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 第四百六十三章 谁的错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第四百六十三章 谁的错

作者:浊酒当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2:48:40

第四百六十三章 谁的错

大明刑部大牢,俗称天牢,从洪武朝起就是关押大案要案犯人的地方,里面死鬼无数,阴暗憋闷,但比起锦衣卫的诏狱,却逊色很多。

作为锦衣卫的两大镇抚司之一的北镇抚司专管诏狱,却把这里管成了人间地狱,里头究竟有多可怕呢?这么说吧,被关进诏狱的人,后来能活着出来的,不包括被放出来后经审讯立刻处死的,终明一朝,不到两百人。

死在里面的人死亡的原因有很多种,一些人是忍受不了里面的恶劣环境,病死的;一些人是被拷打后折磨死的;还有一些人是被故意弄死的;最后有一部分人,是被耗死的,关进去由于种种原因,居然无人理会,被关了个几年十几年,老死在里头了。

这样的监狱,人人都知道,只要关进去了,等同于死亡。

而大明前任登莱巡抚孙元化,此刻就被关在了里面,他今年已经六十一岁了。

由于常年奔波于各地,又在辽东的冰冷北风中和努尔哈赤干过架的缘故,孙元化的身体很好,人虽瘦却瘦得很硬那种,纵然是个文官,却一看就是个精神内敛的铁汉。

关押他的牢房不大,是诏狱特有的号子房,大概五六个平房米,靠墙角有个马桶,马桶上头的墙上有个铁栅栏小窗通风,吃喝拉撒睡都在这小屋子里,地面铺着一层发霉的稻草,当然是没有床的,睡觉时头就枕在马桶旁边。

不过孙元化没法躺下睡,因为脖子上还套着个二十斤重的枷锁,这玩意儿膈应着躺不下去,所以他只能抱着这沉重的木枷,靠着墙壁闭目休息。

外面是炎热的夏季,通风不畅的诏狱中更显沉闷,恶臭能把初初进来的人熏得呕吐,孙元化已经在里面呆了一个多月了,早已习惯,在这儿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发呆度日。

这一整排的牢房都是这个气味,臭得连狱卒巡视都很敷衍,两个挎刀锦衣卫刚刚捂着鼻子走了一遭,见孙元化靠在墙上仿佛没有呼吸一样成了石雕,看也不看就走了。

牢房里清静下来,隐隐有耗子爬动的声响。

“孙大人、孙大人?”

隔壁传来轻轻的呼唤声,孙元化动了一下眼皮。

隔壁关的是跟他一起从登州逃出来的副总兵张焘,徐光启提拔的一个基督教徒,跟孙元化同为火器大家,两人一齐在辽东抵抗后金,一起到登州赴任,一齐逃出来,又一齐被朝廷以叛党的名义抓起来,可谓患难同僚。。

“孙大人,可听得见?”

隔壁的呼唤锲而不舍,心灰意冷的孙元化本没有力气答话,但被喊得多了,只要张开干裂的嘴唇,答应了一声:“听得到。”

那边舒了一口气,似乎在担心孙元化已经死掉了,得到回应方才放心,于是又道:“上午锦衣卫提大人出去,可是用刑了?”

“用刑了。”孙元化呻吟一声,他不提还好,一提就觉得身上各处伤口痛得厉害。

“这帮贼狗撬的小厮,该死!”张焘虽然是读书人出身,但做到副总兵算是半个武官,一张嘴就是武人的粗口:“竟敢对孙大人动刑,真真该死!”

“这里是诏狱,不动刑还叫诏狱么?”孙元化倒是想得开:“昨日提你去,还不是打得你皮开肉绽的,我听到下半夜你还在喊痛。”

隔壁呵呵两声自嘲的笑:“孙大人,想当初你我在广宁,面对建奴大军,都不曾皱过一下眉毛,却没想到,没有死在关外战场上,这条命要交待在大明的诏狱中了。”

“福兮祸所至,很多事说不清的。”孙元化把眼皮又闭上了:“天威难测,天恩难度,你不要在这里乱说话,很多耳目的。”

隔壁又是呵呵两声,孙元化以为张焘要就此沉默下去了,没想到没过多久,那边又“孙大人、孙大人”的低声喊起来了。

未等孙元化答应,张焘的声音仿佛就挨在两间牢房的交界处,在墙边响起来:“孙大人,请过来一点。”

孙元化皱眉,心想张焘是不是被打傻了。

心中不免兔死狐悲的涌起一股痛,张焘比他小十几岁,正是年富力强为国所用的时候,却被连累一起被关进暗无天日的诏狱,眼看要陪着问斩,他难受得胸口梗得慌,不自觉的,抱着脖子上的枷锁朝张焘那边挪了过去。

