痛快。

这一次不容他不去了,王瑾下了命令要调动,没人敢拒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