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十章 铁路构想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章 铁路构想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四十章 铁路构想

第四十章铁路构想

如果说,周梦臣仅仅是移民的话,他并不用这么大费周则,但是周梦臣却从这两处看出了机会。

想要说什么机会,就要谈谈大明的经济结构了。

江南不用说了,是整个大明最富裕的地方,但是谈江南富裕,就要谈江南为什么富裕,除却其他问题不谈,仅仅谈一个问题,那就是交通。

大运河与长江交汇,江南一带本身水网密集,甚至很多家庭就有自己的码头,通过一艘小船能够到达任何一个府县,这种密集到极点的交通,恐怕后世很长时间,在没有村村通公路之前,也是做不到的。

更不要说,考察大明经济就知道,大明经济发达的地方,就是两条线,一条是沿着长江的经济带,一条就是沿着运河的经济带。

这两条经济带,都是便利的交通带起来的。

而周梦臣在大同的时候,为什么一心想打通西山运河,那就是让大同水路能与运河连接,如此一来,大同也就与大明最大的市场连接起来了。

这也是大同后来发展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

否则从大同到北京的成本,就等于从北京到江南的成本了。

大同货物,无论在物美价廉。也不可能迅速占领市场。

而今周梦臣站在西北的角度思考。大明西北是最穷的地方,可以说穷得叮当响。除却晋商通过盐业,有一些富裕之外,其他地方根本没有有钱群体,而西北的经济崩溃,直接让大明难以维系下去了。

但是问题来了,西北真是一无是处吗?

未必,别的不知道,周梦臣对毛纺业下功夫之后就知道,天下最好的山羊绒就在兰州,简直是顶级的奢侈品,这还仅仅是一处,可见大西北并不是没有好东西的。

但是西北物资想从西北运出来,那简直要比印度的货物到江南好要费劲。因为运输问题,西北经济很难与大明正规经济体进行互动。甚至处于被吸血的状态。

本来就穷,又被江南繁华地带吸血,双方不平衡加剧,终于有一点“崩”得一声,分裂开来。西北民不聊生,江南莺歌燕舞。

所以周梦臣觉得不管是为了什么,连同西北与东南,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在周梦臣看来,其实西北是有潜力的,发展重工业的潜力,因为有大量的煤,能成为发展工业的动力,而且周梦臣也觉得,他此刻已经摆平了西北最大的商人团体,晋商,也与西北最大的学术派系,也就是关学。关系都不错,至于能不能将为了发展工业的根基放在西北,还要在看看。但是继续往西北投入,却不亏。

不管是将西北变成自己的基本盘,还是为了气学将来与东南心学对峙,寻找盟友,都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最好打通的交通线,是那一条,自然是黄河。

诚然,黄河河道泥沙沉积,成为地上悬河,航运价值一年比一年降低,能到洛阳的船只,也都是小船了,这远远不能与运河,。还有长江的通行能力相比。

不过,水运到底是比陆运方便太多了。

在周梦臣看来,只要能打通两处,就能让黄河河道直接向西北延伸,能不能到兰州,还不知道的。但是最少将河朔省都能通航了。

如此一来,西北的经济就会有极大的活性,甚至以黄河为路,再次开启西域,也不是不可能的。

至于如何打通这两处。

周梦臣想得很简单,那就是上铁路。

铁路在大同经过种种实验之后,即便上已经成功了。试验线已经有了。周梦臣一直想真正修建一条铁路,让所有人看见铁路的功效。

只是如果修建铁路,周梦臣需要考虑一下的问题。

第一个,成本要低。、

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了,朝廷根本承受不起,绝对没有这个钱的,周梦臣自然知道,从北京修一条战略铁路到青城,自然是极好的,但是太费钱。

这年头铁虽然生产价格降低了,但依旧是很贵,更不要说铁路,简直就是吃铁怪,周梦臣还没有计算铁路每公里价格,但是确定一点,那就是一定很贵。

成本要低,自然要求,周梦臣修建的铁路要短,绝对不能长了。

第二个就是效果要好。

周梦臣修铁路,可不是仅仅为了修一条铁路,而是为了修更多条铁路,甚至开启大明的大铁路时代,就一定要让人看见好处才行。

这个好处是什么?经济上的,政治上的都要有。

这就是一个矛盾了。

既有花钱少,有要好效果。这事情并不好办。

周梦臣看见黄河的时候,忽然觉得这其实是能两全其美的。

周梦臣将黄河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仅仅是对黄河河道运输的一种补充来看。潼关铁路,与壶口铁路,并不需要多长,只需让大量货物渡过这两处不能航行的地方就行了。

甚至周梦臣还准备了另外一个杀手锏,那就是集装箱。

当然了,周梦臣说的集装箱,并不是后世的集装箱。而是同一个规格,能在火车与黄河河运上搞联运的集装箱,具体规格,还要细细调查。

但是周梦臣设想已经够完美了。

从洛阳段,不用人力装运,而是用蒸汽机,将集装箱直接放在火车之上,然后火车通过潼关铁路,在一处港口然后放在船上,如此一路向西北,虽然多了几处装卸,但是成本上,并不会增加太多。

只是有些麻烦而已。

如此一来,从西北到东南的交通成本,会下降到一个让人满意的地步,而河朔省有了黄河的支撑,也成为了大明绝对不能放弃的国土。

原因无他,从黄河河道到宁夏,兰州,要远远胜过从西安走陆路到兰州,宁夏。如此一来,黄河河道就成为了大明西北的生命线。谁也不敢说放弃河朔省,一旦放弃河朔省,就等于让西北交通回到原来的水平。

如果说人们没有承受好便利,一直用古老的方式,也就算了。但是一旦尝过甜头之后,就定然不会放弃。

谁也不原因,再走陆路到宁夏兰州了。

如果效果好了,那么周梦臣在朝堂之上,就有了一个坚定支撑铁路的集团,沿着黄河两岸的士绅,这种关系到切实利益的时候,谁不会不支持铁路?

有了这个基本盘,周梦臣在朝廷上发动修建铁路的时候,也就有了底气。

很多优势局面,看上去是大势所趋,其实这种大势,都是从一开始一点点的积累起来的。

以上种种好处,周梦臣怎么可能不修铁路?

只是周梦臣也面临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铁路虽然不够长,但也是一个新鲜课题,不知道大同那边能不能承受这样的任务,第二就是攻城预算,而今他也不知道钱够不够,第三是,就时候工期问题。

周梦臣毕竟不是正经的陕西,山西,河南总督,他的总督仅仅是一个临时的官衔。在赈灾之后,就会去掉,周梦臣不可能在陕西待一年。

能待到什么时候?

周梦臣估计,大概在秋收之后,周梦臣就要回京了。因为到了秋收之后,陕西的状况应该已经恢复正常了,周梦臣这个临时的总督,也就没有必要了。

那么问题来了。而今是嘉靖三十五年正月,秋收是八月。八个月的工期,能不能将铁路修出来啊?

如果修不出来,接下来该怎么办?

周梦臣不在了,铁路还能继续修下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