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70章 回家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70章 回家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70章 回家

现在洪承畴部下的得力干将白广恩,当年是陕西反王混天猴的部将。混天猴被洪承畴击败时,白广恩与其兄白广威一同弑杀混天猴,投降了官军。

白广威之子白良柱,白广恩的次子白良弼,自然也跟着他们的父亲一同投降了。但唯独白广恩的长子白良辅不降,他聚集混天猴的残部,打出了“小秦王”的旗号,继续与洪承畴作对。而且从此不再用白良辅之名,改用小名白贵。

刚刚得知这件事时的王瑾三观差点被震碎,虽然早就知道陕西反王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但是复杂成这个样子还是超乎他的想象了。

“我活着就是为了灭自己满门。白家只剩下我一个没出卖兄弟,不把他们杀干净,混天猴大哥和死难的兄弟们英灵不安。”白贵初见王瑾时,咬牙切齿地说。

王瑾早就习惯了农民军中奇葩多,可奇葩成这样的也是少见。

这个要求倒是应该满足,也给白广恩留个体面。一个人一辈子叛变一次已然太多,就不要给他叛变第二次的机会了。

王瑾不太敢想象白良辅和他的亲人重逢的场景,那绝不会是什么愉快的事。在这个黑暗的时代,还有多少这样荒诞的悲剧呢?

崇祯六年十二月,李自成指挥的联军队伍兵分两路,分别沿着均水、湍水的河谷地带前进,攻下了淅川、内乡两县的县城。

在原本的历史上,由于背后有左良玉等人的追击,粮食又不足,联军不得不冒着腊月的风雪急急忙忙地南进,先在湖广擦了个边,然后仓促进兵陕西。在行军路上,死于饥寒伤病者比阵亡者多得多。

但现在不同了,左良玉在豫北的几次交战中损失颇大,玄默部经过涡河之战,士气大挫,经费也花了大半,抵挡高迎祥尚且困难。所以,闯营周围暂时没有强敌,比历史上多打破了几个县城,又有少室山运来的粮食被服,得以在豫西山区安全过冬。

内乡县是平原和山区的交界,淅川县干脆是被山包围,这天寒地冻的,刚刚在豫北经过苦战的官军不可能追到这里来。

这个新年,李自成身边的兄弟少了一大半。王瑾和刘体纯奔伏牛山去了,马重僖留在卢氏,李安和白旺在少室山,刘宗敏带着刘芳亮、袁宗第、马世耀、刘汝魁、白鸠鹤、古自存、高应双、胡守禄八个队长去了内乡。李自成感觉冷清了不少。

尤其是,王瑾居然还打算让闯军分兵。

王瑾提出,闯营返回陕西之后,要先预留退路,在商南、商州、山阳三地之间的商洛山区建立山寨,留一个老管队在这里。

这还不算什么,王瑾还让李自成分一支兵越过汉水,穿过郧阳府,进入竹山、竹溪一带。

从竹山县再往南,是一片苍茫的大山,哪怕在二十一世纪,这里也不是什么人烟稠密的地方,反而流传着“神农架野人”的传说。

在这一片山区的最南端,隶属兴山县的地方,便是另一时空闯军的最终谢幕之地——茅麓山。

严格来说,历朝历代的中央政府从来没有真正统治过川楚交界的这片大山。各地的流民逃亡入山,形成了一个个像桃花源一样的地方。明朝成化年间的时候,这里还爆发过大规模的流民起义,郧阳府就是为此而设立的。至今,这一带的山区仍有大量不在官府户籍的“棚户”。

棚户问题贯串明朝始终,一直也没能解决,棚户如果不能下山落籍,便被视为“贱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荒旱之年,棚户与官府的矛盾更加突出。在江西,还有许多逃亡奴仆加入棚户,酝酿着巨大的风暴。

江西的事闯军暂时还管不着,但是从四川夔州到湖广归州的长江两岸,也就是夔东地区,是闯军立刻就可以影响到的。

王瑾并不觉得在这个时空闯军还需要夔东做大本营,但是他依然认为提前在这里经营很有必要。这里扼守川楚之间的交通要道,官军进山围剿却要花费高昂的成本,是一个让各路农民军歇脚的好地方。

