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682章 欲与秦皇汉武试比高

汉起 第682章 欲与秦皇汉武试比高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682章 欲与秦皇汉武试比高

扶还是不扶,这是摆在刘备面前最大的政治%问题!也是最大的战略问题!

上古时期,全球遭遇了世界性洪水。黄河为山岭所阻,河套成了北海,晋南变为湖泊,黄河在中原横流,造成了大片沼泽,人们多依山旁高而居,常以舟船往来,不辨区域。

西土各族便登上诺亚等方舟,向高处聚居逃避,以待上帝息怒。

东土神州,共工部落的大禹,奉尧帝之命,秉持人定胜天之信念,三过家门而不入,耗费数十年时间,率领东土各族子民开孟门、龙门、吕梁山…使北海变为河套,晋南大湖变为盆地……导黄河于太行之东、泰山之北、燕山之南,使黄、济分流,中原黄淮之间遂适宜居住…

大禹治东土神州九条大河,名九方之山为四列,参九方格划东土神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制作九鼎记录水纹、山脉、异兽,以近远、亲疏分东土各部族为甸、侯、绥、要、荒五服…

天下由此而定,东土神州遂别名九州。

其子启承余荫,借助多年治水形成的准军事化部众,改禅让制为家天下,以豫州、冀南、雍东为都畿,遂立夏朝,为天下部落共主。

后《易》有云:“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即天下九州如卦之九格,而五在正中,同时符合五服之要义。故以九五尊帝王,实自禹启父子,《易》只是记录。

夏商周三世,东土华夏皆九州,行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裂土封建,以五服亲疏相制约,天子实为诸侯、部落共主。

至秦始皇统一四海,废诸侯,立郡县,直辖36郡,三十六亦四九之数,东土王朝从封建变为直辖,领土虽有些扩大,基础依旧是九州之地。

汉高祖继承秦楚之基业,继以郡县制。孝武帝开疆不断,大汉王朝国土膨胀,管理难度加大,刘彻晚年精力渐渐不济,元封五年置刺史巡行十三州。东汉光武继西汉旧制,亦分郡国置十三州刺史。

由夏禹至汉武,华夏君臣筚路蓝缕、华夏百姓前仆后继,历时2000年,终将九州拓展为十三州,将东土神州混为一统。汉孝武帝也因此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

鲁肃用极崇敬地语言夸赞刘备之功绩:“主公拓带方、扶桑、本州,夷州、吕宋,南国之建安,以为南北海东。海东之地,幅员万里,包纳山海,人口百万,物产丰富,实不止两州之地!

自夏禹至秦皇汉武,2000年不过将九州拓为十三州,主公不到20年就将十三州拓为十五州,从此而言,功过三皇五帝、绩盖秦皇汉武、并肩大禹…

涿候、青州伯已无能匹配主公之功绩,不若群臣并表为徐国公,称孤道寡,方能衬托主公于华夏之功绩!”

刘备有点懵逼,即使以数十年城府亦难免有点脸红:“与秦皇汉武并称…恩,算是我之目标,日后统一中原或可。

欲与大禹、三皇五帝试比高…过分自吹自擂了吧?”

奇怪的是,邴原、荀攸深沉思索,并未反驳鲁肃。

邴原摸着胡须道:“称公极易引起各州郡围攻,

不若挟天子亦讨不臣,进而一统天下,凭再兴汉室之功、开拓海东之资,令皇帝禅让,并无不可!

那时比肩秦皇汉武,功过光武,也是必然。”

荀攸:“论拓地之功,则海东之地甚大,远不只二、三州。

徐弈曾南行至一大洲,东西无垠,或有数千里之广阔,其地或大若数州!

昔日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攸侯喜勤王未果,帅数十万商人出海逃亡,兄长东讨朝鲜、扶桑,据当地土着所言,攸侯喜过扶桑而东,扶桑之东,或更有地如神州…”

刘备虽有些暗喜,但更多是愣神,完全没想到邴原、荀攸竟然也认同鲁肃、刘晔,四大谋臣全都认为开拓海东有比肩秦皇汉武之功绩。

节操呢?

你们的节操呢!

其实刘备也是太不自信,低估了安东军之成就。鲁肃、刘晔虽有吹捧,但言之有物,否则邴原清正之士、荀攸明智之士自然会反驳。

后世有人吹捧康熙为千古一帝,理由是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抵制沙俄侵略、打败准噶尔汗国等。

三藩、台湾在明代本就是中国领土,只能算收复祖产,算不上拓地之功劳。明代极盛时奴儿干都司东北到库页岛,然而只是分封而非直辖,满清将吉林、黑龙江作为加入中国之嫁妆,实有大贡献,但那是康熙他父祖之功劳,康熙抵制沙俄不过是守住父祖之土地罢,也算不上拓地之功。西域从汉武帝开始就是中国传统势力范围,绝非“新疆”,打败准噶尔汗国也只是削平叛乱罢了,只是略微有拓展。

康熙有巩固守成之功,使祖地更加扎实,但无甚拓地之实,亦无推动社会变革前进之绩,想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并列,只是徒惹人笑。相比之下,形象不讨喜的雍正,既有平定叛乱之功,又完成了大规模改土归流、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两项大改革,历史功绩反在其父之上。

刘备所占据之朝鲜、日本中西部、吕宋、夷州,还有正在抓紧同化之越人聚居地建安、临海,多为气候温暖湿润,方便农耕之地。

除了远在海外,流官、封君并行,各方面条件类似于中原。

后继者可以比较容易地掌控海东,即便国力衰退暂且失去,也能凭借中原的巨大体量,加以追回,最终化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之开拓海东激发了大汉子民冒险精神,提前开启航海时代,对华夏之贡献,更是开创性、格局性的

东汉末年距离百家争鸣之春秋时期接近,学术上远比宋明更富有多样性,士人百姓也更有开拓精神,也更能理解其中意义,故邴原这种清正守礼仪之士,亦兼学儒法杂家之术,不反对鲁肃、刘晔的吹捧。主君刘备能够留取得更大功绩、立下更大名声,亦能使追随的谋臣将帅名声更响亮,封户更多,邴原只觉得原本水波不兴的内心,忽然无比亢奋。

刘晔锐气十足:“江东、徐州、青州,加上海东,主公已得4、5州之地,实际占天下四分之一!

论土地,幅员万里,譬如秦朝、高祖之时。

论户口,群雄并起之后,河北、中原、关西人口大为减少,主公辖下户籍人口亦已超过600万,带甲之士超过十五万。

论形势,与袁绍、袁术、曹操相斗,从不落下风…

此等情况下,人心已经初定,称公正当其时。

虑天下间能与主公相匹敌者,唯有占据冀、并、兖三州之袁绍。

只要战胜袁绍,天下不足虑!”

邴原:“周文王得天下三分之二犹事殷,袁绍五世三公,岂易讨伐?

你可曾想过,若称公,袁绍振臂一呼,对安东形成包围网,如何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