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明汹涌 > 第圩四章 少壮派的进攻

南明汹涌 第圩四章 少壮派的进攻

作者:杜春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38:17

第圩四章 少壮派的进攻

听得姚启圣的话,年轻的魏春城十分愤怒,但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发泄,听得姚启圣说什么“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便“据理力争”道:“姚大人所言大谬,舟水之论并非实事。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的这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的恐怕不是土豪劣绅而是天下的臣民百姓吧!大人如此这般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是何道理?难不成大人你是怕自己家的地被分掉吗?”

年轻的魏春城知道自己的学识和才华不如姚启圣、周培公于是就拿出了古往今来读书人斗争的利器——道德攻击。魏瘸子打算首先抢占道德制高点,居高临下对姚启圣、周培公实施打击。

姚启圣听得魏春城如此问法突然瞪大眼睛,微张着嘴巴,显得十分惊讶,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你是说我吗?”

魏春城大声质问说:“怎么,难道不是吗?姚大人敢做不敢认?”

姚启圣听罢爽朗大笑,竟然笑了足足有半分钟,直到笑得肚子疼了才肯收敛。此时,众人都被他这一阵大笑弄得莫名其妙,就连魏春城也摸不着头脑。

“少壮派果然是犀利啊!”

姚启圣生于天启四年,到如今整整四十岁了。古人常过三十六便自称“老夫”,可见姚启圣在这个时代年纪着实不小了,早就已经过了青春躁动,狂野不羁的年纪。但是,即便是个老人家,他在这个时候竟然还如同少年一般,不忘讽刺魏春城一句“少壮”。

“哼!怎么?你承认了?”

姚启圣双手一摊,说道:“我为什么不承认?我有什么不承认的?我怕什么?你不是说我怕自己家的地给分掉吗?我在这里要告诉你这少壮,没错,确实如此啊,我确实是怕啊!”

此时,不等魏春城惊讶,韩瑾瑜却在一边瞪大眼睛说道:“我的姚先生,说了半天,难道你是为了你自己的利益?”

准王后韩瑾瑜怎么都搞不清楚,就算是姚启圣果然是徇了私情,也不至于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当场承认啊。这么一来,你让吴王的面子往哪里放?

姚启圣收住笑声,突然变得严肃,拱手齐眉盯着李存真说道:“殿下明鉴,臣追随殿下日子虽然不长,可是如今却什么都有了,不论是权势、地位、荣宠,臣一样也不缺。可即便如此,臣还是怕殿下分了臣家的地。可想而知啊……殿下,那些没有得到过殿下恩宠的缙绅那些家里面有良田万顷的大地主……他们……绝不仅仅是怕,恐怕要恨殿下了。怨恨一旦产生,必然如野草般疯长,那时候鹿死谁手不可知也,殿下三思啊……”

原来是这个意思。李存真也赶快收起了自己惊讶的表情,问道:“姚公有话还请全部说出,莫要存真在这里一句一句讨教。”

“臣想说,可是……”姚启圣指了指魏春城说道,“怕少壮派不同意我说完,总要中间打岔。”

李存真说道:“无妨,无妨,少壮派的领袖其实乃是韩瑾瑜韩大人,她厉害得很,有她在魏状元定然也会沉住气听先生说完的。”

李存真边说便看了看韩瑾瑜。韩瑾瑜又看了看魏春城。魏春城就算是再愣也知道深浅,立刻拱手说道:“哼……学生……这个……愿听教诲!”说完,便把头侧到一边,垂下眼眉——道德攻击失败了。

姚启圣见既然已经做到了这个程度,自己也已经说了这么多也就不在乎多说一些了,便不慌不忙将自己面前的水一饮而尽,润了润喉咙。

“臣之所以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说的就是士绅地主。不是农民。并非我看不起农户,事实上,我能够活着,多亏农户乡民辛苦种粮。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田间辛勤耕耘,实在是不容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个道理我怎么可能不懂呢?可是,即便我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又如何?农户乡民仍然不是水,他们什么都不是。真正的水还是缙绅地主。”

说到这里,姚启圣摘下了自己的帽子,此时已经有些热了,况且是关门会,都是自己人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大隋文帝开皇年间开始有了科举,其实主要是为了对付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皇帝陛下打算从大地主和大贵族手中夺取选拔官吏的权力。要知道,那个时候天下的官吏,从中央官署到地方官署全都是中正官选出来的人,不是皇帝的人。皇帝的权力怕没有那么大,说的话颁的敕怕也不好用。非要把这些人全都拔出,还上自己的人方才能让国家如臂使指,方才能在整个国家推行自己的意志。所以,大隋两代皇帝都坚定不移地推进科举。到了隋炀帝大业二年的时候,科举制正式形成。又经过有唐一代,五代十国,到了北宋年间,科举制度已经发展得很完善了。也是从宋朝以后,地方叛乱、军阀割据、枭雄并立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到了今天都是国灭国,族制族。科举功在防止内乱方面不可没。

隋唐是中华的盛世,不过那都是贵族的盛世,虽然有科举但是做官的仍然还是有不少是六学二馆里面出来的人,这些人都是荫蔽之人。安史之乱的时候,屠刀砍向了贵族,杀掉了一大批,再以后大枭雄黄巢纵横天下,又杀掉了一批,那以后贵族逐渐没落。到了宋朝,我中华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平民社会,贵族已经没有了。但是,即便是平民社会,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读书然后通过科举做官的。想要做官,必须投胎投得好才行。最差也要是小康之家。哦……”姚启圣赶快用手指指了指魏春城说道,“像是状元公这样的家庭怕是困难。小康需得是小地主家庭才算,魏家是实实在在的佃户,隋文帝使得官员更利于寒门,而殿下更进一步,使得官员比寒门更寒,寒到底,如此足可见殿下之功不亚于隋文帝。”

姚启圣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说的李存真心花怒放,三暖朝阳。要知道大隋文皇帝杨坚那可是汉家的英雄,儒释道三家的圣人。不想自己竟然能比得上文皇帝……李存真心道:我没看错,姚启圣你这老不死的,你果然是人才无疑!说得太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