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十六章 人口买卖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六章 人口买卖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五十六章 人口买卖

第五十六章人口买卖

张惠侃侃而谈。说道:“刚刚赵大人已经说过了。周围有粮食的地方,唯有大同与北京。朝廷邸报,今年江南大乱,黄河决口。漕粮入库本就不多。又拨给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赈灾粮。而今北京已经没有多少粮食,剩下的粮食,定然是要镇仓的。不可能卖。唯独大同,周梦臣这几年大力推广屯田,而今又下了大功夫,修建十几条灌溉干渠,与文莺湖工程。我的消息是今年大同定然会减产,但绝对不至于绝收。再加上大同原本的存粮,数量不多,但还是有的。我估计,周梦臣如果下功夫,挤出来二三十万石粮食也是有的。”

“二三十万石,对我们来说,已经差不多了。”

即便是在大明,赈灾也不是救所有人,而是让青壮尽可能活下来。这二三十万石,再加上青城一些存粮,足够辛爱本部过了这个冬天。至于面年春天该怎么办?那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春暖花开之后,纵然有青黄不接。但也要比冬天要好过得多。

“如果让周梦臣甘心拿出这二三十万石粮食,就是事情关键了。”张惠说道:“君子可欺之以方。古人尚有赎人之令,况且是今日,如果我们说要归还百姓,让周梦臣出一些粮食。应该不过分吧。”

“而且这些人即便不送出去,今年冬天,难倒能熬过去。臣不过是废物利用而已。”

辛爱听了,才算是平静下来。缓缓地思考起来。他说道:“周梦臣真愿意为这人出粮食?”

张惠说道:“由不得他了。此事立即宣扬出去。倒是大同百姓都要寄希望于周梦臣了。周梦臣好歹是读书人。仁义两个字,总是要念的。”

话虽然如此,张惠却是从自己的印象之中判断。周梦臣绝对不是将百姓死活置之不顾的人。不过,他不能表现出来而已。

辛爱心中暗叹:“两相其害取其轻吧。”不过,辛爱还是不甘心,说道:“可以是可以。不过,这人不能从板升出,板升是我的粮仓。决计不能少人。你刚刚不是说,其他部落有汉人奴隶吗?不管你怎么做。将这些汉人奴隶弄过来给大同便是了。不,将青壮留下来,老弱送过去。”

张惠也不好说什么。或许这才合张惠的心思。毕竟在板升的汉人虽然也有奴隶的身份。因为,板升的汉人必须登基在蒙古贵族的名下,才有自由开垦的权力,从原则上,这些汉人开垦出来的土地,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所属的蒙古贵族的。

而今张惠按大明体制建立了衙门,也无法撼动这种隶属关系。无非是收两份赋税,一份是官府的,一份是蒙古贵族们的田租。

板升的汉人对辛爱有用,不会轻易放弃。但是各部的汉人就不一样了,这些汉人仅仅有小部分与板升一般开垦土地。更多是从事畜牧业,比如放马,放养等事情。这些事情对蒙古人来说,可有可无。有固然省事,没有也行。

而且为了防止汉人逃跑,一般都是与牲口关在一起的。冬天冻死很多,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真正的性命之危,还是这些汉人。

张惠答应下来。立即做两手准备。一手想办法通过利益交换都手法,尽可能将各部的汉人奴隶给换回来。虽然有些困难,但并不是不行的。毕竟今时不同往日。粮食比奴隶更重要。

而且蒙古制度之中,奴隶本来就是可以买卖的。只是看价格如何。

第二手,就是与大明这边接触。

张惠不可能跑到大同。他能与大明接触的人,就是经历官李成梁。

张惠也知道了李成梁是他的接头人。不过,李成梁对他没有管辖权。充分支持张惠的自主权,李成梁无非是一个消息传递的通道。毕竟几年,最大的困扰就是消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大同。甚至张惠传出来的消息,都是后知后觉的。

李成梁还承担着,一但张惠等人暴露,将张惠等人送回大同的义务。

不过,两人都还没有见过面。

面对张惠的主动拜访。李成梁错愕之极。不过,李成梁心思机敏,很快就屏蔽了自己内心之中的情绪,笑道:“没有太师来拜访,我这个小衙门,还真是蓬荜生辉啊。”

李成梁的经历衙门,还真是一个小衙门。仅仅是在青城之中选了一个三重的院子。李成梁与他代来的随从,大概有二十多人。就在这个院落之中,可以说李成梁见仆人都带来了,在这里,李成梁不会用任何一个本地人的。

张惠却冷着脸,似乎没有与李成梁多说的意思,两人进入正堂之中,三言两语就让周围所有人都出去了。

说是要密谈。

张惠的随从们,自然不疑有他。都退了下去。

等这些人都走了之后。张惠明显的感到松弛起来。只是他几次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已经好几年没有这种可以倾述的场合了。但是真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恍然大悟,这几年,将一切事情藏在心中。早已成为一种本能,每一个字都在心中过上几回,确保万无一失才说出来。他早就没有了想说就说。或者说脱口而出的能力了。

张惠没有说话。李成梁却说道:“张兄,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来得时候周大吩咐了。如果有必要,不惜一切代价带你回关内。”

张惠心中一暖,说道:“现在还不是那么时候,今天我来这里,是有一件师傅奉了辛爱之命,与朝廷交涉的。”

张惠心中有无数话想说,却知道最好是不要说。故而他还是最后将这些事情给忽略了。直接进入主题之中。将关乎人口换粮食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给李成梁听了。

张惠说道:“请务必告诉周大人,此事关系到数万百姓的生死。让他千万慎重。”

李成梁说道:“我知道了。这一件事情我一定会报给大人的。只是你没有什么想给家里说的吗?”

张惠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最好是什么也不说。”随即大踏步的离开了这里。

李成梁只能目送张惠离开。

等张惠走之后,李成梁立即派人讲消息送回去。他自己就开始一项工作,那就是熬鹰。

并不是李成梁闲得慌。而是一来而今实在不忙。还没有出现什么必须让他这个经历官出面的事情。毕竟,晋商处事手段,也未必能闹到见官这一步上。第二,这鹰对李成梁有大用。是用来传信的。

李成梁很清楚,关键时刻一个消息能不能及时传到,关系着大战的胜负。李成梁也知道,他周围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他。而今双方相安无事。自然可以快马传递消息,但是一旦开战,恐怕这里首先要被控制,即便不被控制,也不能再出城。倒是什么消息都不能传递。

所以,要用特殊的办法。李成梁想到了信鸽。

但是他知道信鸽,别人也知道,信鸽传信也不是什么大秘密。而且草原上猛禽太多。鸽子少了,估计都被吃了。鸽子多了。就是明晃晃地告诉别人。他在养信鸽?

李成梁需要一头信鹰,这是他在东北通过李家的关系从女真人哪里弄来一头海东青,据说最通人性。李成梁想将他培养成为能够来往于大同与青城之间的信使。

只是这也是下好大功夫的。

反正而今没有他什么事情,即便人口买卖的事情,他也仅仅是传给信就行了。他的准备是为了应对未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