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第393章 阋墙师兄弟

汉起 第393章 阋墙师兄弟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第393章 阋墙师兄弟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幽州、广阳郡,蓟县

张逸:“方伯,大喜事,渔阳公沙府君派人来了!”

刘虞:“来者何人?”

张逸:“渔阳大族鲜于氏的子弟,一起来还有上千士卒和百车辎重。”

刘虞抚掌大笑:“好!好!好!公沙府君之心,我已经知之,快请。”

渔阳太守公沙孚的使者主要有两人,渔阳大族鲜于仲优、鲜于辅从兄弟,鲜于氏连田万亩、童仆千人,是略逊于张举、张纯世家大族。

“拜见方伯!公沙府君让我等来献上表章,提供粮草、饷钱,听从方伯调遣。”

鲜于仲优三十几岁,身着儒服,留着长长的胡须,善于经学、,颇有诗歌才华,口若悬河,应对流畅,举止得体,在人皆以骑马射箭为能的幽州,可谓一股清流。

刘虞一见为之心喜,大大夸奖几句,与之聊着幽州形势。

刘和想起父亲最近的教导,更加关注一旁靠后、身穿盔甲鲜于辅,与之攀谈闲聊。

与瘦削、从容的从兄鲜于仲优不同,鲜于辅是个三十岁左右健壮、武勇的汉子,显得拘谨,呐呐不言。一张国字脸,留着浓密的短须,胡须如同铁一般硬直,双腿略微外弯,一望可知必是常年骑马的好手。得知刘和的身份,鲜于辅立即变得热情,结结巴巴说起幽州的风土人情,平日走马斗鸡、慷慨悲歌、勾栏风流的事来,对刘和所讲的京师风月,亦是无比羡慕、钦佩。

刘虞当晚举行宴会,将属下王柔、董旻、徐荣、王泽、祖茂、格乾、祁济、祁宏等诸人一一引荐,并难得遵循属下喝酒,谁要敬酒,刘虞皆来者不拒,一时间宾主尽欢。

与鲜于辅的热情不同,坐在张逸旁边的鲜于中优略显得沉闷,用审慎的目光大量的张逸,与之轻酌慢饮:“张叔父可知,我的母亲是郦炎的姑姑。”

“没想到我们还有些渊源。”

张逸愣了楞,不知道该叫贤侄还是师弟。

张逸不到40岁,是北海高密人。少有神童之名,年十三为县小吏,不久去职,师事同乡巨儒郑玄。郑玄、卢植都是马融徒弟,从这个角度讲,张逸与鲜于中优、鲜于辅、公孙瓒、刘备都是隔房师兄弟。

可是,后来郑玄将妹妹嫁给张逸为妻,这下辈分就乱套了。

张逸:“我俩岁数差别不大,还是名字相称吧。”

鲜于中优心里长叹一口气,知道张逸心怀警惕:“怪不得公孙瓒、刘备不是刘刺史对手,有张君在此,二人和卢尚书之虚实,尽数被刘刺史知之,焉能不败。”

张逸拜师郑玄,因而被禁锢十余年。开党锢之后,朝堂征辟有德行、名生或特长之士入朝为官,郑玄、张逸等在列。郑玄志在学问,不愿意做官,同时大力推荐张逸,张逸因此扬名雒阳。后来在袁隗、卢植等人关照下,二、三年时间就做到尚书左丞。这次刘虞北上为幽川刺史,征辟张逸做从事,颇为信重。

张逸:“都是为国家效力,刘方伯名扬河北,我如何不能为之效力?况且为刘方伯效力,也是征的卢尚书同意的,尚书左丞的位置,由卢尚书首徒郦炎代替。”

鲜于中优称刘虞为朝堂承认的‘刺史’,张逸称刘虞为‘方伯’,表明了前者对刘虞的谨慎和保持距离,也表面了后者对刘虞的期待和尊重。

鲜于中优:“我只是奇怪张君放着雒阳大好前程不顾,却要来边地受风寒。”

张逸:“刘方伯两千石,属官们当然也水涨船高,从事比千石、六百石、佐吏二、三百石是有的。鄙人的俸禄从四百石增加为六百石,是升官,步入中级官员,没有不来的理由。”

如果刘备在此,一定为张逸拙劣的理由嗤之以鼻。实际上,东汉的尚书台相当于国务院办公厅,极为紧要。例如卢植曾经外放九江、庐江太守,持节北中郎将等重要职务,入朝不过轮流担任各曹尚书。

各曹尚书秩六百石,相当于办公厅部门主官、兼副秘书长。张逸担任的尚书左丞秩四百石,相当于办公厅办公室主官、兼副副秘书长,主管吏民奏章、报告以及厩马兵丁等各项事宜,权力大、责任大、亲近皇帝。尚书右丞则主要分管财政钱粮等事宜。

一般而言,越靠近领导或要害部门,越容易升迁,张逸只要能沉下心,兢兢业业干个几年,外放两千石的郡守国相机会是很大的。然而,张逸却拒绝了似锦的大好前程,北上到危险的幽州,不能不说心有所思。

看到鲜于中优也怀疑自己的动机,张逸急忙进一步解释,端起酒杯猛饮一口,故作长叹:“我不是不知道在雒阳前途似锦,只是尚书台工作繁重,我年纪渐大,不堪案牍之劳形,更何况今宦官掌权,尚书台难以持正做事情,经常有宦官、权贵请托。

我张逸自名刚正清流,受不了朝堂污浊的政治环境,可年近四十,家无积蓄,又舍不得一份俸禄,所以就跟过来了。”

“。。。”鲜于中异常无语,优压低声音,“可君也不能把幽州虚实,公孙瓒、刘备虚实,尽数卖给刘刺史吧。”

张逸:“在其位,不能不谋其政,不能不为上官谋。况且公孙瓒、刘备在幽州两三年平定不了张举、张纯、乌桓叛乱,刘方伯到幽州不足三月,乌桓校尉重建,代郡、上谷乌桓之乱平定,广阳、涿郡、渔阳三郡府君支持。3月之功,超过公孙瓒、刘备3年之功,我一个外乡人都为公孙瓒、刘备脸红,你身为幽州人,支持谁?”

在世家豪族中的威望、代表朝堂、代表刘氏皇族,这三点是刘虞之利器、光环,年轻的公孙瓒、刘备所不具备的。可鲜于中优又何尝不怀疑刘虞对乌桓鲜卑的和缓政策,会给未来埋下了隐忧。

第二日,鲜于辅赠送刘和一匹好马、一幅弓箭,刘和回赠了京师来的铠甲、刀剑、漆器,两人惺惺相惜。

刘虞之前得上谷、代郡之骑兵,如今又得渔阳公沙太守之认可,加上涿郡太守羊耽、广阳太守等人一一派人支持,就得到了半个幽州的支持。这些郡守,有了刘虞支持,都敢不给公孙瓒、刘备军费,卡住了两人的命根子。

中平元年,夏,缺衣少粮、士卒不稳的公孙瓒、刘备,不得不亲赴广阳,向刘虞争取军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