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第一次当海盗很紧张 > 第四百六十一章 孙元化不该死

第四百六十一章 孙元化不该死

当熊文灿的上疏得到皇帝御笔批示的消息下来时,时间已经转过了年关,在北方盈盈白雪中,来到了崇祯五年的春天。

皇帝的诏令经过六科给事中的审核、由俗称“银台”的通政司下发至六部,再由六部官员具体执行或者进一步下发至各地州府县,通过庞大的官僚体系运转得到贯彻落实。

所以这个周期很长,等到福建大捷的消息正式登上塘报,传播天下的时候,大明已经发生了许多别的事情,把这个消息淹没其中。

最令人关心的,莫过于辽东战局和山东登莱之变。

去年刚被崇祯皇帝加封太傅的孙承宗在大凌河筑城,企图借此窥视沈阳,被彪悍的皇太极直接发兵攻打,城未修好,反倒被后金兵困死了筑城的人,经过差不多大半年的拉扯,大凌河城破,祖大寿等人外无援、内无粮,被迫投降。

明军大败,灰头土脸的退回锦州,帝师孙承宗被言官弹劾,承受了很大压力。

在山东,孔有德的叛乱愈演愈烈,叛军连克数个州县,并于正月攻克登州,俘虏登莱巡抚孙元化,整个山东糜烂不堪。由于孔有德本是皮岛旧部,他的叛乱引起连锁反应,留在东江镇的副将陈有时、毛承禄等趁机响应,大半个东江镇反了大明朝,以往和辽西互为呼应挟制后金的东江镇,顷刻间成了无主的独立王国。

对待叛军,朝廷举棋不定,主战与主抚的分成两派,争吵不休,由于犹豫不决和无人定夺,居然在很长的时间里对叛军呈放任状态,任由叛军横行登莱两地。

上面两件事,对东林党是毁灭性的打击,标志性人物孙承宗要对大凌河城的失守负责,政敌疯狂攻击他力主重修大凌河城的行为,训斥这是妄开战端;而登莱巡抚孙元化,同样是东林党的骨干,东江镇和登莱地区的乱子他要负全部责任,两人几乎成了言官们喷击的靶子,弹劾的折子堆满了通政司的桌面。

另外,来自陕北的流匪同样不让人省心,贼首张献忠、高迎祥、罗汝才啸聚山西,然后四路出击,连克大宁、泽州、寿阳等县,宣大总督张宗衡、巡抚许鼎臣疲于奔命,却奈何不了任何一路流贼,常常堵住了这边,就漏了那边。

六月,黄河孟津决口,涛涛黄河水肆虐河南,淹死者不计其数,流民无家可归,无粮可食,无路可走,悲号连天,于是聚而成盗,又给流贼增添了无数的生力军,匪,越剿越多。

这些消息,为街头巷尾的文人骚客们提供了新鲜的谈资,他们热烈的讨论,激烈的评击,家事国事天下事,无不论及,说道酣处,热血澎湃,激扬文字,仿佛胸有万千雄兵,一柄羽扇可定江山。

但小二一句:“客官,姑娘们来了。”就把他们拉回了现实,笑嘻嘻的吟诗作对、偷香窃玉。

对他们来说,福建发生了啥事,没什么了不起的。

只有身处局中的人,才会紧张。

距离辽东和登莱都在千里之外的夷州,鸡笼城里,繁华依旧。

大大小小的船只泊满了港口,服色各异的商人穿行街巷,库房里堆积如山的货物,账房们拨弄得噼里啪啦的算盘,码头上挥汗如雨的力夫,压得死沉死沉的板车,都给这座崭新的城市带来了无穷的活力。

聂尘正在大婚。

他按照沙舒友的安排,同时把明月和荷叶,纳为妾室。

其实聂龙头的本意是想再拖一拖的,但架不住沙舒友说的一句话。

“人家两个大姑娘都住进你院里了,你还不懂风情?莫非要她们主动向你提亲吗?你还是不是个汉子?!”

