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起 > 神将皇甫嵩中—无中生有的长社之战

汉起 神将皇甫嵩中—无中生有的长社之战

作者:赤血萌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1:16:59

神将皇甫嵩中—无中生有的长社之战

俊前与贼波才战,战败,嵩因进保长社。波才引大众围城,嵩兵少,军中皆恐,乃召军吏谓曰:“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其夕遂大风,嵩乃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因鼓而奔其阵,贼惊乱奔走。会帝遣骑都尉曹操将兵适至,嵩、操与硃俊合兵更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封嵩都乡侯。嵩、俊乘胜进讨汝南、陈国黄巾,追波才于阳翟,击彭脱于西华,并破之。余贼降散,三郡悉平。

——《后汉书皇甫嵩朱俊列传》

皇甫嵩、朱俊合将四万余人共讨颍川,嵩、俊各统一军。俊与贼波才战,败;嵩进保长社。波才围皇甫嵩于长社。嵩兵少,军中皆恐。贼依草结营,会大风,嵩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纵火大呼,城上举燎应之,嵩从城中鼓噪而出,奔击贼陈,贼惊,乱走。会骑都尉沛国曹操将兵适至,五月,嵩、操与朱俊合军,更与贼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封嵩都乡侯。

——《资治通鉴》

一、皇甫嵩、朱俊进兵路线

《资治通鉴》:“夏、四月”“皇甫嵩、朱俊合将四万余人共讨颍川,嵩、俊各统一军。俊与贼波才战,败;嵩进保长社”

从洛阳到颍川,有两条路:

其一经过洛阳南面的轘辕关、大谷关之类小路,过登封,向东南方向直驱颍川郡治阳翟(禹州),约250里。

第二从向东经过虎牢关,经郑州,转而南下新郑,进入颍川长社(长葛),约350里。

第一条路,近100里,但轘辕关、大谷关一段路狭窄难行,不适合大部队运动。如果皇甫嵩、朱俊一同走这条路,兵力不容易展开,容易被黄巾拒险塞住,而且到达时间会相差比较大,可能性不大。

第二条路宽,但远100里。

汉代坐北朝南,皇甫嵩是左中郎将,走东方的第二条路,朱俊是右中郎将走南方的第一条路可能性大些。

朱俊率先与波长接战,应该是走的轘辕关,路程短。

皇甫嵩因进保长社,波才引大众围城。说明一开始波才没有围长社,那他围的哪里呢?赤血认为,围的是阳翟,朱俊和颍川文太守被打败了,被围在郡治阳翟。皇甫嵩乘虚而入,“进“保长社。

从长社颍川之战后来看,皇甫嵩、朱俊紧接着合力平定颍川、汝南、陈国三郡。之后,朱俊南下荆州南阳,皇甫嵩东击兖州东郡等地。

可见两军的行动路线是事前安排好的:首先分进合击,合力消灭洛阳东南方向的黄巾。之后将黄河以南的黄巾分切割为南、北两块,分别消灭。最后,北上合击冀州张角兄弟。先打弱的,后打强的。

二、“无中生有”“四面具合”——真实的长社之战,远不止一把火

皇甫嵩说:“兵有奇变,不在众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

后世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以三国演义为首,往往夸大火攻的作用,往往认为黄巾犯下了扎营在草木茂盛之地是战役的胜负手。

但火攻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个,真正决定胜负的是皇甫嵩在长社之战中的一连串策略,轻易的将人数倍、颇有战斗力黄巾牵着鼻子走,显露出的极致的军事指挥艺术。恐怕孙武、吴起、韩信在世,也不过皇甫嵩这般。

我们来演绎一下战局。

(1)战役初期,“波才引大众围城,嵩兵少,军中皆恐”。我方兵少怎么办?敌方才打了胜仗士气高昂怎么办?征发城中壮丁和豪族家丁,坚守不出。皇甫嵩“以逸待劳”,以郡兵、壮丁代替精锐守城,既训练了郡兵、壮丁,又疲劳和麻痹波才和黄巾,给波才官军很弱小的感觉,可谓孙子所说“能而示之不能”“强而避之”“佚而劳之”。

