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394章 刘备的妥协

汉起 第394章 刘备的妥协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394章 刘备的妥协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幽州、广阳、蓟县

公孙瓒略微行礼,向书案后的刘虞说:“若此时不战,则数年之后,文恬武嬉,贪生怕死,朝堂无善战之将,军队无精锐之士,国家无可用之兵,汉人无勇猛无畏之气节!”

刘虞:“你说得,本官不是不是知道,本官也并不反对继续动用武力。自黄巾以来,国家耗费数十亿,为几名将官之军功,士卒苦于战事,逃亡不断;百姓苦于税赋,卖田卖地,赊账欠债。

本官离开雒阳之前,皇帝陛下,当着大将军、三公面前,对我谆谆教诲,说能剿则剿,能抚则抚,务必尽快平定叛乱、安定乌桓,裁撤士卒,减少开支,与民修养。陛下的嘱托如在昨日,大将军、三公的交代如在耳边,本官岂能不遵照执行?公孙都尉难道想违背皇帝的旨意,还是违背大将军、三公定下的国策?”

几句话说出,几个大帽子一扣,把能言善辩的公孙瓒说的哑口无言。

公孙瓒想了好一会,才接下来再说。

可一旁的王柔、王泽、张逸、臧洪、董旻、徐荣都站出来驳斥,把公孙瓒弄得烦不胜烦,此时刘虞则老神在在,悠然有余力。

刘备擦了擦汗,见公孙瓒面沉如水、面色难看,就知道难以应对,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作罢。

此时的刘虞,给刘备的压力是巨大的,和十年前曾经那个曾经的幽州刺史完全不一样,那时候他时而温文儒雅,时而锐气四射,在处理某些事情上,显得不那么老练,缺乏足够的信心。此时的刘虞,也和黄巾之乱时的刘虞完全不同,那时候他并不熟悉军务,不时显得手忙脚乱,当时刘备、公孙瓒则锋芒四露。

如今的刘虞,面色沉稳,仿佛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不时露出自信的笑容,始终如一的温和态度,让人觉得如沐春风。眼神看起来不那么锐利,却仿佛有看透人内心的穿透力和智慧。说话简短而有威严,刚强不失圆滑,军务政务皆安排的井井有条。

简而言之,是一位成熟稳重、极具魅力、富有智慧的封疆大吏,是一位圆转自如的经学大家。

刘备向左右看过去,张逸、徐荣、臧洪、祖茂等都是老熟人,可都帮刘虞说话;鲜于中优、鲜于辅也见过几次,但没有一个人上来套近乎;王柔、王泽、刘庆是老对头,落井下石不要太愉快。

抓住公孙瓒、刘备缺乏粮食、财货的卵蛋,刘虞的语气并不显得咄咄逼人,但有些要求,依然让公孙瓒连坐下来交流的想法都欠缺——刘虞要求指挥权归他。

别说公孙瓒不同意,就是刘备也不可能同意!

不论是公孙瓒还是刘备,都认为刘虞缺乏直接指挥战斗大兵团作战的军事素养和经验,在面对危机或突发情况时,难以做出迅速有效的决断,其过分宽仁和善的性格也会导致诸部将领、士卒在战斗中缺乏坚决执行命令的动力。

第一次见面,或者说谈判,不欢而散。

没达到目的刘虞并不气馁,反倒是轻声安慰,派人将公孙瓒、刘备好生招待。

一名长相与刘虞有五六分相似的青年,全权负责接待事宜。

刘备跟青年略微聊了一会,几乎要震惊了,这个负责人竟然是刘虞之子刘和!

刘和二十出头,比刘备略小,长相帅气、风度翩翩、学识丰富、思维敏捷、谦虚下士,现在还亲自率领骑兵步兵,与士卒同甘共苦,与将领们相处融洽。即使是最苛刻的人,也挑不出他在礼仪学识、为人处事方面的毛病。

刘和亦暗自观察刘备,如果说公孙瓒是一把出鞘的刚强利剑,那刘备就是允文允武、富有手段的大丈夫。刘和之前对刘备的所作所为有些了解,却时常看不明白一些做法的深远影响和目的。

刘和:“为何刘都尉、公孙都尉都不同意我父领兵呢?”

刘备:“方伯大人能够齐众人之力,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善于将数万人作战,比如高祖皇帝善于将将,但不善于将兵。”

刘和:“父亲大人作为清河相参加过平定黄巾之乱,作为幽州刺史平定了上谷、代郡乌桓动乱,怎能说不善于将兵?”

刘备:“据我说知,黄巾之乱时候,刘刺史身为清河相,最多直接指挥过不到万人军队;平定代郡、上谷乌桓更多通过安抚、贸易等政治经济手段。

尤其是己方和叛军都有大量的骑兵,骑兵的快速移动、穿插、震撼的冲击力,会使得战斗节奏更快、战况更惨烈,一个决策失误,就可能造成许多士卒战死,甚至满盘皆输,绝不适合新人刷功绩、经验。我们也舍不得精锐白白送死!”

刘和喃喃自语:“原来是这样,父亲之前让我多与将官、士卒接触,多练习骑术,原来是有所考虑。”许是父亲年龄大了,不比光武皇帝当时那么年轻,所以才让我替他将兵啊。

刘备:“你说什么?”

刘和:“没什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会尽量劝父不亲自指挥战役,告辞。”

望着刘和渐渐远去的背影,刘备有些迟疑,刘和的领悟能力相当出色,真不知道指出刘虞的弱点是好事,还是坏事。

团结并非没有斗争,一味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一味以斗争求团结,则七拱八翘。妥协 斗争出来的团结,才是可以延续的团结。

第二天的见面,刘虞再也不提亲自指挥战斗,只是提出两个要求,其一公孙瓒、刘备听从大方向上的指挥,指哪打哪,具体战斗自行决定;其二,当前钱粮紧张,公孙瓒、刘备有兵近2万,刘虞手下也有兵近万,前者必须裁减士卒到一万三千以下,其余上谷、广阳、代郡乌桓、郡兵则由刘和直接指挥,总共凑够2万。

公孙瓒、刘备的前敌二人组,变成了公孙瓒、刘备、刘和三人组,刘虞坐镇广阳蓟县总体把控局势、筹集粮草军饷。

中平三年,秋,七月

经过数次艰苦卓绝的战争,张举、张纯主力被撵出了渔阳郡、右北平郡,主力向东退却到辽西郡肥如县、临榆等县,北靠卢龙塞、连接鲜卑,东接辽西郡和辽东属国乌桓,丘力居部乌桓主力亦回到辽西郡。

官军前锋公孙瓒重新回到了公孙氏老家、辽西令支县,之前,令支城已经被围困数月之久,刘备、刘和则推进到右北平郡治土垠。

双方隔栾水对峙。

皇帝经过与四府讨论,下诏令刘虞、公孙瓒、刘备拣择士卒,做好发大兵、打打仗的准备,择机与幽州叛军决战,务必在河流冰封之前,迅速平定幽州叛乱,避免叛军骑兵大规模蹂躏河北。

决战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