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3章 旅顺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63章 旅顺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63章 旅顺

辽东的冬天已经来临了。

冬天对于东江镇来说是恐怖的敌人。严寒的气候会令很多人冻死;北风限制了登州来的运输船,冰雪又妨碍了打猎樵采,渔船的出海也受到了影响,会让很多人饿死。

但更恐怖的是,海面封冻,让原来保护东江士兵的海峡天堑变成了任由金军驰骋的坦途。

如果金军在夏天进攻旅顺,在没有水师配合的情况下,只能从狭窄的金州地峡强攻。但是现在,金州湾、大连湾全都冻成了溜冰场,金军可以大举进攻了。

冰雪当然也会成为金军进兵的阻碍,他们从沈阳长途跋涉八百里至此,也难免脚生冻疮,人困马乏。但是,他们的毕竟穿着厚实的棉袍棉甲,毕竟有比较充足的车辆、骡马和食物供给,依然不是困于饥寒中的东江军可以战胜的对手。

皇太极原计划在初冬季节先组织一次满兵、汉兵都参加的大型演习,再到叶赫地界去来一场狩猎。狩猎既是军事训练,也能获取肉食、毛皮、兽筋、兽骨等重要物资。但是蔡宾等人的来投让他改变了主意。

蔡宾是孔有德旧部,登州之乱后在逃亡途中与孔有德失散,在辽南地区漂荡了几个月之后,最终决定上岸投降。虽然蔡宾只带了二十四个人,但是皇太极还是赏赐他一件貂裘、一匹马、五百两银子,因为他带来了有关旅顺的情报。

旅顺驻军有很多参与了登州之乱,还有很多被调去平叛了,现在连家属在内只剩下一万来人。只要清军出击,可操必胜。此外,蔡宾因为曾在旅顺任职,还提供了旅顺驻军防御部署的情报。

于是,皇太极决定出击,拔除这根一直钉在自己背后的钉子。以岳托为主将,德格类、石廷柱等人辅之,出动约五千兵力,攻打旅顺。

旅顺的明军连人数都不占优势,结果可想而知。不过金军冬天走陆路速度较慢,这给了东江总兵黄龙更多的准备时间。当然不是准备作战,而是准备撤退。

如果金军在夏季来攻,旅顺军民只能乘着南风出海,向长山列岛逃亡,很难逃得掉。因为南风的影响,长山列岛的其他明军难以逆风来援,而上风处的登州又离得较远,缓不济急,旅顺军民连出逃的船只都凑不齐。

幸好金军是冬天来的,现在是北风季,最近风力又不是特别强劲,没有大浪,旅顺军民可以顺风南下撤回登州,金军难以下海追击。虽然缺少船只,但广鹿岛的尚可喜部可以顺风前来支援。

尚可喜是肯定会来的,他的堂弟尚可义还有全家几百口人都在旅顺,他当然不会见死不救。

“元吉!你来得正好!”黄龙上前扶起拜倒在海滩上的尚可喜。尚可喜说:“途中遇风,来得迟了,请黄帅降罪。”黄龙说:“何迟之有。鞑子一时半会儿还上不来,让兄弟们上船,大家都能走。”

明军和金军已经激战了一天,明军知道援军马上就到,背后又是自己的家眷,故而士气颇高。金军初战失利,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之子纳海(鳌拜的堂兄)、参领岳乐顺、护军校额德、千总程国辅、骑都尉塔纳喀都被击毙。

明军的伤亡更加惨重,就连黄龙本人都受伤了。大量的尸体来不及掩埋,都草草停在一片空场上。

谭应华、李惟鸾、项祚临、樊化龙、张大禄、尚可义等人带着明军及家属陆续登船。此时已能听到北边传来的炮声,虽然金军难以携带大型火炮来此,但是支援步兵的轻炮却带了不少。金军的水平每一年都有发展,像努尔哈赤末年那样,任由东江军随意登岸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元吉,这是我的总兵关防,你把它带去登州。”黄龙将一个木匣交到尚可喜手里。尚可喜惊道:“镇台这是何意?”黄龙说:“旅顺、登州两次兵变,圣上对我已颇为见疑,朝中劾章无数。所以按耐至今,不过因我这一军孤悬旅顺,惧我降虏而已。今若弃地逃归,焉有不械送京师之理。”

