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五章 武装行商计划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五章 武装行商计划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五章 武装行商计划

第二十五章武装行商计划

虽然如此,周梦臣也是很高兴的。

周梦臣说道:“好,诸位都是朝廷义民。而朝廷也不会仅仅向百姓索取好处。凡是缴纳保证金的商家。都有一个好处。就是在草原上行商的权力。”

“草原行商的权力?”一时间很多商人都镇住了。

不知道该做何表情。

张允龄心中又是激动,又是担心。

在草原上行商,如果能走下来,自然是暴利。蒙古人很多东西,在草原深处几乎不要钱,别的不说,还拿羊来举例吧。在几袋谷子就能换一头羊,甚至换羊的谷子甚至不用与羊等重。

为什么这样?

其中逻辑是,在草原上羊作为食物存在。是难以储存的。一袋谷子放上一年两年,只要注意不生虫。还是一袋谷子,但是一头羊,一旦到了冬天没有草料的时候,就是负担。

所以,牧民觉得又几袋谷子换羊,是可以接受的。

而这个价格是在边关交易时候的价格。

而如果深入草原之中。到了各部落交易的时候,一头羊根本不算什么?

都说蒙古人热情好客,其实也是生产生活一个影射。不管他们手中有多少牛羊,遇见白灾黑灾,死一大片,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这种不确定性,让蒙古人对财物不大看重。准确来说对牲口在乎又不在乎。

在乎是,牲口作为他赖以生存的物资,自然非常在乎。牲口死多了。他们也没有活路。

而不在乎,如果牲口足够,根本不在乎一两头。因为家财万贯带毛不算。有客人杀几头羊也是小事。反正不杀了吃了。谁能保证这东西能活到冬天?所以,真要能到部落之中。说不定几匹布,就能换好多东西。

这简直不是暴利可以形容的。

但是这其中风险太大了。需要在蒙古各部都有交情,而且手下要有能打的人。毕竟草原上行事,很多时候钱是没有用的。唯有刀枪才能说话。

张允龄心中暗道:“今日真赌对了。如果真能成,不要说五万两保证金,就是每年出五万两都行。只是这样做鞑子答应吗?”

张允龄担心鞑子不答应。

原因无他,这其实动了辛爱的蛋糕。

如果辛爱与朝廷通贡,其实是辛爱组织商队将物资运到交易的关口,而如果允许草原行商的话。辛爱会少很多利润的。

不用,张允龄问。就有其他人将这个问题问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人,鞑子那边对此是什么想法?”一个人商人问道。

周梦臣说道:“不用管他们有什么想法?我已经将这一件事情确定为谈判条件之一了。他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做到什么地步。为了诸位在草原上的安全,可以在大同招募护卫。如果大同军的士卒,愿意打一个零工,朝廷原则上是不干预的。不过,谁要是亏待了将士们。闹起来,我们都不好看了。”

“诸位明白吗?”

此言一出,顿时给了这些人一颗定心丸。

其实是周梦臣默许用军队护送了。

周梦臣这样做,原因有三。

第一,正如周梦臣所说的,是给将士们寻一个外快。

毕竟大同将士太苦。大同将士每年十二石粮食。真要折合起来在内地也不过四五两银子而已。对于达官显贵还没有一顿饭钱。但是却要买将士一条命了。而且很多将士都是拖家带口的,纵然给了田地。但是旱田的收成并不是太多的。

与其让这些商人自己去寻找护卫。还不如这样吧,所谓的士卒们有空,其实是成建制的行动。当然了,商队的规模也不会太大,最多有一个百户护送就不错了。

第二,平息将士们的不满。

这个一点,与上一点,其实是二而一,一而二的。

前文就说了,大同将士对于鞑子谈判是相当不满的。一来是血海深仇,大家打了这么多年,谁没有沾鞑子的血,而鞑子又何尝没有沾大同百姓的血。对于这些将士,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们只知道,杀过鞑子,不就了了吗?

当然了仇恨不能当饭吃。单单是仇恨没有利益,有时候也很能成事的,毕竟大多少人都是要过日子的。

但是与鞑子大战,其实是有利益的。

不信请看,白登,兔毛川,朔州三战下来,斩首近两万。朝廷发下赏赐加起来,有一百万两上下了。分到大军之中,虽然有多有少,有厚有薄,但是大家都看见了一条路,一条升官发财,改换门庭的道路。

毕竟,这是大同。让大同百姓读书考进士,实在是难为他们了。但是让他们上阵杀敌,杀出一前程来。就很合他们的胃口。

而马芳封爵这一件事情,也给了大同将士很大的刺激。

马芳是什么人?大家都知道。马芳从小被掳到草原,十五岁杀人夺马而还。从此跟随周尚文征战,而今也不过是十几年,就从一个奴隶到了伯爵。简直是现成了励志样本。

大家都在嗷嗷的想杀出一个前程。做下一个马芳。忽然朝廷说,不打了,议和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以想想这些将士是什么感想。

或许底层将士是真不想打。但是中层将领却未必这样想了。

也是周梦臣威望高。如果换别人。兵变都未必没有。

这其实也是悖论。能打仗的军队,一般都是骄兵悍将。

周梦臣总是要给一些别的来钱的路子才行。

第三,也就是对草原的熟悉。毕竟将来总是要打仗的。再加上草原行商计划,几乎是重启丝绸之路计划的前置计划。毕竟周梦臣不可能放下身段去经商。总是要培养出来一些敢打敢杀敢冒险的商队来。

即便将来周梦臣夺取河套之后,这个计划也不会停留的。一方面利用经济利益将草原各部牢牢的绑在大明的战船之上。毕竟周梦臣很清楚。夺取河套是可以的。毕竟青城一带,是可以种植的。是能开发成农业区的。

但是其余草原却不可能作为农业区的。即便是有一些地方,也是零星的存在。

这就意味着以大明而今的统治模式是不可能统治草原的。那么该怎么尽可能统合草原,减少大明的边患。周梦臣有好几个想法。而今仅仅是想法而已。

以册封附庸加上商业控制。或者让草原各部提供雇佣兵。让晋商雇佣,向西开辟商道。将祸水西引。反正俄罗斯能将商道开辟过来,难道我大明就不能开辟过去。而草原各部也能在西进运动之中得到利益。

他们自然觉得抢谁不是抢,西边虽然穷了一点,破了一点。但是南边实在事情抢不动啊。

甚至这种模式,未必不能在复制到南边。

当然了,这是后话。

一番谈话之后,这些商人晕乎乎的走了出来。

王恩说道:“张兄?你觉得周大人说的靠谱不靠谱?”

张允龄说道:“其实在此之前,也有人在草原上行商,不过都是偷偷摸摸的而已。富贵险中求,今日朝廷开口子,即便我们不做,也是有人会做的。”

王恩说道:“张兄,我问的不是这个。我问得是,周大人所言的有可能实现吗?”

张允龄说道:“我哪里知道啊?这种国家大事,我们这些人只听听响就行了。所以我才说富贵险中求,即便今日真谈好了,将来翻脸了,在草原上行商的人,也免不了遇见战事。哪里有真的安全。而今我们只能求谈判快点敲定下来,今后能维系的时间长一点了。”

随即两人相对一视,长长一叹。

在外人看来,他们身家百万,都是一等一的上层人士,但是他们才知道,他们在大明政坛都是不入流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