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章 奔赴灾区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章 奔赴灾区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章 奔赴灾区

第二十章奔赴灾区

周梦臣安排好戚继光,就立即去户部。

到户部两件事情,安排好一百万两银子的押运。这一百万两银子,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押运这么多钱去灾区。周梦臣也只能将戚继光的军队分为前后两队了,前队跟着周梦臣一起去灾区,后队押送赈灾银。在后面慢慢走。

另外一件事情,却是那些按了户部大印的公文了。

方钝自然不会难为周梦臣。三下五除二将事情给处理妥当了。随即说道:“飞熊,这一件事情是我推荐你的,也算是我对不住了,这是一个大火坑。只是,我想来想去吗,除却你,谁也不能将这一件事情妥妥当当的办下来。”

见方钝有几分惭愧,周梦臣爽朗的一笑,说道:“大丈夫自有舍我其谁的自信,方叔出于公心。我又怎么会怪方叔?”

方钝说道:“你这么说,我就好受多了。对了,你能给我说说,你到了灾区准备怎么办?”

周梦臣说道:“怎么办?借钱。”

方钝微微一愣,片刻之后,才说道:“是啊,还能怎么办?只能借钱了。只是你做事要存着几分小心,不要太过了,否则将来可就不好办了。”

方钝也觉得,周梦臣的借钱,大概是强行摊牌,勒索士绅之类的办法。大明士绅的潜势力到底有多强,看看朱纨是怎么死的就知道,虽然陕西这边地方比较穷,陕西士绅在朝廷的实力不强,但依然有王用宾这样,宁肯硬怼首辅,也不能得罪父老乡亲的人。周梦臣真与这些人结了死仇,将来可就不好办了。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毕竟他现在连一个完整方案都没有。只有一个思路而已。具体情况,还是要因地制宜的。同样,实在不行的话,周梦臣也未必不敢这么做。

虽然到时候是两败俱伤了。

周梦臣说道:“方叔,我自然该怎么办?对了,我刚刚听说兵部杨尚书的母亲-”

方钝叹息一声,说道:“对,不过,刚刚商议过,兵革不避,只给杨博假期二十天,让他回乡处理丧事。对了,杨博家在蒲州,老夫人大概-”

周梦臣刚刚没有想,但是而今一想,顿时明白了。

丁忧制度之中,有一条规定,就是兵革不避,也就是正在打仗的人不用丁忧,毕竟临阵换将地风险实在是太大了一点。杨博在河朔,很难说没有战事。也算是符合这一条。

估计,杨博的母亲就是死于地震之中。毕竟蒲州距离华县并不远。

这样周梦臣感受到人事无常之余,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地震的威力。毕竟,很多时候,死得多人了,也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而今具体一个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残酷。

杨博而今五十多了,杨家又是巨富,老夫人在家里用脚趾头想,就知道是何等的养尊处优,而今老夫人都不能幸免于难,蒲州死的人又有多少?而蒲州还不是地震的中心。

如此感伤的同时,周梦臣也放下心来,毕竟杨博坐镇河朔,也是让周梦臣放心的事情。

周梦臣说道:“杨尚书也不容易啊。”

方钝说道:“是不容易。而今河朔一大摊子事情,除却杨尚书,除非让你回去,否则朝廷上下也都不放心。但是,你以为不丁忧就是好事?将来这一件事情,随时能被人拿出来说的。所以当官最好父母双亡,祖宗死绝。”

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一句话。

毕竟丁忧这个制度太无语了一点,因为父母死了,就要耽搁三年,甚至有些人去丁忧之后,上面无人,根本就不可能起复,也就是一丁一辈子了。对于很多有抱负的人来说,父母没有死,都变成了隐忧了。操蛋到如此地步。

实在是让人无语。

方钝沉吟片刻,说道:“其实,你而今出去也好。明年是科举年,也是京察年。今年严嵩吃了徐阶大亏,严嵩一直想报报复,如果不是陛下不想太过折腾,而且出了你这档子事情,今年大家都不要想过一个好年了。但是到了明年,龙争虎斗啊,我们这些小鱼小虾,就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了。”

周梦臣一愣,他在京师却没有这种感觉。说道:“事情真到了这个地步了?严嵩的目标是谁?”

方钝说道:“这种事情我怎么知道,不过,我知道明年六部尚书,一定是要换几个的,说不定,等你回京,我就回岳阳老家的,等你什么时候回乡,来岳阳找我老头子喝几杯。”

周梦臣说道:“小侄谨记在心。不过方叔也不必担心,而今朝廷户部这个摊子,除却你,恐怕没有人愿意接。”

方钝一听,哈哈大笑,说道:“如此,真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伏了。”

的确,谁都知道户部的差事不好办,甚至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朝廷开支不够,收入不足,要支应的款项,是数都数不清楚。户部作为尚书,要开源节流,但是事情说得好听,根本不可能办下来。

也是方钝几乎一辈子的老户部,才能支应起这个摊子。辛苦之极,动则挨骂。才算是让朝廷磕磕碰碰地走下去了。

所以,高官们都知道户部多难熬。所以谋求户部尚书位置的人就少了,这也是方钝明显有外于严嵩,还能待下的原因之一,将方钝搞下去容易,再弄一个老黄牛就不容易了,虽然方钝这头老黄牛,老是甩脸色,撅蹄子,但是奈何能办事。

没有人对户部尚书有多大渴望,就没有人去争了,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方尚书就这样,四边不靠,居然能坐稳户部好几年。不能不说,是一个异数。

周梦臣见天色不早,就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周梦臣带着三千铁骑,与数十辆大臣的银两一起上路了。出了京师之后,周梦臣就将人马分为前后两队,前队两千人跟着周梦臣与戚继光一起,快马加鞭去陕西,沿着太行山南下,一路到洛阳,然后西进,之所以不横穿陕西,也是担心这一场地震带来的地质灾害。毕竟山西很多路都是在山中,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掉下几块大石头。将道路给堵住了就不好办了。

所以这个险不能冒。

而后队周梦臣令徐渭负责。命令徐渭去开封。吩咐道:“银子虽然重要,但是而今灾区最需要的应该是粮食。你持我手令去开封,在开封大量买粮食,将一百万两银子全部换成粮食,然后从沿着黄河运入关中。记住,一定要想办法将价格压下来,能多卖一石粮食,就不知道能活多少人的性命。这一件事情,只要交给你我才放心。”

徐渭说道:“请大人放心,我是做过买卖的。如何压价也是知道的。定然给大人最低的粮价。”

周梦臣说道:“那就此别过了。”

周梦臣一拉缰绳,带着身后的将士一路南下。正如周梦臣之前说的,马不停蹄。如果不是为了照顾马力,周梦臣都想日夜兼程了。只能白日前进,入夜在驿站,或者县城休息。

如此一来数日,直接来到了黄河边上。

越过黄河就是洛阳了。

周梦臣在这里看到一副奇景,浑浊的黄河水,居然一点点的变清了。周梦臣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令士卒去下打了桶水,细细一看,的确是清了。虽然不能清澈见底,但是与一碗水半碗泥却是强过太多了。

周梦臣却好像看见了无比可怖的事情,脸色苍白,额头见汗,站都站不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