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516章 百家灯火

我在大夏窃神权 第516章 百家灯火

作者:码字手痛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6:08

第516章 百家灯火

太和殿里,张灯结彩。

一位位三品以上的紫衣朝官以及奉诏进京的藩王皇子们,身穿吉服,面露红光,恍若神仙中人。

从酉时开始,宫娥们舞了一圈又一圈,仿佛这场盛宴永远都不会落幕。

大家面露微笑,交杯换盏,在一曲又一曲舞歇的时候,对着御座之上的天下至尊说着吉利话。

不过当看到大夏圣上左手边,三司之下空着的尊位时,大家的眼中又带着一丝忧虑,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这位置是谁的当然不言而喻。

今日盛宴,除开前线左右两位大将军无法亲临,大夏最核心的朝臣都莅临此殿。

而此时大夏圣上左右手分别空着的尊位应当是周铁衣和青帝一脉崇山王。

崇山王托病不来,圣上不许,又连发三道圣旨,估计崇山王最终会在子时的时候跟着其余外臣一同进殿。

崇山王的问题好解决,青帝一脉被大夏皇帝们拿捏了三百余年,在天下人眼中,早就是大夏皇帝的形状了,连更换封地都隐忍了下来,今日撤除五帝祭祀,在已经成为定数的情况下,迟来宴会就已经是最无声的抵抗了。

不过崇山王好安抚,三司之下的这位无冕之圣却不好安抚,甚至宫中也没有传出圣旨催促,因为现在的周铁衣委实尾大不掉。

不仅自身疑似最神秘的荒古九神,其母为道家亚圣种子,他的道侣妙玉道人还证得了前无古人的道家玄牝之相,孕育着地母转世,这如今已经是天下皆旨的秘密了。

一门至少四亚圣,这还不算周家血脉传闻中的古怪。

一旦爆发,其威力在场之人都无法想象,这才是真正的无冕之圣,与国同休。

而现在大朝会,这位盛世侯不来,大夏圣上不仅没有撤除他的座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处理,反而堂而皇之的摆出来。

众多老油条们自然知道,今天这场宴会,要么团圆收场,要么就是新年伊始的第一场祸端。

于是这眼前舞再好,杯中酒再美也毫无滋味。

临近戌时,即将一元复始,坤宁殿中天后派人来禀,命妇公主们都已经准备好,在正午门外等候。

大夏圣上起身,宴乐停歇,大夏圣上并没有立刻起架,而是环顾左右,忽然笑着问道,“这空着的位置是谁未到啊?”

群臣们神色凝重,不知道这要唱哪出戏,是当面问罪,即刻捉拿,还是大夏圣上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将这幕君臣不和的戏给圆回去。

如果是后者,那么就说明即使面对一门四亚圣的周家,他仍然有着主导权,是大夏朝当之无愧的太阳,群臣们心中的小心思自然就会消散。

“回禀陛下,是盛世侯周大人。”

旁边的苏洗笔声音洪亮,一唱一和声让群臣都能够听到。

大夏圣上笑容收敛,平淡地问道,“他为何不来啊?”

“陛下,今年多乱,周大人欲要在除夕元旦之交在明德宫敲响新年第一声钟,为陛下,天后,以及天下人祈福,天后娘娘感念周大人忠心耿耿,如此佳节还心系朝廷,天下,因此特留周大人的座位,以示恩宠,等会儿周大人替陛下,天后,天下人祈福之后,自会前来参与大祭。”

大夏圣上微微颔首,对这件事表示了肯定。

然后群臣随御驾向着正午门的白玉广场而去,先与前来觐见祝贺的五品以上官员,坤宁宫宴请的女眷会合,然后一同向着西面社稷坛而去。

到了社稷坛外殿戟门,此地以二十四只鎏金铜戟作为殿柱,象征着社稷之重,主祭之人柯黯然身穿祭祀之服,手持献牲之刀,在殿外等候大夏圣上更换祭祀之服。

当大夏圣上从戟门更换完祭祀之服出来之后,尽管已经有所预料,不过群臣之中不少儒家老臣仍然双眼一黑,直接晕倒在地上,有的想要支吾两句,不过都被眼疾手快提前训练好的羽林卫给架走,在脖颈处用力一敲,直接打晕。

