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四十五章 呼之欲出的铁路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五章 呼之欲出的铁路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四十五章 呼之欲出的铁路

奋斗在大明

第四十五章呼之欲出的铁路

方便施工是真的,但是蓄谋已久也是真的。

说实话,周梦臣之所以亲手接管文莺湖工程,就是想启用一新技术,新规划。但是他也没有想过做得这么急,实在是旱情逼着他。

在三月春耕的时候,当时还是有大旱的迹象。但是到了今日,也就是五月末的时候,大旱已经不是迹象了,而是确确实实的来临了。

这一点还要说一些大同与陕西与山东农业生产的不一样。陕西与山东都是一年两季。而大同是一年一季。之所以如此,一来是气候问题。二来就是农业生产问题了。

气候问题也不多说了,大同纬度高,无霜期短。勉强是可以一年两熟的,但是效果并不是太好的。当然了,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的问题。

第二,就是周梦臣到了大同满目疮痍的样子,他在农业上的努力,更多是粗狂的尽复旧观。而不是精耕细作。

而今,周梦臣当初的选择给大同农业留了一口喘息之机。

因为大同是春种秋收,而不是如同山东陕西那边五月收麦。所以春天的大旱给大同造成一定的影响之外,并没有到绝收的程度。还有挽回的局面。、

如此一来,周梦臣就加速推进文莺湖工程。

周梦臣首先要做的时间,将文莺湖抽干。

文莺湖虽然在大旱年头水少,但是还是有一点水的。周梦臣直接让殷宗伊将所有蒸汽船都开到这里,然后将蒸汽机搬到岸上,并且改造成抽水机。日夜不停的将湖水抽出灌溉。

给了文莺湖附近田地水。最少不至于渴死。

其次,就是开始挖掘文莺湖。

周梦臣就用上的铁轨。这铁轨与后世的铁轨根本没有办法比。两三个人就能抬着走,下面还能垫上木板。原因就是湖底有很多淤泥。挖掘的土装车之后,很容易陷进去。于是将这种简易的铁轨铺上去之后,就能方便下面人用。而为了方便装运物资更是有一条铁轨,直接连接着御河码头。朔州监的物资可以从水运转运过来,然后通过马拉车的方式通过铁轨运输上来。

就有了眼前的景象。

周梦臣这些日子一直在工地,动用了他一切能够动用的办法。甚至用火药去炸。好在文莺湖这里的土质地面。也是比较软的。方便挖掘。

而此刻,整个工程已经差不多了。

所以周梦臣提前将御河给堵上,是准备将御河的水全部导入新挖掘好的文莺湖。而文莺湖之中,预先设了取水地,还有建立在大坝上的蒸汽抽水机,只要御河不是干涸了,今年大秋收,周梦臣觉得,还是能够保证的。

夏天总是要下一点点雨吧。

吴廷翰说道:“如果师傅在的话,看见你有此作为,定然非常欢喜,老师早就说过,水旱之灾,从来不是鬼神所致。不过自然现象。寄希望于什么龙王河伯都愚夫愚妇的行为。”

“这才是苍生正道。”

周梦臣说道:“师兄说的是。”

吴廷翰说道:“好了,你不用配我了,正事要紧。”

周梦臣说道:“师兄,今日您来的正好,文莺湖今日就要蓄水。你正好来观礼。”

吴廷翰说道:“哦,没有想到我这老头子来得正是时候。这人热闹我是一定要凑的。”

“师叔。”吴国赏问道:“御河是桑干河重要支流,你如此截断御河,让下游怎么办,特别是西山运河,本来就是很缺水了。”

周梦臣说道:“今年是没有提前蓄水,不得已才截断御河,其实而今御河也没有多少水,能将文莺湖装满三分之一,就不错了。今后就不会了。而且我其实在修建西山运河的时候,也留了一手。”

吴国赏还没有说话。

吴廷翰说道:“是这轨道吧。”

周梦臣说道:“师兄英明。正是。”

吴廷翰来得时候,就看见沿着西山运河两侧都有一道开凿出来的道路。都是水泥铺成的,是比较结实的。当时他没有多想,而今一件这些轨道车,顿时明白了。

如果说,周梦臣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西山运河的航运功能自然是假的。但是周梦臣确实也是没有想到,旱情对西山运河影响这么深。不过,如果说周梦臣一开始就没有沿着西山运河修建铁路的想法,那更是假的。

周梦臣发现在设计一开始,就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修建船闸,整修河道,工程量都巨大,需要一条道路,别的不说,这蒸汽机怎么进山啊?

而且太行山毕竟不横断山脉,再加上桑干河水流冲击之下,除却少不部分艰险地段之外,其实是很容易修建道路的。否则,朝廷就不会在这里放上一个百户所了。

这就说明,这里虽然通过大队人马比较难,但是寻常百姓或许从这里经过的。

加上修

缮开凿之后,就可以形成一道可以铺设铁炉的道路。而且周梦臣在施工的时候,特别给徐杲打了招呼,在这道路上,徐杲可是下血本了。是高规格严要求。

周梦臣也不卖关子,将自己的设想说了出来。说道:“有轨之车,从来不是什么新鲜玩意。秦朝就以此征伐天下,我看史书,发现此车速度极快,一日可达数百里。我当时就想过,如果我能在草原上修建一条驰道,则草原但凡有事,朝发夕至,何至于弃关外各地。酿成而今的局面。”

“而且蒸汽机能用于船,也能用于车。如果能在铁轨上运行蒸汽机车,只需烧煤,就是不粮之军,不秣之马。对朝廷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吴廷翰听了,陷入沉思之中。好久说道:“你说的这些真能做到吗?”

周梦臣说道:“这是弟子一个设想。成与成。还在两可之间。但是总要试试吧。如果不成,最多不过数万两银子的花费,但是如果成了。则是社稷之功。”

“这个险值得冒。”

周梦臣才没有觉得成与不成在两可之间,他是觉得一定会成功的。只是经过上次讲学之后,周梦臣感到了大同民间对气学的支持。周梦臣胆子也就大了起来。一来担心这股气学热情,仅仅是建立在自己的威望之上。倒是自己什么时候离开了,气学也就没有了根基,自然要趁热打铁。

二来,周梦臣忽然觉得,他之前似乎胆子太小了。而今他其实已经涂了一层金身了。只要不搞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东西,即便是严嵩想动他,也要考虑一些代价。

他周梦臣早已不是无名小卒了。

所以,他才积极主动的向吴廷翰说,其实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支持者,想办法将整个气学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

因为周梦臣考虑过,而今他面临最大的困难,并不是他弄出什么新发明。毕竟,他的社会地位,不过是朝廷而是士林都对周梦臣有最大的宽容。他即便弄出飞机来。士林中人也不会有什么异议,最多将周梦臣的所作所为列入志怪之中。

周梦臣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一项新发明,一种新改革,该如何推行?如何让人接受?

所以,周梦臣改变自己之前,悄悄的将东西造出来。不,而是在没有造出来之前,就开始造势,将更多人拉拢到自己的阵营之中。让这一件事情一开始就成为舆论的焦点。

将每一个新发明,都变成气学的普及活动。

当然了,这也是大同如此氛围之下,周梦臣才敢这样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