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一章 百里潼关道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一章 百里潼关道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一章 百里潼关道

第二十一章百里潼关道

黄河变清,不是好事吗?

如果说,经过了几十年的植树造林,治理西北泥沙,最后让黄河一点点的变清了,这绝对是好事,而且是大好事。但是而今在一场大地震之后。出现这样的情况,却未必是好事了。

有很多种可能。

比如仅仅因为地震的原因,能让河水加速澄清。表现出这种黄河水清的表现。但是周梦臣更担心的是,是因为地震或者其实原因,让上游河水不能顺利流入下游,在黄河中下游水流之中,上游流下来的水急剧减少,而黄河洛阳段还是有一些支流了。

众所周知。

黄河之所以泥沙居多,是因为中上游黄土高原段携带了数量巨大的泥沙。而今这些泥沙不在了。下面水流自然要清了很多。

也就是说,黄河上游很可能因为地震出现了一处堰塞湖。

这如何不让周梦臣震惊非常。因为这就是一个定时炸弹。如果说堵塞河道土石不多,很快就被水流冲开了。自然是最好的结果。但是黄河下游却要突然承受一波洪峰的。黄河本来就是时常发大水,说不定又是一场大灾难。如果说,这土石很结实,黄河水冲不开,就是一个好结果吗?

结果只会更糟糕。

首先,黄河水越集越多,最后会倒灌黄河两岸,寻其他路径东出。大概率会重回故道之中,毕竟黄河中上游的河道还是比较稳固的。但是如此一来,对刚刚承受过地震的百姓,越是雪上加霜。

如果,黄河不回故道。这更了不得了。这一次改道的危害,恐怕要比下游黄河改道的危害都要大。

周梦臣一想到无数百姓淹没在洪水之中,就再也坐不住了。

立即询问当地老人,问黄河河水有没有明显的下降。回答说并没有。虽然低于往年水平,但是也没有差多少。

周梦臣这才松了一口气,虽然不知道上游出了什么事情。但还不至于到最坏的结果。

于是,周梦臣再不停歇,渡河之后,过洛阳而不入,直奔潼关。但是还没有到潼关,路已经不能走了。

潼关天下险。

千古潼关道,都是北边临河,南边临山的。山河之间,只有一条古老而屡次修缮过的官道。沟通关中与中原的重要的要道。

如今却已经不成样子。

这里已经距离主震区已经不远了。

其实在黄河北岸的时候,周梦臣已经看到很多地震的危害了,毕竟驿站,或者城墙上的大口子,城中那些倒塌的房屋,还有比往年多出不少发丧的人。

只是,周梦臣也明白,这里毕竟距离华山比较远。地震后遗症是比较小的。周梦臣只能传令当地知府要好好抚恤而已。

但是在这里,周梦臣才真正的看到地震之威,南边的高山似乎被巨人用手轻轻一拔,全部向北倒下来,无数山石滚落在官道之上,将官道给淹没了。甚至有不少山石滚落在黄河之中,被滚滚黄河给吞没了。

“大人。”戚继光说道:“我这就通知洛阳知府,立即征调民夫来疏通道路。”

周梦臣说道:“疏通道路是应该的,这里毕竟是入关中的要道,后续的物资大多要从这里进入关中。但是我不能在这里等,你知道而今关中百姓最需要的是什么?”

戚继光说道:“是什么?”

周梦臣从身后拿出王命旗牌,令身后两个将士打出去,说道:“是信心,是天恩,让他们知道,朝廷的救援已经到了。”

周梦臣翻身下马,将官靴给脱了,换了一双皮靴,说道:“你持我手令,给洛阳知府,让他不惜一切代价,疏通潼关道,我带人先去。”

戚继光说道:“我愿意为老师开路,老师在这里督促疏通道路。我先走。”

周梦臣说道:“不用,关中的事情,你代替不了我。如果不留人在这里,谁知道洛阳地方做成什么样子,你好歹是一个伯爵,洛阳知府不敢不给面子,关中不知道什么样子,这一条路就是生命线了。”

的确,这一段黄河是有名三门峡,黄河之中有三块大礁石,将黄河分为三股,号称三门,神,鬼,人,行船到此,堪称九死一生。后来也修缮过,最后还是剩下一根石柱,就是所谓的中流砥柱。固然是史上有名的景点。但却不知道要了多少人的性命。

所以,这一段河流一般情况下,都不通航的。想要进关中,走陆路而不是水路。

这陆路就是这潼关道了。

周梦臣知道事不宜迟,立即带着一半人手,下马步行。

虽然说,有大量乱石将道路给堵死了,自然不能骑马,但还不至于不能步行过去。只是即便如此也是相当危险的。

一来,如此大的地震之后,余震一直不断了。

当然了,这余震比起当初的大地震,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大地震对华山为中心的一带地质造成的影响非常之大,比如潼关道南边的山。此刻早就崩坏,要不然也没有这么多的山石砸下来。

甚至上面很多石头都摇摇欲坠,几乎再有一点点的地震,就可能继续砸下来。

至于他们脚下的石头,也不是多稳固的。他们只是暂时停留在潼关道的路基上,而潼关这一代,也都是黄土高原,潼关这里的地质,也多为黄土,这路面也松动了,说不定,走着走着,前面的道路就陷了下去。

这天地之威,任谁也没有办法。

周梦臣只能硬着头皮走,他只是相信,这种超级大地震之后,应该不会那么快有相同等级地震。而且潼关道也不是今日才有的,真要说起来,估计商周之交,甚至更走,这一条路就有了。不过后来历代朝廷加固而已。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风风雨雨,潼关古道绝对不是说毁就毁的。而且他也记得,后世河南与陕西交通,也多走这里。想来,他运气不会那么差。

潼关道并不长,只有百余里。在地图上,沿路还有一处驿站。但是驿站之处,只有一堆乱石。依稀有几块木头从石头下面露了出来。

周梦臣见状,只能沉默片刻。随即取消休息计划,让下面人边走边吃干粮。

因为他知道,这驿站的所有人,已经没有救了。

虽然周梦臣快马加鞭,一刻都没有停,但是从下面上报情况,到周梦臣走到这里,已经过去了十天。

十天,或许有人能在下面撑得过十天。但毕竟概率极小,而周梦臣更担心的潼关城是什么样子。因为这一带死伤最密集的地方,一定是潼关,与周围几个县城。

百里潼关道,周梦臣走了两日。

这已经是很快。虽然不能说没有路,并不是所有潼关道路都被乱石覆盖的。只是乱石将潼关道分成了好几段。中间路段走起来轻松。但是乱石覆盖的路段,却不好走。

周梦臣就差一点掉下去,他一脚踩空,将一块人头大小的石头踩落,虽然这一块石头砸在一块数吨重的大石头上,这块大石头晃晃悠悠的跌落河谷,好久之后,才响起沉闷的落水之声。

周梦臣身边好几个侍卫,几乎是舍命将周梦臣给拉住了。

而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周梦臣的待遇。前后有十几个人,踩落石头,跌落河谷之中。这里的落差很大,黄河水在这里也是相当湍急的,掉下人的人,几乎不可能有活路了。

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周梦臣才来到潼关城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