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试锋 > 第四百七十三章 周大虎的一些想法

明末试锋 第四百七十三章 周大虎的一些想法

作者:温风如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3:11

第四百七十三章 周大虎的一些想法

周大虎战场上的种种的表现,使彰德卫的大小武官心里更是对周大虎敬畏又加重了不少,心里再无一丝抵抗。

周大虎望着跪于一地上的彰德卫一干武官,坐在椅子上,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一干人,停了足足一炷香的时候,才淡淡说道:

“大家都不是外人,都起来吧。”

等一干人都起来后,周大虎冷声问道,“这次大家跟着本指挥使这一趟,感受如何?”

一干众人中出来一人到,“大人军威雄壮,我等佩服。”

周大虎脸色一沉道,“就这些?”

周大虎带着他们去山西大同,感受一下战场气氛,知道战争的残酷性,是让他们知道战争残酷后,回来加强训练,知怕而后勇。

而不是让他们拍马屁的。

周大虎的一发火,大厅中的武官纷纷低头不语有些害怕。

周大虎接着厉声道,“我要的是你们知耻知怕而后勇,今后刻苦训练,杀敌报国。这个社会就是这么残酷,你练不出本事,带不好兵,就活该被流贼和建虏杀你一家,屠你满门。有心劲的今后好好做事带兵训练好队伍,时机到了,我会让你们去剿流贼。

他又环看了一眼大厅中的武官,冷声道,“没心劲,没血勇敢拼死一战的,你们退养吧,把带兵的权利让给别人或者儿孙都行。一年后,战场上用血考核。”

“你们退下吧。”

看着众武官缓缓退了出去,周大虎摇摇头,自己的惊吓计划并不成功,倒是服从加重了不少。自己要的是狼,而不是一群羊。

那就训练场上见,受不了严酷训练的兵将,就踢出队伍,去种地或者做工。

而在一旁的一直听着的宋时、杜应芳、霍维华三人,皆是表情古怪,反应不一、

此时没有外人,周大虎便开始介绍自己三个幕僚认识。

“宋时,我现在的彰德卫经历司经历,心腹幕僚,我不在时主管彰德卫全部事物。跟着我从弱小一直到现在。”

宋时脸上带着温笑,向杜应芳和霍维华二人轻轻拱手一礼。心中却是很高兴,周大虎的评价温暖点滴在心头。

杜应芳和霍维华二人也是很看重宋时的老身份,拱手一礼回敬。

“这位是杜应芳老先生,万历壬子举人,督师孙公在辽东时的左膀右臂,曾任高阳县令、顺天府通判、兵部武库主事等职。”

杜应芳向宋时拱手一礼道,“大家同为一主而谋,还请多多指教。”

“不敢不敢。”宋时有些心虚。这可是做个朝廷命官的人,自己东主都能请来,东主厉害。

周大虎轻咳了两声,接着介绍道,“这位是前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霍维华老先生。”

宋时一听则是大吃一惊,呆立当场,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霍维华幽幽开口道,“老夫身背钦定逆案,头上有阉党之名,朝廷永不叙用。”

宋时有些尴尬的看了一眼周大虎,周大虎微微点点头,宋时上前一步躬身一礼道,“先生拜见老先生。”

霍维华可是看见了宋时和周大虎的动作,没有回答宋时的拜见,而是自顾自说道,“老夫会辅佐好周小子成才的。”

这句话说的很是高。

周大虎尴尬的只好自己接话道,“有劳霍老先生了。”

大家之间又相互寒暄了一会,亲卫领着杜应芳和霍维华前往已经准备好的住处休息。

两人毕竟年岁大了,一路上连续骑马奔波,不能再过分劳累了。

细水长流,劳逸结合,身体要紧。

……

等人都走后,屋中只剩下周大虎和宋时二人。

宋时皱着眉头看着周大虎道,“大人,你怎么会请阉党之名的霍维华为幕?这可是钦定逆案的人,是当今皇上心里不待见的人。”

“你想一想,一个手握兵权的人,竟然不和皇上一条心,反而和被皇上定为钦案逆犯之一的人邀聘为幕僚,皇上会不会认为其臣子对自己不忠,忤逆自己呢。”

“轻则罢官、重则下狱。大人可想过这个结果?”

对自己心腹幕僚提出的疑问,周大虎要是一般的武将肯定会听从,但作为周大虎来说,这些还不够。

但必须有所解释,否则会寒了心腹之人的一片忠心。

周大虎道,“先生说的对,但是我是思考过其后果的。是经过一番考虑才有如此决定。

周大虎看了一眼聚精会神聆听自己说话的宋时,接着说道,“朝廷之中现在党同伐异倾轧不断,没有大决断,这种混乱的场面,改变不过来。朝政只会日坏,每况愈下。走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就会无可挽救。”

“王朝既久,弊端丛生,而人心不宁,平居思乱,动乱一起,各怀不靖之志。非是一个缺粮饥民的问题。”

“而外有建虏,边关不宁,朝廷屡战屡败,虽有我出战而两次大胜,却也只是斩杀建虏数千人,还动摇不了建虏根基,于天下大势无补。”

“且我所领兵马,都需数年才能练出,缓不及时。”

“在我看来大明已经病入膏肓,除非有一股强大的生机注入其中,且还必须由这股新生的强大力量主导才行,这股力量放眼天下,也就只有我们能做到。”

“那就是我们。”

“朝廷指望不上,当一镇总兵又如何,也只不过直接掌握手下数千人。”

“先秦时期,孔子即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因此我要寻找凡是对我有大用的文人,不管背景、来历、有用是择人的唯一标准。”

宋时这时插话道,“识字读书的人民间多得是,大人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

周大虎摇摇头,道,“那可不一样,我要的是熟知朝廷各个环节有大局观的幕僚,这些人非朝廷致士高官不可,但那些正常致士官员则根本看不上我,十分的不接地气,清高的很。”

“但这些背着阉党的人,他们想翻身,做事就会更积极,另外一条,他们原来能顺着宦官做事,没有菱角,这样的人比直忠、好声名的人更好用,更会做事。”

宋时听着所有所思,停了一会说道,“大人的意思我有些明白了,这些有经验但有缺点的人更好用,他们不清高、务实,也不死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