聂尘当然是个汉子,于是他只能答应了。

大红的灯笼高挂,喜事办得热热闹闹,大明沿海只要自认在聂龙头面前能说上话的人都送了厚礼,从商人到官员,从汉人到葡萄牙人,以至于沙大人需要专门安排一个库房来放礼物。

接到熊文灿转来的邸报时,聂尘正处于新婚第三天,意犹未尽,浑身酸软。

他躺在卧榻上,懒洋洋的,明月给他削水果,荷叶给他捏肩膀。

“坐。”他招呼进来的沙舒友:“给沙大人看茶。”

顺便捏捏两位新婚妇人的手:“你们回避一下。”

明月和荷叶莞尔一笑,把削好的果子喂进他嘴里,手拉手的出去了。

沙舒友两眼观天,古井无波。

等她们走了,老头才咂咂嘴:“嫁人前还斗得翻天,嫁人后就好得像两姐妹,龙头,你御妻有方哦。”

“哎,小事小事,无足挂齿。”聂尘捶捶自己的腰,那里有点痛,然后谦虚的摆摆手:“沙大人也可以再娶个妾室试一试。”

沙舒友眼都瞪圆了:“聂龙头开什么玩笑?”

“开个小玩笑,沙大人不要在意。”聂尘笑着坐直了,道:“有事?”

“熊巡抚来信了,郑芝龙也附了一封,请龙头拆封。”沙舒友拿出两封信来:“还有一份塘报。”

“我猜,有我们的消息。”聂尘一边拆信,一边看沙舒友手里的塘报:“好还是坏?”

“正是,半好半坏。”沙舒友表情古怪,仿佛不知道怎么形容:“朝廷下封赏了,果然升了很多人的官,我们请熊文灿报上去的名字都上了榜。”

“好事啊。”聂尘笑道,开始看第一封信:“坏在何处?”

“熊文灿没有升官,依旧在福建当巡抚,只是升了俸禄和虚衔。”沙舒友皱眉:“这不合情理。”

“这正合我意。”聂尘边看边说:“他若走了,我们又要重新喂饱一个新来的巡抚,得花不少钱。”

“可是这说明上头对福建剿匪并不十分认可。”沙舒友琢磨道:“可能有人从中作祟。”

“熊文灿也是这么分析的。”聂尘已经看完了信的第一页,点头道:“他在信里也这么说。”

“另一方面,你的官也没升,只是得了很多赏赐,足足两百俩。”沙舒友嗤笑道:“朝廷好大方!”

“我不升,是因为我的出身,海盗背景想在大明当高官,不可能的。”聂尘笑了一下:“太平盛世,又不是非用你不可。”

“龙头倒是想的豁达,可是其他人就不是这么想的了。”沙舒友的笑变成苦笑,把手里的塘报挥了挥:“看,皇上任命内监曹化淳提督京营,南下巡视边防,第一步就是到福建来。”

“曹化淳?”聂尘看信的眼睛眯了一下,他正好也看到熊文灿的信里提到了这件事:“来福建?”

“派个内监来是什么意思?”沙舒友紧紧皱眉:“要眼见为实?刘香等俘虏不是给他送到京里去了吗?皇帝莫非不信?”

“他来任他来,我们又没做亏心事。”聂尘毫不在乎,把熊文灿的信放到旁边,拆开了郑芝龙的信,刚开始看了几行,就笑了起来:“哟,郑芝龙的老丈人给我们提了个难题啊。”

“怎么?”沙舒友伸长了脖子去看。

“他要我想办法救救孙元化。”

“孙元化?”沙舒友眨眨眼,一惊:“登莱巡抚?”

“这个倒是可以想想办法。”聂尘的眉头没有沙舒友那样皱得深,但也有些为难:“不过难度很高啊,这位孙大人是个火器专家,大明第一,现在被叛军囚禁,若是能帮我们,对我们组建陆地新军,很有帮助。”

“说起来简单,龙头怎么救啊?”沙舒友撇撇嘴:“叛军会听我们的?再说孙元化丢了登州,论罪也是死,叛军不杀他,朝廷也会杀他,怎么救?”

“救人,方法很多。”聂尘放下信,面容变得深沉起来,笑容一闪而止:“就看我们怎么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