“泰阳。”他叫出了张焘的字:“若是还有力气,须留着,明日可能还要提你我出去审问,我会把登州失守的责任一力扛下,不连累你,你是要活着出去的人,将来大好身躯,还能替国家出力,不要在这里荒废了。”

听见孙元化的声音已经靠近墙边了,那边的张焘却不理会他的劝告,只顾低声道:“再过来一点,再过来一点。”

孙元化更奇怪了,觉得张焘一定出问题了,只好抱着枷锁,紧靠在牢房的栅栏上,此刻和张焘之间,只有一墙之隔,可惜栅栏太密,不能伸头出去,否则就能看一看张焘究竟怎么样了。

“孙大人,这里,这里。”张焘的声音还在低低的喊。

外面窸窸窣窣的,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木栅栏上朝这边递,孙元化心中一动,一只手捧着枷锁,另一只手从栅栏的缝隙里伸出去,朝张焘那边摸索。

果然,摸到了张焘的一只手,手里还捏着什么纸条,唯恐有狱卒进来,孙元化东西一到手就立马缩了回去。

“这是上午你被提出去的时候,徐光启大人派人送进来的口信,你且细细看看。”张焘在隔壁低声道:“看完记得吞了,千万不能落入锦衣卫手上。”

一听到徐光启的名字,孙元化那颗死寂的心一下猛跳了几次,热血几欲澎湃。

他紧紧捏着那张纸条,强自按捺激动无比的内心,挪动身子躲进牢房的阴影中,侧耳凝神细听,确认绝对无人后,才借着后墙上小小窗口透进来的微光,看那张纸条。

隔壁的张焘一直扒在木栅栏上,替他望风。

不过诏狱的狱卒对犯人们是很放心的,关在这里头,鸟都飞不出去,他们除了等死等发落还能怎样呢?所以一个时辰内巡逻的狱卒并不多见,在孙元化偷摸看纸条的时间里,无人过来查看。

不过张焘心里还是很紧张,在孙元化长久的没有反应之后,张焘忍不住又“孙大人”的叫了几声。

隔壁哔哔索索的一阵枷锁响,孙元化终于又出现在了木栅那一头。

“孙大人,你把纸条吞了吗?”

“谁送进来的?”孙元化不答反问,音调铿锵有力,比刚才有生机多了。

张焘低声答道:“是刑部一个员外郎送进来的,人很可靠,是徐大人的学生。”

“那这么说,纸条上的内容徐大人是知道的?”孙元化的目光有些深邃,不过角度关系张焘是看不到的:“难道是徐大人的意思?”

“不清楚,不过徐大人肯定是同意这么做的。”张焘急切的道:“孙大人,这是你我活下来的好机会啊。”

“但是若是照这法子做,你我的名声……”孙元化长叹道:“就永远说不清楚了。”

“上头本就无道!”张焘喷激的低吼:“袁崇焕千里回援,何错之有?却被千刀万剐!朝廷有何道理?拆了东江镇,把孔有德、李九成等骄兵悍将安置在大人的登莱镇,明知山东兵排外,隐患重重,却仍然这么做,出了事却让大人背锅,这又有什么道理?对这样的上官,大人还惦记着跟他们说清楚什么?又说得清楚什么?”

“住嘴,朝廷深意,岂是你我能妄加揣测的!”孙元化皱眉道,但底气不足。

“孙大人,我是看穿了,这大明朝,就要葬送在上头这帮庸才手中!”张焘不服,依然说道:“读书十年,戎马十年,十死九生,没功劳也有苦劳,却抵不过上头轻飘飘的几句诋毁,如此昏庸的朝廷,这官不做也罢!徐大人信中说得好,半生悟道,不过功名利禄,从此换个活法又有什么不好?”

“大丈夫忍辱偷生,不如死了算了。”

“孙大人这话不对,圣经有言,约伯忍受了许多苦难才活了下去,我们为什么不能继续活下去呢?”

“.……”

孙元化不再说话,沉默不语,那张纸条已经在他嘴里慢慢咽化,吞入肚中,但纸条上的每个字,却都深深的印入他的脑子里,长久不去。

这一夜,他靠在墙上,瞪着眼睛看房梁,半点没有睡意。

通道中灯火昏暗,地上湿气逼人,隔壁张焘身上伤处疼痛,低低的呻吟隐隐传来,令他更加清醒。

徐光启的字条,和张焘的话,在他耳畔循环往返,不断重复,脑子里无数念头闪过,五彩缤纷,三十年官场沉浮,历历涌上心头,老家苦读,天津受洗礼,广东买炮,辽东征战,点点滴滴的往事在眼前回转,年过天命之岁的孙元化突然觉得,心中有什么长久以来坚持的东西,崩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