(2)战役准备,“嵩约敕军士皆束苣乘城,使锐士间出围外”。皇甫嵩“暗度陈仓”,派遣少量部队,潜出城外,一部分摸到黄巾营寨中顺风放火,制造混乱;一部分摸到黄巾围城连营之外,“四面具合”举火高呼,以“无中生有”的方式,给黄巾军制造被大军包围假象,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可谓孙子所说“善攻者动于九地之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从官军想不到的外围杀出来。

(3)战役**。“嵩因鼓而奔其阵”。皇甫嵩亲自登城擂鼓,令城上将士举火为号,告诉官军“大家看,援军来了,已经包围了黄巾,大家快奋勇出击啊,去晚了功劳被援军抢走了。”

使得官军士气大振,内外交攻做出全面包围波长的姿态,迫使一部分战斗力较弱、士气较低的黄巾逃窜。通过步骑配合,派遣重兵突破分割黄巾精锐。从而为分别歼灭创造条件。

(5)战役的尾声,“贼惊,乱走”。皇甫嵩“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引导溃军向西面阳翟逃窜,将慌不择路的黄巾撵到水中、撵到与朱俊对战的地步,导致无数黄巾相互踩踏而死、溺水淹死,无数黄巾互相杀伐而死,无数黄巾失去了组织,致使朱俊部获得“以逸待劳”的机会。

(6)战役的后续。“会骑都尉沛国曹操将兵适至,五月,嵩、操与朱俊合军,更与贼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封嵩都乡侯。”

长社之战后,曹操并未马上到达。

皇甫嵩、曹操、朱俊并不是马上与黄巾大战(小战肯定有),而是从“四月”等到“五月”“嵩、操与朱俊合军,更与贼战,大破之,斩首数万级”。

三、战役的总结

兵法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皇甫嵩以2万人,面对数倍于自身的黄巾军围攻,却派遣奇兵“暗度陈仓”,出现在黄巾营寨外围和营寨中,营造混乱,让黄巾军以为更多的官军将自身包围,制造“四面具合”的假象。这种以少打多的做法,在军事史上可谓及其罕见。当然能这样做,也源于黄巾军数量众多,但组织混乱,官军人数小,但精锐,以整击乱。

皇甫嵩的高明在于他利用黑夜制造的大军合围假象,不仅骗了黄巾,也骗了长社城中的自己人,使得黄巾士气大跌,官军士气大振,四面具合,内外交攻才是战役的胜负手。

在一次战役中,皇甫嵩运用了“三十六计”中的5计:“以逸待劳”“暗度陈仓”“无中生有”“趁火打劫”“浑水摸鱼”。他坚韧的意志,高超灵活的战术素养,在长社之战中得到集中体现,远远超过同行的朱俊。

关于长社之战后皇甫嵩的能力,试着结合三国游戏来表示一下。

武将:皇甫嵩,字义真,

性别:男年龄:52。

统帅:90 15 6,

武力:66,

智力:76,

政治:72,

魅力:80 30,

名望:8000。

称号:神将,名士,故北地太守,威震西北。

职务:左中郎将(名望 1000,魅力 10,统帅 6)

特技:农业二级,从事农业时政治 10;商业二级,从事商业活动时候政治 10。算筹三级,从事运算相关工作时政治 9;辩才二级,交涉时容易成功。

称号:神将,名望 10000,魅力 20,统帅 15,能让将士跟随,让敌人发抖。名士三级,非常重视名声和道德,善于交接官员、士人和纠集乡中少年,名望 1500。故北地太守,名望 1000,魅力 5。威震西北,名望 2000,魅力 10,在帝国西北、羌地、匈奴地享有广泛的声誉,在西北或对西羌、匈奴作战时,统帅 6。

兵种:步兵五级,骑兵三级,弓弩四级。

特殊兵种:雍凉弓骑兵三级,雍凉骑兵三级,羌骑兵三级,匈奴骑兵三级,羌兵四级,匈奴兵四级。

评价:威震雍凉、匈奴、羌人的大汉军神,作战和统帅经历十分丰富、指挥能力十分杰出;出众的弓兵、骑兵和弓骑兵将领,善于组织和指挥羌人、匈奴部队,善于对抗羌人、匈奴骑兵和步兵;重视信义和感情。擎天巨柱,当世第一名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