根据夔东十三家的经验,在这一带的山间盆地开垦的田地也能供养不少人口。在另一时空,到了康熙二年的最终决战时,不计王光兴、贺道宁等部,地盘已经大大压缩的闯军西山七将仍然能拉出五万兵马。虽然恶劣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这里不可能成为争夺天下的根据地,但是很多东西从无到有的建设还是需要这里。

闯军需要根据地,哪怕是像土匪山寨一样的小据点。

李自成当然会听王瑾的。分兵不是大问题,返回陕西之后,闯军不会担心兵源不足。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头领和老兵的数量减少,会削弱部队的战斗力。

最让李自成觉得不爽的,就是这一分别就不知道何日才能和这些分兵出去的兄弟们相见。

“闯将,这大过年的,你也不休息休息。”乱世王郭应聘、薛仁贵焦得名、混天星郭汝磐三人提着酒肉来了。李自成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有朋友在身边,总归是好事。

“古人说,‘近乡情更怯’,新年一过,我们就要回家了,只不过这个家却已经不是我们的家了。不打赢洪承畴,我们就是没家的人。”焦得名放下酒杯,“一个曹文诏已经让我们焦头烂额了,可曹文诏之于洪承畴,不过麾下一将而已。”

李自成说:“不和真正的高手过招,那不就是和臭棋篓子下棋,越下越臭。洪承畴越厉害,就越能帮我们练兵。”

郭应聘叹道:“这真是用人命来换强军啊。”李自成说:“我们既然造了反,原本就是要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一条生路。若是我们没有打赢洪承畴的本事,不管跑到哪里去,等皇帝老儿凑够了钱,都能让洪承畴追杀过来,到时候我们又往哪里逃呢。若是我们连洪承畴、卢象升这样的人都能击破,其余碌碌之辈,也就不足道哉,放眼天下,只剩下一个敌手了。”

郭汝磐奇道:“还有谁比洪承畴、卢象升更强?”“关外的金国可汗,爱新觉罗·皇太极。王瑾时常提起他,说他比洪承畴更厉害得多。”李自成说,“你们知道皇太极刚登汗位的是时候,辽东一斗米值多少钱吗?”

郭汝磐说:“你就直说吧,这我们如何猜得。”李自成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比划了一下。郭应聘说:“八钱?可真他妈够贵的。我们造反那年米价才七钱。”李自成说:“八钱?那就和天上掉下来的一样了。八两!”

三位掌盘倒吸一口凉气,他们都是经历过陕北大饥荒的人,可也从来没见过如此离谱的粮价。李自成说:“陕西的米价要是涨到一斗八两,洪承畴能活过一年吗?可是在辽东造反的那些人如今却都死了,你们说这皇太极厉不厉害?左良玉,邓玘,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曹文诏再厉害,也没在金军那儿占到什么便宜。”

“建州之强,更甚于当年的完颜,大明之烂,更甚于当年的大宋。靖康不远矣。然而有了靖康之耻,又没有岳爷爷、韩世忠这样的人,崖山亦不远矣。”李自成平时不爱说这些,倒是王瑾经常这样讲,也就是今天喝了点酒,才发起议论来。

“别说是靖康、崖山,你就是告诉我明天就天崩地裂,也没什么奇怪的。这个世道,出什么事都不稀奇。”焦得名无奈地摇了摇头。郭汝磐叹道:“我也读过几年书,自以为见多识广,但识得你闯将和王总制之后,却总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

“我何尝不是井底之蛙。”李自成也叹了口气,他端起酒杯,“也不必管那么多。洪承畴就是盖在我们井口的盖子,要是不把他掀开,我们别说观天了,喘气都难。先不用别人,同他较量较量再说。”

焦得名、郭应聘、郭汝磐一起端起酒杯,郭汝磐笑道:“共饮这一杯,给洪承畴送行!”

(第三卷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