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七百五十五章灭其国!亡其族!绝其苗裔!

第七百五十五章灭其国!亡其族!绝其苗裔!

朱慈烺也没有想到劝内阁发行国债不成功,自己先发了国债。

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农业部认为连续两年未阵农业税,前两年农业税也不高,所以百姓手里应该有不少余粮。

特别是一些地主家,远距离的粮食贸易现在被皇明粮号,他们只能在就近的乡镇县城开一家小粮行。

加上口碑没有皇明粮号好,粮食质量和价格也没有优势,所以这些人粮食大多滞销。

不少地主家粮库里的粮食都沉积两三年没有卖出去。

好不容易等来一次旱灾,结果朝廷还限制了粮价上限,不仅不涨价,听说还从外国高价买粮食回来低价卖!

这次都二两银子一斤的借粮了,全国粮价依旧维持一两。

这些人丝毫看不到粮价上涨的希望,只要陛下高价借粮,肯定会有不少地主心动和百姓心动。

朱慈烺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既然能从外国高价买粮,为啥不能从自己百姓手里买,这个钱外国人赚得,大明百姓就赚不得么?

正好再次施行粮票制度,虽然说不上杜绝了,但是堵住了百姓大规模从皇明粮号买粮食再倒卖给皇明粮号牟利的途径。

就算有少量,那也无关大局。

因为大明前两年实行过官府发放粮票,所以这次再次实行粮票并没有想象中的手忙脚乱。

百姓以前知道只有当官的能领到这种粮票换粮食,现在没想到他们也能领了。就是以前当官的领的粮票买粮食不用掏钱了,现在的粮票竟然还要掏钱再买粮食。

除了粮票之外,大明这次也增发了纸币,这次小规模的倒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有一部分百姓家里有存粮,但是有这样的机会挣钱,还是会有人偷偷干。

每人每月十二岁以下二十斤,十二岁以上三十斤,重体力劳动者四十五斤,一个五口之家一个月就是半石的粮票。

要是家里有粮食,完全可以从皇明粮号把粮食买回来,然后再卖给皇明粮号这样一个月就能倒腾一两银子。

如果有一两千万户这么搞,朱慈烺一个月就要贴补出去一两千万两银子。

全部禁绝危害更大,因为粮食绝收,百姓收入途径本来就不多,这个朱慈烺全当是给百姓发补助了。

要不赈灾结束大明经济也崩溃了,朱慈烺可不想辛辛苦苦几年一朝又要从头来。

当然能挣这个钱的代表家里还有粮食,那些真正遭遇灾害的,确实指望着粮食救命,他们自然不会倒卖粮票。

所以朱慈烺还要推动以工代赈工程和移民工程加速!

以工代赈就不用说了,修桥修路,修河打井,趁着干旱修理水渠,还有三纵三横路网计划,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当然也需要大量的钱!这也就是朱慈烺增发纸币的原因,比起货币贬值风险,还是百姓保民更重要。

所以中原百姓在灾害来临的时候,不仅没有停下劳动等死,反而干的热火朝天,朝廷提高了工资待遇,粮食不涨价。

到处都要人,朝廷各种工程刺激了各个相关行业的效益飞升,有钱的百姓又涌入城镇消费。

比起他们在家里种地,这种做工更加让经济活跃。

从甘肃到陕西再到山西再到北直隶,朱慈烺启动了二北防护林计划,因为大明时期东北的树林还没有被破坏所以不需要种。

甘肃和陕西的百姓就近去北方挖坑种树!

说是种树,其实就是去修渠修路,这么干旱的天气,哪有什么水种树,再说也不是种树的季节。

就是把黄土高原和甘肃地区那些不适合居住地区的百姓迁移出来,今年先做准备,来年就在那住下种树!干个几年这里就是家了,谁还想着回去。

七月十日,李通低头拱手,宫内的宫女噤若寒蝉,贵喜看着被皇上砸掉的紫砂壶心疼,不是这个壶多值钱,是因为这个是陛下的最爱,造壶的大师已经死了。

这种孤品以后再也没有了!陛下是一个很谦和的人,即使怒极了杀你全家诛杀九族都是淡定说出,很少砸东西!这次看来是真的生气了!

朱慈烺咬牙半天:“给脸不要脸!朕给你机会了!你自找的!李通!军部准备好了么?”

李通拱手高声说道:“军部已经拟定计划,出动四个师又一个陆战旅的兵力,十五天结束所有战斗,控制莫氏和黎氏全境!”

朱慈烺猛然挥手:“那就打!灭其国!亡其族!绝其苗裔!那里的百姓朕一个都不要,全部都驱赶到郑氏、占城和阮氏那边去!”

李通愣了一下:“臣回去立刻整理垦殖公司确保一个月内恢复生产,年底前收割第一波粮食!”

朱慈烺冷然说道:“这些驱赶的百姓,不许携带任何东西,路上粮食限量供应,如果能交出一百石以上粮食者可以免被驱逐!其余的非汉族人统统赶走!”

李通目光深邃:“那要不要……”说这话做了一个切割的手势。

朱慈烺想了想还是摇摇头:“算了,大明军队不能做这种事,不能开此先例。”

七月十一日大明报纸头版头条:

‘七月十日,黎氏和莫氏上表,称国中人口损失巨大,田地荒芜,无力供养大明百姓,请大明百姓体恤。

七月十日帝震怒,对莫氏和黎氏宣战:灭其国!亡其族!绝其苗裔!’

大明上下仅有微弱的反对声音,百姓嗷嗷待哺,这个时候谁还敢讲仁义道德,不给大明供应粮食就是不道德!

敢同情异族者怕是会被百姓生撕碎。

消息传出后,高丽和倭六国加紧了筹集粮草的速度,平安道甚至出现抢夺百姓口粮导致百姓不堪忍受暴乱的事情发生。

不过被很快镇压下去,事后大明要求高丽要给百姓留下口粮和种粮。

南边的占城国为表诚意,国王号召全国百姓‘每人再开两亩田,养一个大明兄弟。’的活动。

为此国王和王后亲自做出表率,在王城开辟两亩稻田。并且为驻扎在这里的大明天军山地第一师承包了所有的粮食后勤,划出一百万亩良田任其开垦。

阮氏和郑氏粮食产量有限,纷纷出海捕鱼,打算以渔获晒鱼干抵粮食。

真腊国王城一日三惊,大明两个师的军队驻扎在侧,交出粮食才能活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