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试锋 > 第四百七十二章 粮食大丰收

明末试锋 第四百七十二章 粮食大丰收

作者:温风如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53:11

第四百七十二章 粮食大丰收

一进彰德卫大厅,宋时和六房书办等人就向周大虎,祝贺其在山西大同等地方对战建虏大捷之功。

然后就是周大虎最为关心的水利修缮和粮食产量的变化。

“大人放心,水利设施都已经全部完成了,沟渠都整修一新,水道也疏通了,这些设施,既可以大旱之时浇灌,也可以防止雨水过多能够排涝。离河偏远的地方,浇地的水井打了上百深井。大旱也不怕。已经达到了旱涝保收。”

“今年五月夏收,由于得到了浇灌,加上大人说的农家肥,小麦的产量翻番,今年大丰收,同时开垦出来的荒地足有数万亩,”

“彰德卫原有屯田屯田二千九百二十七倾(一顷为一百亩,即292700亩),屯粮一万七千六百二十二石。现在经过垦荒和重拾撂荒之地,可耕种的屯田达到三十八万亩,亩产达一石左右,有的甚至更多,夏粮小麦收获达四十余万石。已经全部脱粒、晾晒、扬灰等处理后,全部颗粒归仓。”

“林县那里也是水利设施全部建好,深井也打好了几十口,林县全县民地七千一百四十二顷一十一亩一分六厘七毫,由于战祸波及,一多半七成皆是无主之地,为我卫所所种所有,加上卫所囤地三百二十八顷五十九亩二分六厘二毫,和新开荒和开垦的撂荒地三万亩,共计七十七万余亩田地,收获夏粮近七十万石,也已经脱粒、晾晒、扬灰等处理后,全部颗粒归仓。”

“现在马上秋粮又要熟了,大豆、高粱、玉麦(就是现在的玉米。最早记载见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书的《巩县志》,称其为“玉麦”,其后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称作“番麦”和“西天麦”。“玉米”之名最早见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快熟了,马上又是大丰收。”

宋时越说越激动,民以食为天,朝廷之所以剿灭流贼不能成功,其中有一大原因就是钱粮不够,无法彻底安置饥民、流民。

有了粮食就能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下面,生存、练兵、招募流民,更为壮大自己一方。

周大虎听了心血澎湃,心中很是激动。

在这灾荒不断,啖泥食草,人相食的明朝末年,粮食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有了大量的粮食,自己的练兵计划就有了物资支撑,还能救济大量饥民,招为自己所用,再不断地开荒兴修水利,形成强大的良性循环。

只不过高兴了一阵子,周大虎就又冷静了下来,心中又评估了一下自己所得的粮食,估计自己能得夏粮近九十万石粮食,这是抛去林县民田的产量。

抛去自己近十万人的消耗,起码也能落下近五十万石。

这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一家五口人一年十石粮食就可养活一家人。

五十万石粮食,足可养活五万户人家二十几万人。

还有即将收成的秋粮,估计产量和夏粮差不多。

又是一大笔粗粮和一大批马草,这些抛去骡马需要的粮草,也会留下一大部分。

每匹(头、只)牲口每年平均约配给麦豆等料十石、草二百至三百束(每束草十一斤左右)。现在自己战马约有一万多匹,还有一些骡子、耕牛、羊等,一年下来得二十万石左右麦豆等料,草数百万束草。

当然这些不算朝廷下拨的六千匹马,那些战马有朝廷下拨的军饷,不用自己操心。

周大虎想着这些,略一计算,自己一年人吃马嚼后,可净落细粮约五十万石,粗粮约四五十万石,还有束草上百万束。

别人听了,可能觉着不少了,但在周大虎看来还是远远不够,起码存粮有数百万石,甚至千万石才行,草料数百万石、束才够。

当然这还得慢慢来,自己只掌握了彰德卫屯田和林县的屯田和民田,总共不过一百一十五万亩左右。田地还是太少。

自己在林县和彰德卫这次投入了五万两钱粮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很值,已经赚了回来。

过去那些旱地,亩产只有五六斗或者七八斗,如今水一浇,肥料农家肥一施,产量增加了不少,几乎都达到了一石。那些上田良田,甚至达到了两石。

想着满满的一仓仓粮食,一束束一石石草料,自己练出无数精兵的画面,周大虎心中一声呐喊:

“我要土地,我要土地,我要土地……”

没有土地,自己就是有钱想修水利,也没处修。

怪不得那些各个王朝,百姓官宦大户有钱的人家,都是大肆并购土地,这实在是无风险的投资,只要有人劳作,年年都会有产出。

周大虎知道想得多无用,便话锋一转,问道,“朝廷给我们的战马拨了下来没有?”

宋时一笑道,“大人前往山西一个月后,战马就拨了下来,卑下和周公亲自查验接受,共计六千三百五十匹。”

“好,好。”周大虎连称两声好。随即又想到一个教练问题,又问道,“骑术谁在教导?”

“这个由大人俘获的蒙古俘虏兵、卫所中以及原来流贼中的骑术好的人在教导,大人放心,蒙古俘虏兵只教骑术,不会让他们接触到任何兵器,并严密防其逃跑。”

“嗯,办得很好,辛苦先生了。”周大虎谢道。

他对宋时还是很相信的。

周大虎又听了一下别的彰德卫六房司吏的事情汇报,表扬了一下大家,退走后,才接见彰德卫随自己去山西大同的各级武官。

大厅之中,跪着一片彰德卫的武官。这些人上到同知、佥事、千户、下到百户、总旗、小旗,都被周大虎弄到山西、大同观战,把他们吓得不轻,那种狠厉的厮杀,肢体乱飞,鲜血四撒的战场,太可怕了。

见识过了大场面的和建虏的厮杀,以及周大虎手下那些无比精锐的精兵悍将,亲眼看见周大虎书带兵将建虏打的狼狈不堪,颠覆了所有人的三观。

想法也变得积极起来。

原来,大家闻虎色变的建虏也就那样,照样被人打的鬼哭狼嚎,瞬间建虏在大家心里变得也不是那么可怕了。

还有周大虎执行战场纪律,对无令后退者,一路斩杀的狠劲,更是让他们害怕敬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