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十六章 吴廷翰的震撼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六章 吴廷翰的震撼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四十六章 吴廷翰的震撼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六章吴廷翰的震撼

周梦臣这番言语给吴廷翰带来很大的震撼。

他细细看着这很普通的马车。也没有进行什么改装,无非是下面的车轮因铁轨进行了一下小小的改动。改动不动,即便是下了铁轨也是能用的。只是周梦臣给他带来的概念,却让他好像不认识眼前的车。

一日数百里。而是不是骑兵,而是马车,可以携带物资的马车。可以重载的马车。

吴廷翰太明白这代表着什么。

不说别的。单单他这一路北上,用了一两个月。耽搁时间最长的。就是陆路,虽然就长度而言,这一段陆路,并没有占打总里程的一半,但是耗费的时间,近乎三分之二了。

无他,马车是跑不快的。

在这个时代的路况之下。很多是马车行进的速度,是要比人走路速度慢得多。

因为要加速的话,即便马能受得了,车能受得了,马车上的人也受不了。

这没有减震的情况下,坐在马车上颠簸得厉害,如果再让马儿全速奔跑。即便设定一个绝对不可能翻车的情形。也足以让人将五脏六腑都给颠出来。

吴廷翰在马车之上,第一个感觉就是稳。他感觉,再看上一路光滑的铁轨。当然了,这铁轨都是简易轨道,但是该有的都已经有了,也要比寻常官道好上不少了。吴廷翰不用自己计算,凭借自己的直觉,就能感到这马车,要比一般马车要稳多了。

吴廷翰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说道:“师弟,你说的真能实现吗?”

周梦臣说道:“我想是能的。这一切都是本门学问指导之下才能成功的。正如师父著作中说的,学问一定要经世致用。否则就是虚妄之学。本门学问,如何经世致用,就是如此。”

吴廷翰看着周梦臣有些不敢相信,用颤颤巍巍的手抚摸着一节铁管。这是马车上的一个扶手。

这也是大同与其他地方的不同的。

作为整个文莺湖水库的配套工程。朔州监在大笔资金之下扩建,而扩建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加大钢铁产量。另一个方面就是增加机器,特别是蒸汽机。

尽可能将生产过程之中,能用机器的不用人力。

前者已经很见成效了。虽然说高品质的钢材。质量还有些不稳定。这些钢材都是炮钢。周梦臣想将北京城下那一门炮批量化生产。只是而今总是遇见这样那样的困难。

有些事情就是要慢慢的磨

急不得。

但是这种普通的钢铁,已经非常便宜了。

以至于马车上一些部件都用铁不用木头了。毕竟木头还要上山砍木头,然后经过阴干等等。但是铁处理起来很是简单。

铁作为一个日常用品,已经深入到大同千家万户之中。不要小看着一点点成就。其实很了不起的。

因为中国古代冶铁的历史虽然很长。但本质上,铁一直是一个比较金贵的东西。寻常百姓家除却几件农具,都用不切。不,甚至一些比较穷的农民。连铁制农具都用不起。

整个大明都是这样的。

而今大同铁的价格,已经与寻常木头差不多了。

当然了,这种价格是在工坊之中计算的价格。寻常百姓或许没有这么便宜。但即便如此,也是对大同农业生产力很大提高。

吴廷翰很明显地看出这一点。他才对这一根看似普通的铁扶手,如此珍重。

他更明白的一点就是,其实王廷相的经世济用,与周梦臣如今语境之中的经世济用是有差别的。虽然都是说,要学实用之学。但是实用之学,也是有差别的。王廷相的经世济用,更多是指一些传统官僚都要学习的这知识,比如查账。判案,农业,水利,甚至兵法,军械等等。这都是当官要接触到的领域。并不是指这些技术方面的经世济用。

毕竟王廷相虽然对技术没有多贬低,依旧受到了大明传统思想的影响。他更多的是指现在的官员,自己当官,几乎什么也不做,将具体事务交付给师爷,甚至连奏疏都不自己写。表示愤慨与抨击。

不过,吴廷翰还是很有变通之道。

他抬起头来说,说道:“好,这才是真正的经世济用。”

很多人以为古代大儒都很古板,其实不然。这是一呆板的思想模式而已。具体来说,即便吴廷翰算是继承了王廷相的衣钵。但是真正说起来,吴廷翰与王廷相的思想也不是完全相同的。

甚至可以说,吴廷翰之所以能继承王廷相的衣钵,还要说一个人。那就是薛蕙。

薛蕙也是王廷相的弟子。但是师徒两人却因为理念不同,最后分道扬镳。

在嘉靖初年,王廷相写了阐述气学观点的著作《慎言》。并将这本书寄给了弟子薛蕙。让薛蕙看看,薛蕙却因为书中观点不同,与王廷相辩驳,王廷相写出了著名的《答薛君采论性书》。作为对心学有力的进攻。

但是这依然没有挽回他这个最心爱的弟子,薛

蕙转投心学门庭。

这是王廷相心中的大痛。也是吴廷翰得已继承王廷相衣钵的原因。

当然了,学术之争,没有那么多你死我活。虽然薛蕙即便临死之前,与王廷相的关系也不错。但是学术上却已经是冰炭不同炉了。

可以说,王阳明的弟子与王阳明本身的思想都是有些差别的。

在吴廷翰看来,经世济用之说,固然是王廷相提倡的。但不是王廷相学说的根本,也不是吴廷翰学问的根本。乃是实学一脉的根本。实学一脉乃是丘浚之后,也算是源远流长。比如高拱而今就属于这一脉的。

气学学者很多时候,都是一手气学,一手实学。而号称气学之中正宗,也就是关学,关学乃是张横渠一脉相传。时代在关中传播。虽然已经沦落为一地地方学派。但是关学弟子一般都是文武兼备的。

两者看似二而一,一而二。但是对到底侧重不同。

经世济用是实学的题眼所在,何为经世济用就很重要了。但是对气学来说,这个问题就等而下之了。

吴廷翰看出这些技术发展的潜力,毫不犹豫地将经世济用的概念,划到周梦臣经世济用的概念上。之前经世济用是什么意思,已经不重要了。反正今后,经世济用就是这个意思了。

为了学说的更广泛地传播,做出一些不涉及根本的修改,也不算什么。

吴廷翰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看见这些东西。本来一些怀疑,早就烟消云散了。毫不犹豫地投向了周梦臣。

“师弟。你要小心了。当今之事,从来不是对的。就可以的。今日之事,我会守口如瓶的。在没有见到实物之前,你千万不要给别人说起了。”吴廷翰说道:“你要提防小人。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周梦臣说道:“师弟明白。”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过来,对周梦臣说道:“大人,时候到了。”

周梦臣说道:“那就放水吧。”

“是。”

片刻之后,滚滚御河水从一条引水渠源源不断的灌入了文莺湖之中,虽然文莺湖加宽加深了。而御河因为干涸也水量也少了不少。但是依然将本来是深坑的文莺湖化作一片碧波。

看上去非常喜人。

只是周梦臣的眉头也仅仅是稍稍解开而已。文莺湖毕竟不是什么大湖。真正是大湖的话,即便周梦臣再怎么加急,也不可能在两三个月之内完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