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六章 言语已尽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六章 言语已尽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六章 言语已尽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六章言语已尽

随着周梦臣与晋商初步达成协议。

虽然说没有落于纸面之上,但是以这个时代的商人的信用,与官府的权威,他们也不敢失信。

随即周梦臣将很多与晋商商议好的条款都加入谈判之中。

连续三个月的谈判。

双方该谈的都谈,能妥协的都妥协了。

剩下的都是不能谈的东西,或者是赵全做不了主的事情。

殷正茂品着热茶,说道:“赵兄,该说的都说的。我们也不用在这里消磨时间了。要我说。你还是回青城一趟,与贵上好好说说。看看能不能答应,如果不能答应的话,趁着今冬休养生息,明年夏秋之际。咱们再谈不迟。”

殷正茂说的客气。

但是言语之中的威胁之意,毫不掩饰。

为什么说明年夏秋之际再谈?春天与冬天是不大适合用兵,夏秋之季是最适合用兵的时候。可见殷正茂说的谈,不是如今日这般谈了。而是用刀剑火药发言了。

赵全还想反唇相讥。只是这话却说不出口来。

诚然,赵全口才或许比不上殷正茂。但并不是没有反驳的话语。奈何外交场合之中。双方说话的底气,是双方的实力,不管赵全如何说,鞑子朔州之败的伤口,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

而今辛爱最多动用三五万部众南下。可以说是最近一段时间最弱的时候了。

赵全没有底气放狠话。

赵全看着手中的文书,第一封归义王。第二交出白莲教,第三通贡。这已经谈得差不多了。谈不下来的就是最后,通贡附加项之中,允许汉人商队带武器经商。青城方面不仅仅不能阻止并要保护的义务。其中保护义务特别说明。如果出现一支商队全部死亡的时候,大同会派人协同青城方面一通查清楚的。

另为了督促青城履行此项义务,大明会派一个官员在青城常驻。同样,允许青城方面派一个人在大同常驻。

还有册封一些细则,辛爱必须自己,或者派血亲去北京朝见陛下。也算是重申青城方面与北京方面的君臣义务。类似于质子。

这样大大小小,超出赵全权限的事情,还有不少。

赵全说道:“此事我须回青城一趟。还请殷大人见谅。”

殷正茂说道

“请吧。”

赵全随即起身,带着人离开了会场。

殷正茂端着手中的茶细细的品了一口,身边的人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这些周大人也没有一定要他们答应。大人如此强硬,会不会导致谈不拢啊?”

殷正茂说道:“不用担心,该怕谈不拢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再者,我们在这里唱了白脸,大人才好唱红脸。放心,我有分寸。”

赵全并不知道殷正茂的心思。或许知道也没有办法。

无他,他手中的砝码太少了。

只能步步后退。根本无可奈何。

赵全也没有浪费时间,一连数日马上狂奔。来到了青城。见了辛爱,先行请罪说道:“属下无能。请大汗责罚。”

辛爱拿来具体的条件一看,顿时脸色难看之极,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的文书扔在地面之上,散做一团,说道:“欺人太甚。”

张惠连忙将这些文书收起来,顺便将上面的条件浏览了一遍。他看了一遍,心中不知道是何滋味,既是解气,又是不甘。既想和议达成。又担心和议达成。

周梦臣的条件,简直是好不留情,在别人的眼中,鞑子与大明更多是敌国的存在。而周梦臣在谈判条件之中,分明是将鞑子当成藩属国来看待的,不,甚至从某秀待遇来看。朝鲜的待遇都比鞑子的好。

如果是鞑子愿意答应这个条件,从此关内关外长治久安,对大同百姓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在青城的时间,可能就无限期延长了。甚至他报仇雪恨的想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达成。

辛爱说道:“太师,你怎么看?”

张惠说道:“大汗,何须我说?大汗自己不是已经有了决断吗?”

辛爱听了苦笑一声,说道:“是啊。今日这局面,是我咎由自取。不管是什么条件,我都要认了。不过,周梦臣,我记住了。我黄金建筑,怎么能受此侮辱。”随即将匕首拔出来,再手上划了一道。重重的拍在桌子上,留下一个深深的血掌印,说道:“我必报此仇。”

张惠听了辛爱的话,内心之中闪过一丝杀意。口中却一丝不显,反而说道:“汉高有白登之围,唐宗有渭水之盟,自古成大事者,都是历经无数艰险。大汗有此卧薪尝胆之念,今后必能一展所报。”

辛爱说道:“太师不用安慰我了。不过这里一些条件,实在是不能答应。比如派人去京师朝见。我能派谁去?”

辛爱儿子还小,根本不顶事,他虽然有弟弟。但是有能力的弟弟已经被他杀了,没有能力的弟弟,他也不敢放出去,万一他的弟弟一到北京,就翻脸了。愿意投靠大明来对付自己。

须知这不是不看能,辛爱上位可是有一番腥风血雨的。他对自己的弟弟们可谈不上友好,他也不知道自己活着的弟弟里,到底心中是怎么想的。毕竟他不杀他们。并不是辛爱对之前杀的太多有所惭愧或者反省。而是他杀骨肉太多,影响自己的名声。

张惠说道:“大汗,臣看得出来。这里面这几条,其实故意为难我们的。其实还是有得谈的。以我看来,周梦臣最在乎的,应该是通贡一条。”

辛爱冷笑一声,说道:“这一条就更不可以答应了,通商自然是可以的。让商队来草原上也行。但是要我们保护商队?甚至于允许这些商队带兵器。摇身一变不就是军队吗?而且明人多少年没有来过草原之上,道路早已不熟了。他这番做,无非是想要探路。将来北上的时候,好轻车熟路。以我是傻子吗?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吗?”

张惠说道:“大汗英明。只是大汗也看得出来,为了这一项。周梦臣是软硬兼施。硬的一手,就是让大汗朝见。软的一手,就通贡细则。大汗或许没有看过吧,除却铁与粮有所限制之外,其余的都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有银子,或者牛羊,他们都卖。这之前可不一样啊。还有周梦臣将通贡分为通与贡,所谓之通,就是开关。找了很多大商家,而贡,也就是给朝廷三千贡马之外,几件珍贵的皮毛之外,其他的都没有了。可以说宽松之极。大汗只要掌控通贡之权,不出数年,。就能恢复元气。”

“周梦臣这是阳谋。”

辛爱再次拿起条件细细看了。不得不承认张惠说的对。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朝贡贸易。

所谓的朝贡贸易,其实就是勘合贸易,每一受封的部落,身上有朝廷的官职,手中有勘合符印,都能来大明贸易。但是这种贸易是限定的,有定额的。每一道勘合可以有多少商品。都是定下来的。

这种限制,其实是用经济控制关外部落的方法,谁听话,多给勘合,谁不听话,就少给,或者不给。而草原部落,又少不了大明的物资。很多部落都看在勘合的份上,愿意为大明之臣。

不能说不对。但是很明显落后于时代了。

边关走私的加具,所谓的封锁线,根本名存实亡。勘合制度本身就荡然无存,只剩下一个名字了。很多勘合都毫无意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