原本大夏圣上的祭祀之服应该包含十二章,而大夏朝的十二章包含‘日,月,山,河,象征佛陀的菩提树,象征道尊的莲花,象征儒圣的桃花,以及象征五帝的五种图案’,标榜大夏的道统取之天地,承于三圣五帝。

只不过今天这套祭祀之服上,更类似于道袍,不仅象征着道统的三圣五帝不在,只留下日月二相,从上至下,更是编织着一重重流动如同云霞的天穹寰宇,仿佛将整个天幕都穿在身上,唯有日月最高,担在左右两肩。

大夏圣上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儒家最顽固的那一批人在罢黜唐安世的时候就已经被清理了,今天的祭祀之礼上羽林军又早有准备,所以虽然有一阵嘈杂,但最终还是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

“陛下,已经快要到吉时了。”

柯黯然在旁恭敬地说道。

大夏圣上从柯黯然手中接过献牲之刀,拿在手中,转头对柯黯然笑道,“你担心朕停下来处理这些遗老遗少?”

如今在这么关键的时刻闹事,大夏圣上心中不虞,难免会重罚。

不过柯黯然却不能够这么回答,他拱手说道,“臣只是担心误了吉时。”

大夏圣上不置可否地笑了一声,“若天下人都像柯卿这样想就好了。”

这个小插曲一过,大夏圣上也没有停驻脚步处理这些遗老遗少,就像是柯黯然说的,相比于这些成不了气候的遗老遗少们,自己的吉时显然更重要。

反正过了今天,这些遗老遗少们就会从自己眼前消失。

“官吏一体策确实不错,想要摆脱儒家的影响,仅仅只是处理掉儒家在朝堂之中的九部堂官远远不够,需要广纳百家取士,让更多想要当官的人来治理天下,这样才能够完全摆脱儒家对自己的桎梏。”

大夏圣上此时在脑海中想起周铁衣在官吏一体策上的话,他不得不认同周铁衣的先见之明,甚至自己到现在还能够顺利修道,有一大半的功劳都是周铁衣在维系原本破碎后的朝野局势,并且不断发展出新的事物来取而代之,因此自己才能够从容不迫,不担心儒家的反噬。

但终究是道不同,不足为谋啊,今日因为利益勠力同心,来日自然也会因为利益分道扬镳。

大夏圣上一边想着这些问题,一边走到社稷坛前。

社稷坛高三层,分别象征着道尊,佛陀,儒圣,四面有四色土,青,黑,白,赤,与中心的黄土既象征着天地五方,也象征着天下五帝。

只不过今日,一切都要变了。

大夏圣上凝视着眼前的五色土,手握着献牲刀,久久不愿意动刀献牲,似乎在等待关键时刻到来。

十二重楼牌之下,明德宫中,百姓们人头攒动,看向二楼的钟楼,等待着新年钟声敲响的瞬间,好将手中的长香插入香炉之中。

钟楼之中,周铁衣手掌抚摸着龙头撞柱,不过目光却没有看向面前色泽略微斑驳的巨大铜钟,而是抬头看向十二重楼的地方,旁边的沙漏刚好漏尽最后一粒沙子,小道士提醒道,“周侯,时辰到了。”

周铁衣嘿然一笑,“诸般大道,唯易不易,既然想要变,那索性就变个痛快。”

他运力抬起龙头撞柱,向着面前的铜钟猛然一敲。

咚,咚,咚,咚……

接连九声,巨大的钟声形成一圈无形的音波,从玉京山的第十一重楼牌响起,向着山上山下传开。

当听到脚下铜钟敲响的瞬间,大夏圣上手中献牲刀向前一斩,不过却不是斩向已经准备好的三牲,而是斩向社稷坛。

在群臣惊恐的目光中,刀光直接将面前的三层社稷坛与下方的五色土分离。

一时间玉京山上的龙脉纷纷哀嚎,从社稷坛和五色土分离的地方,玄黄色的龙血如同瀑布般涓涓涌出,整个玉京山都开始晃动不休,一声声龙吟从四面八方传来,不过不是带着喜悦,而是带着愤怒和惊恐。

