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681章 一老妪倒于地

汉起 第681章 一老妪倒于地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681章 一老妪倒于地

公孙瓒收到刘备转来皇帝东逃的密报,半响不语,而后大笑,笑得眼泪洒满衣襟

其子公孙续问:“父亲何故如此似喜实悲?”

公孙瓒:“昔日玄德劝告我,万万不可杀刘虞。

若杀之,必为袁绍所利。

囚上几年,借其威望统合幽州。待时机成熟,再送回徐州,亦或是送到海东岛屿。

卢师亦劝我不可杀刘虞。

当时我浑了头脑,怨恨刘虞和好鲜卑,记恨刘虞攻打我,嫉妒皇帝授予刘虞持节都督幽、并、冀、青、兖、豫六州之权位,怀疑玄德要借助刘虞图谋我

故而杀之!

万万没想到这才一两年间,天子败于弘农曹阳,仓惶逃窜,公卿、两千石死伤无数。

皇帝尚且自顾不暇,刘虞虽拥皇命又有何可惧?

我后悔啊!”

“父亲请宽心”

公孙续泛起无边的苦涩,心浮起一个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若不杀刘虞,刘和自然不敢妄动,必不能为袁绍所用;鲜卑、乌桓,阎柔之辈,也无法以刘虞为借口,不分胡汉集合起来。

时间,就将在公孙瓒的一方,对鲜于辅等将,只要徐徐消弱,若不服,分个击破即可!

“俱往矣…”

公孙瓒擦干眼泪,目视南方:“玄德击破袁谭于青州,袁绍南下未还。

二袁与玄德未必没有图迎立天子之谋。

我这当师兄的,可不能失掉天赐良机,徒使人笑!

传令,杀羊牛,饷士卒,明早出征!”

……

皇帝派人送来书信,要求刘备进司隶勤皇。

刘备想起一流传甚广之故事:“

一老妪倒于地,路人或目露关切,或熟视无睹,或绕道而行。

唯一五好青年,将之扶起,呼车送医,留200文离去。

未想老妪携其子,状告青年推她倒地骨折。

县刑曹认为青年若非撞倒老妪,岂会留200文而去?遂以常理推定,判青年担四成责任,付药费4万5文。

此时事震惊全国。青年是否碰撞老妪,几乎见证,难以定论,然判决却引发议论纷纷,“常理”为众人所声讨。

由是,再无人扶倒地之老妪老翁。”

众人瞠目结舌

邴原好半响道:“这老妪母子太过恶劣,这刑曹吏太过愚蠢!

幸而天下无此人,无此吏。

否则以一人、一案令世人不再尊老敬道德,必遗臭万年!”

荀攸思考一会:“兄长是想说大汉王朝就好比这生病的老妪,日薄西山,扶之或可得名声,更或被讹诈?”

刘备:“有此意。”

邴原:“……”

荀攸:“……”

鲁肃顿感觉振奋:“后汉以来,梁氏、窦氏、曹宋、董氏相继以外戚之亲秉持朝政。

梁氏一门,九人封侯、三位皇后、六位贵人、两位大将军,女人拥有食邑称君七人,娶公主的驸马三人。其余担任卿、将、尹、校尉五十余人,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跋扈将军梁冀,立三帝,毒一帝。名为上公,实如皇帝。

而孝桓帝联合宦官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厕所密谋,一朝举事,梁氏灭族矣。

窦氏承窦融之余荫、窦宪刻燕然山铭、窦固征西域之功、两任皇后之亲,窦武与陈蕃并称三君外联世家,有窦太后内掌宫廷,有立灵帝之功劳,兄弟父子,一门三侯。

然而孝灵帝一朝为曹节、王甫所蒙蔽,出动禁军攻打,窦武逃入北军,举兵抗拒,牵连宗族,并伏诛戮,唯孙窦辅得偷生。更引起天下党锢,十余年方得解。

曹节有援立灵帝之功,曹鼎为尚书令、曹嵩大司农,与宋氏相约为亲戚。执金吾宋酆女为灵帝皇后,妹为渤海王妃,渤海王即孝桓帝亲弟、孝灵帝之堂叔。曹宋两家权倾朝野。

一旦王甫发难,太尉段熲相助之,渤海王被诛、宋皇后废死、宋酆、宋奇并诛,曹氏只能断臂求存,曹嵩贿赂皇帝以亿计,曹操亦只能弃官归乡。

何进、何皇后兄妹,出生屠户,根基浅薄,借助张让赵忠之力得幸。何皇后生子辨,立为皇后,何进讨伐黄巾之功为大将军。

及孝灵帝崩,二袁作乱图诛宦官,张让赵忠反击,何氏秉政不到一年即死于内乱。

主公自问家世、根基可堪比梁、窦、曹宋?

何进兄妹并死之速,殷鉴不远!”

刘备越听越害怕,握住酒杯的手几乎要发抖。

他只是落魄豪族子弟,凭借穿越的历史知识,显得自身才干只超拔,除此之外,凭什么与梁、窦、曹宋相比?凭什么不会落到何家兄妹下场?

说起宋、何,不由想起宋皇后宋佳、何进三妹美丽身姿,相比坟上长草的何皇后,沦为刘备禁脔,也算二女最好归宿。

刘备:“卿之言,实肺腑之言,况且我本高祖子孙,与皇帝之间,就连外戚这个纽带也无。若以丞相或大将军秉政,亦难出前人之桎梏。”

刘晔道:“主公之言极是!

董卓自命外戚,废史侯、立董侯,为董侯、王允所诛;王允扶持天子,为董卓余部所诛。皆身首异处,亲朋被戮。

李傕、郭汜挟持天子,亦众叛亲离,为皇帝大臣记恨。董承、杨奉扶持天子,败于曹阳,死伤万人。

此皆外臣挟天子不利之证,望主公详思之。”

邴原:“若能扶举天子,则人心思归,青、徐、扬、海东必能安稳,兖州亦不难取。

君侯嫡长子已十余岁,出牧一县。只需稳扎稳打,十年之后诸子皆可镇守一方。

再花十年,必定能战胜二袁,曹操,安定天下。

而后或辅佐当今、或取而代之,皆能成功。”

荀攸道:“根矩所言甚是。

若不奉迎天子,恐怕他人占先。

安东军地域辽阔,山海相隔,若有一二太守为人挑动,举兵叛乱,则袁绍、袁术、曹操皆有可能出兵,安东军或许会陷入四面皆敌之境地。”

鲁肃:“非也,只要能在战争中取得一两次大胜,必定得天下英雄和百姓所归。

而后可称公道孤,拣选官员,大封有功之臣,根基就能扎实,天下不足定!”

荀攸:“战事有利钝,为虑胜先虑败。

万一战败,极易土崩瓦解。秦二世而亡,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就是教训。”

鲁肃:“若势力不强,自可借皇帝名分,挟天子以令不臣。

如今主公势力已首屈一指,还要小皇帝做甚?

给自己添乱,还是召集一些心怀鬼胎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