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磷火常同日色鲜 > 第61章 人即城,人即垣,人即壕

磷火常同日色鲜 第61章 人即城,人即垣,人即壕

作者:项天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3:20:08

第61章 人即城,人即垣,人即壕

张文朝和赵德方打算留下,王瑾和高一功的大队人马在这片山区活动,就如同在池塘里养鲨鱼,但他们这两支小部队在这里安身正合适。王瑾也不打算彻底放弃这里,他让李安、白旺二人留下,经营山寨。

联军建寨屯田事务的总负责人是张文朝,他造反前原本就是给地主当长工头的,现在组织盖房子、开荒种地这些工作得心应手。张文朝、赵德方二人都并无多大志向,之所以造反,不过是为了求一条生路,现在有了一处可以安稳当寨主的地方,他们也不想再到处流动作战了。

不过,眼下还有一个问题,开荒种地是需要启动资金的。伐木、烧砖这些工作,倒是可以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来弥补,但是他们需要耕牛、农具、种子,还得有足够撑到明年秋收的口粮,这些条件不具备,开荒就等着饿死吧。正是因为如此,历史上的陕西农民军在路过这一带时并没有停留。

幸好,王瑾知道一个作弊方式。

“一斗谷,最近好久不见你了,就算你是游方算命的,居无定所,也不能两年都不给我来消息吧。”李际遇照着陈金斗的胸口捶了一拳。陈金斗笑道:“我们穷汉挣活命还来不及,哪有工夫走朋友串亲戚。今天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件事要找你商量。”

陈金斗绰号“一斗谷”,是巩县、登封、偃师一带颇为有名的算命先生,李际遇与他少年时便相识,两人交情甚笃。

李际遇小时候家里也算个富农,读过点书,参加过童子试。后来父母死了,家道中落,转为赤贫。他做过一段时间矿工,现在在登封嵩山少林寺做长工头。

少林寺不仅仅是登封县最大的地主,放眼全河南,其富裕也仅次于七大藩王。在豫西各地,少林有数十座下院,每一座都拥有相当数量的土地。

在明朝,朝廷多次征调少林僧兵,故而少林寺的地位与一般寺院不同,和官府的联系十分密切。两三百年积累下来,少林寺在经济上甚至司法上都积累了大量的特权,虽然广占田地,却能豁免钱粮。朝廷出面站台,保护他们的田产,“军民人等搅扰及争占田土,犯者不饶。况本寺武僧疆兵护国,其赡寺地土,屡奉明文永远耕种”。

万历年间,登封县甚至规定,少林僧人“凡有犯戒律等项事情,小则住持径自责处,大则当年管事僧呈告到县,依律惩治”。也就是说,只要寺中的主事僧人不去想县里告状,就可以私设公堂。

在崇祯朝这个世俗政权力量空前薄弱的年代,少林寺更是形同割据,连佃户的生杀大权都握在手中。考虑到登封县三分之二以上的田地都是少林的,少林寺其实比县令的权力更大,而且还不受士绅、胥吏掣肘。

在整个河南范围内,少林寺拥有的团练武装数量在五千以上,少室山本院的僧众有一千多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壮年,而且不事生产,有充足的财力和时间进行武术训练。除去一部分专司宗教事务的和负责各种杂役的,一旦遭到攻击,也能紧急动员数百僧兵。

此外还有长工、佃户组成的乡勇,数量远多于僧兵。虽然还比不了日本的石山本愿寺这样的庞然大物,在河南地界已经是一个难以撼动的势力了。

别说是一般的农民军,就是李自成和高迎祥的主力,轻易也不会尝试攻打少室山。倒不是害怕少林功夫,而是因为在狭窄的山道上难以展开兵力。

僧兵是少林捍卫其地位的重要工具,训练毫不放松,其身体素质和纪律性比官军营兵更强,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农民军的老兵也打不赢有地利依仗的僧兵。

短时间内攻不进寺内,顿兵山下,粮食会大量消耗,还会招来官军,被前后夹击。所以,攻打少室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不到万不得已不予考虑。

但是,少林寺也有一个明显的弱点。

此时的少林,已经到了哪位方丈在任期间置的房屋田产多,哪位方丈死后立的塔就大的地步。平素行事与一般的土豪劣绅无二,哪里还有佛家子弟的样子。因为僧人不能光明正大地娶妻,奸宿民女的现象竟比普通的土匪还严重。

为僧而不知慈悲,那就比俗人更加不堪一击。

“嵩高维岳,骏极于天。嵩山诸峰确实险要,这少室山在僧兵的守卫下也的确易守难攻。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倒不是说山溪之险和兵革之利没有用,但没有人心做基础,就如同三尺顽童玩弄四尺大刀,不把自己脚趾头削下来才怪呢。”

王瑾率领部下登上了少林寺以南的少室主峰玉寨山,以这里的三皇殿作为指挥部。

李际遇说:“这帮秃驴真相信赵头领和蔡头领是来上香的阔佬了,大王们还真是有本事。”王瑾笑道:“不是我有本事,是盐有本事。”

赵胜和蔡仕化装成了山西来的盐商,到少林寺上香。赵胜本身是读书人,而做盐商的往往涉足各种不法勾当,有点狠戾之相也不足为奇,所以外观上并无问题。蔡仕自称是赵胜的侄子,他本是文弱书生,在闯军中历练了这段时间,也比较像个走南闯北的人了。

少林寺地处内陆,盐必须靠商人输入。因为在洛阳地界,所以吃的也是福王府运销的淮盐,价格高昂。少林寺其实并不怎么怕福王府的势力,毕竟他们在洛阳府边角处的大山里,王府鹰犬管不到这里来。但是他们没有运销渠道,所以也无从插手盐务。

现在来了两个山西来的盐商,少林寺怎么会不欢迎。

王瑾说:“日本有一家五十年前已经灭亡的诸侯,叫作武田家,他们的居城踯躅崎馆是没有城墙的。其家督武田信玄有一名言:‘人即城,人即垣,人即壕。’倘若上下一心,兵强马壮,只有他打别人的份,又何须城墙,倘若众叛亲离,家臣瓦解,敌人打到家门口,纵然有城墙,又如何守得住。”

“后来他的儿子武田胜赖兵败,家中重臣死伤惨重,胜赖虽然修筑城池,在敌人攻来时却只能弃城而走,最后被家臣出卖,身死族灭。”

“虽然实际情况不一样,这种战略放在日本别的家族身上都不合适(北条氏康有话要说),但道理还是很对的。就说这登封县中,成千上万的长工佃户都向着我们,一千多个和尚,就算个个武功绝伦,又怎么守得住这少室山。”

说到这里,王瑾看了看李际遇。他现在跟着闯军打少林,是因为寺中僧人苛待长工,还是很理直气壮的,可背叛并不一定是因为被苛待,另一时空的李自成对此深有体会。

唐通、白广恩等人,是穴山信君那样的利欲熏心之辈,李际遇的节操虽然比他们强很多,却也就是真田昌幸的水平。幸好此时的他还不是另一时空的那个河南三大豪强之一,只是个有点威望的长工头,所以王瑾倒也不怎么担心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