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汹涌 > 第十三章 金陵钞

南明汹涌 第十三章 金陵钞

作者:杜春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38:17

第十三章 金陵钞

通过税收、债券泡沫、清欠和勒索清廷,李存真终于在吴王二年也就是满清康熙二年攒够了四万万两白银,这些白银是用来做货币发行的准备金的。

当韩瑾瑜告诉他手中控制的白银数量达到四万万两的时候,李存真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梦寐以求的“金融帝国”就要开始了。

九月一日,明李通过各大银行向公众公开发行纸币,准备金就是白银。可以说,李存真比大宋朝廷还要厚道,宋廷发行纸币的准备金是铁钱,而李存真却是白花花的银子,难道不够厚道吗?

这一次发行的纸币为了和此前宋元明各代各时期的纸币交子、会子、钞票、中统钞、宝钞等作区分,且政权在南京,故而称之为金陵钞或金陵币。

纸币的发行已经酝酿了一年多了,在韩临东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大的方针,货币政策,锚定硬通货,如何发行,小到纸币细节,用纸用墨用工都已经一一讨论清楚。等的就是充足的准备金,四万万两白银。

明李发行的纸币,全部都是竖版且从右到左读取,最大面额为一千元,其次为五百元、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拾元、伍元、两元和一元。比一元再小便没有纸币了,交易需要用五铢钱。明李规定,十个五铢钱为一元。纸币用汉语、蒙古语、藏语、壮语和维吾尔语五种语言文字,不过还是以汉字为主。数字使用的是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大写数字。

纸币制作非常精美,但没有李存真等人的头像在上面,都是中国历代先贤和圣人,包括大禹成汤周文王周武王,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甚至还有隋文帝杨坚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没有使用炎帝黄帝蚩尤,盘古女娲火神祝融是李存真考虑到以后万一出现货币泡沫要发行两千、五千和一万元的货币的时候没准得劳烦这几位祖宗。

纸币的纸张为特制,有专门的地方种植秸秆供给。这种纸张本身就十分坚韧,抗揉搓,刷上油墨之后便起到一定防水的效果,当然如果长期浸泡还是会被泡烂。不过,由于用墨较为讲究,所以不容易受潮变质,在阳光下绚烂夺目,显得十分精美。以上特性保证了纸币的实用性。

金陵钞厉害的地方在于防伪。印刷使用的是凹版印刷法,能够细腻地表现印刷的制感。朝廷直接叫停了所有民间使用的凹版印刷的机器,并且命令禁止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是使整个印版表面也就是印版滚筒全版面涂满油墨,然后用特制的刮墨刀,把空白部分的油墨刮除干净,使油墨只存留在文字图画部分的网穴之中,然后再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获得印刷品。凹版印刷属于直接印刷。

此时,明李凹版印刷使用的是手工雕刻凹版。让老师傅用刻刀在印版滚筒的表面按照原稿图文进行手工雕刻制成的,印版材料用的是铜板。手工劳动繁重,制版费用大,周期长。第一版纸币师父足足雕刻了八个月。但是手工雕刻的凹版线条清晰,印刷品层次感强,难以伪造。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手工雕刻凹版,就算是同一个师父也不可能两次雕刻的都一样,更何况他人?

李存真已经打定主意,这一批手工雕刻的凹版只用三年,三年之后用新凹版再印刷已批新纸币,同时回收旧币,以此抑制通货膨胀并且做到防伪。

除了凹版还有水印。纸币的水印是在造纸的时候趁着纸浆还没有凝固,用铁丝滚筒压出的花纹。当纸浆凝固之后花纹就自然而然地留在中间变成水印了。

水印是李存真的上半身像,身穿明服,头戴乌纱翼善冠,浓眉大眼,面如冠玉,一副仁君圣主的形象。其实,画像做了艺术加工,和李存真本身的形象还是有一些出入的。

纸币正面总是有鼎,区别在于有的是三足的有的是四足的,在鼎上面写着纸币的面额,故而这种纸币又称之为“鼎钞”或直接叫鼎。老百姓在读取纸币面额的时候往往也不用“圆”或“元”,而是用“鼎”。一千元就被叫做“一千鼎”。

发行纸币的同时明李做出承诺,不论是谁只要手里面有一百块金陵币就可以在大明的国有银行和保险公司兑换一两白银。

李存真这么做其实也是锁定了铜银的价格。一元钱等于十个五铢钱,一百元便是一千个五铢钱,同时又等于一两白银,也就是在告诉世人,在大明一贯钱等于一两白银。其实这个价格大概在宋朝就已经开始了。稳定的货币价格有利于商业贸易。

明李一面发行纸币,一面禁止金银在市场上的流通,一旦发现追究不怠。不论是城市市民、工人和资本家还是乡村的农民、乡绅、土豪都必须使用金陵币作为交换媒介,不得使用金银作为交换媒介。

天下人,不论是谁,哪怕是泰西白人泰南昆仑人,哪怕是个精灵妖怪,随时都可以用自己手中掌握的金银铜在大明国有银行兑换出等价的金陵币。也可以用金陵币兑换金银铜。但是,金银是绝对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的,只能作为储备货币。

九月二日,夜间,韩瑾瑜面有忧色,问李存真道:“王爷,昨天纸币已经发行了。我听说这一天就撒出去一万万元纸币。虽然经过了多次论证,差不多什么都论证好了,可是我还是有一些担忧。”

九月的南京虽说已经进入秋天,可还是很热,瞻园有池塘,水汽大,更让人觉得闷热。李存真刚洗完澡,换了真丝睡衣,打算来个“节目”,不成想却听得韩夫人如此问法。当下李存真笑着问道:“夫人,你担心什么?”

韩瑾瑜道:“咱们明李并不禁止有钱的人将自己的白银做成银冬瓜窖藏,但是坚决禁止用白银做交易。可是王爷,你说他们不把银子拿出来,就那么埋地里怎么行呢?谁挣了钱都去银行和保险公司换银子,然后兑换成银子埋地里怎么好?这银子不越来越少了吗?再说,你撒出去纸币,会不会被人当成废纸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