严格来说,黄龙算不得一个好官,明末武将该有的毛病他差不多都有,真要是论起来,追赃助饷也不见得冤枉。但是他守住了一条底线:不贪生,不卖国。所以他依然算是一条好汉。

尚可喜与黄龙其实也并没有多深的交情,两人的合作也只是互相需要而已,然而黄龙今日选择赴死,他也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戚。他劝解了几句,黄龙说:“我死于此,可得万世之名,家小有托。若回登州,纵然不死,也必披枷带锁,沦为囚徒。大丈夫死当死于疆场,岂能受辱于狱吏!趁今日风好,快些去吧。告诉黄蜚,等到王师复辽,别忘了到我的坟头烧一陌纸钱。”

黄龙的家人几乎都死于登州之乱,他过继自己的外甥为养子,取名黄蜚,现在住在登州。黄龙很清楚,自己的尸体多半是要喂鱼的,他可不想被金兵扒衣服砍头,早就计划好最后要跳海。黄蜚能立的,只有他的衣冠冢而已。

但黄蜚绝对不会想到,他建在长山岛的坟墓,周围后来又陆续建立一些在对建州作战中阵亡将士的坟冢。渐渐的,这里形成了一个陵园,立碑长山岛成为了登州水师的一项特有荣誉。这里没有一具尸骨,全都是海葬的水师官兵的衣冠冢。

三百多年后,长岛海军公墓不再接收新人。这里也成为了清明节小学生踏青,平时大爷下棋、放风筝、抽陀螺,大妈跳广场舞的地方。

或许有人觉得这不够庄重,但是先人之所以选择魂归碧海,不就是为了开创这样一个人人脸上带着笑容的时代吗。

旅顺军民共七千余人撤至登州,黄龙死节。虽然运送难民的船几乎全都安然无恙,但是从旅顺装船的数百头牲畜、几万两金银、八箱人参、上千张皮子却在海中“漂没”了。

登莱巡抚陈应元很干脆地认可了这些东西都已经沉入大海了。很快,尚可喜接到了调令,改任徐州副总兵,防止流寇威胁大运河。

尚可喜迅速整军动身。失去了旅顺这个补给基地,东江诸岛的形势将愈发危险,将领们对粮饷的争夺也会更加激烈。

黄龙既殁,接替他职务的多半是沈世魁。尚可喜与此人十分不睦,过去多有冲突,与他共事没有好果子吃,还是及早抽身为上。

东江镇是“流水的总兵,铁打的老太爷”,这位“老太爷”就是沈世魁,东江镇自创立以来,共有四任总兵:毛文龙、陈继盛、刘兴治、黄龙。这四人都是沈世魁的女婿。这倒不稀奇,稀奇的是沈世魁只有一个女儿,谁当东江总兵,他女儿就给谁当妾。

沈世魁本是一牙行商人,投效毛文龙之后,便为毛文龙经营辽东和浙江老家之间的走私生意,其贸易网从皮岛向东延伸,甚至可以沿朝鲜西海岸抵达日本对马。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所以不论东江政局如何变化,沈世魁始终稳坐钓鱼台。

尚可喜也是个走私高手,他不甘心吃沈世魁的残羹剩饭,双方明争暗斗已经有很强时间了。眼下孔有德、耿仲明、毛承禄、陈有时等参与叛乱之人已死,金声桓、张鹏翼、李明忠调走,黄龙身后已经没人能和沈世魁对抗了。

再加上登莱巡抚是个什么事都不管的摆设,尚可喜认为在辽东待着也混不出什么名堂,不如去内地闯一闯,便花钱给自己谋了调动。

尚可义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只布包,将里面的东西倒入了一个木匣。这是他从旅顺登船时,在海滩上挖的沙子。

“二哥,我们还回得来吗?”尚可义带着哭腔说道。尚可喜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