山体之中,地脉之下,一条条隐藏的龙脉似乎是担心刀光的存在,所以向着四面八方开始四散奔逃,连同整座山体都有种崩塌之势。

这是当时幻祭司撼动兵冢之时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撤除五帝祭祀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当时在朝堂之上,当周铁衣和大夏圣上共同确定了这件事之后,都造成了玉京山周围一圈的小型地震和前线长城地脉的松动。

而想要真正撤除五帝祭祀,后果远胜于当日。

大夏祭祀五帝,自然得了五帝的气运,如今撤除五帝祭祀,那么五帝气运就会奔散四逃,原本玉京山作为大夏中心,就是为了聚集天下气运,而社稷坛更是重中之重,其五色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象征。

现在社稷坛和五色土分离,就是大夏社稷和五帝气运分离的一个表现,自然从五帝聚集而来的气运就会如同惊恐的龙蛇一样奔逃。

地脉紊乱,从玉京山上绵延到山下四城,一盏盏借地脉能源而明的地灯瞬间失去了光彩,一时间热闹至极的玉京山连同四城忽然从极亮转为极暗。

宫中无灯。

大夏圣上身边侍奉着的苏洗笔想起了周铁衣的这句话,尽管早已经知道了,但此时他仍然心中惶恐。

好在他心中的惊恐只是持续了一息。

“掌灯。”

天后的声音仍然沉着有力。

一轮明亮的月光从玉京山下的幽冥之中升起,如雪如镜的月光通透,那是一座倒悬的玉京山!

当日周铁衣借助白帝之骨打碎了太虚幻境,天后以无上愿力点化倒悬玉京山,化作幽冥明月,照亮十方幽冥。

随着幽冥规则完善,不仅是周铁衣和墨俭这位幽冥平等王佛受益,当初发下宏愿,要以明月之法照耀十方幽冥的天后自然也获益。

此时这座倒悬玉京山的月光竟然直接笼罩整个一山四城,月光的海洋之中,百姓们还来不及慌张,就被涤荡的月光安抚心神。

只不过那明月之中的玉京山上,出现一道道如同裂缝般的纹路。

这是天后以映照之法,将原本玉京山崩裂的山体裂缝转移到这座梦中玉京山之上。

司律青空规看了一眼众人之前的大夏圣上,他手握着献牲刀仍然在不断切割大夏社稷和五帝气运之间的联系,此时的他双目通红,近乎不成魔,不成活。

眼前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神道受损,渊蒙回退,如果此时不斩断与五帝的牵连,那么以后也找不到更好的机会了。

青空规在心中一叹,随后神色凝重,“此地映照之法最强。”

他以法家强国之术,增强映照之法的威能,帮助天后稳定局势。

而青空规旁边的董行书面色潮红,几欲口吐鲜血,致力于立下水德的他现在自身难保,自然没有余力稳定此时的局势。

右将军尉迟破军又不在天京,大明宫主也西行镇压佛教叛乱,现在天京还能够出手帮助的只有一人。

苏洗笔此时已经顾不得礼仪,对着身边还呆傻的太监们吼道,“掌灯,没听见天后说掌灯吗!”

随行的太监们如梦初醒,原本玉京山上地灯最是繁华,根本不用普通的宫灯,如果不是之前有安排,宫人们也不会准备特殊的宫灯,现在苏洗笔一吼,早就得到命令的太监们掌起一盏盏宫灯,其中烛火温暖,外面照着的灯笼写着不同的字样。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一盏盏宫灯外壁写着百家姓氏,这是从百家请来的灯火。

苏洗笔提着写着周家的灯火,风水在脚下形成长蛇,托着一位位太监从十二楼牌行至十一层楼,只见天空中一盏盏明灯络绎而下,百家灯火在这无灯的夜色之中显得格外明亮。

灯火延伸到明德宫的钟楼外,苏洗笔焦急地在钟楼外说道,“周侯,宫中虽然无灯,但天下百姓有灯,天后命我以这百姓之灯为引,请周侯参与大祭。”

周铁衣沉默了一会儿,他身边的妙玉推了推他,他才笑道,“这不是给天后面子,是为我们怀的孩子祈福。”

下一刻,一道太素辰风从周铁衣身上涌出,裹着百家灯火,化作一枚枚明亮的星辰,从十一楼牌上跃起,点缀在天幕,与明月一起,照亮整个夜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