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将起兮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将起兮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将起兮

第一百二十一章风将起兮

当然不是,周梦臣不要北京的物资。

北京每年运输到大同的各种物资,包括七十一万石粮食,已经其他物资,总共能折合一百万两上下。再加上维系京营的五十万两。周梦臣拿到了一百五十万两的经费。

如果没有这一百五十万两的经费,周梦臣也只能维持这个局面,什么反击不反击,那都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但问题,周梦臣额外屯田收入,虽然数百万石粮食大多成为军民的口粮,周梦臣调用的并不多。但本质上让周梦臣有了一笔数目庞大的小金库。否则没有财政上的支持。很多改革,周梦臣都不可能成功的。

在这上面就有了鲜明的差别。

曾铣必须要北京的大力支持,夏言必须为曾铣筹措大量的物资。并且因为运输的原因,这些物资的运费,甚至要超过物资本身的价值。以至于朝廷本来支撑不住的经济,根本不堪重负。但是周梦臣就没有这个需要的。

他需要的仅仅是北京不反对。

周梦臣说道:“朔州监殷正茂。”

殷正茂立即说道;“下官在。”

周梦臣说道:“各部武器缺口准备好了没有?”

殷正茂立即说道:“已经准备的差不多,大人要重建玉林卫城,有水泥一千石,大炮三十六门,小炮二百门,地雷一万枚,火药三万斤,都已经准备妥当。另外大人要的发火机已经在竭力生产的。臣已经按照大人的方法。我们出零件,让朔州百姓在家里组装。一百万枚,在今年年底之前,可以完成。其中有二十万枚,已经完成了。就在大同城中,随时可以发货。”

周梦臣说道:“掌中雷有多少?”

殷正茂微微一愣,说道:“掌中雷只有三万枚,却是发火机全部供应给地雷了。”

周梦臣说道:“掌中雷也要重视。朔州监今明两年最大问题,就是扩大产能,记住我之前说的话,一定要军民结合。给百姓计件给钱。我先前已经拨给你十万两了,不够再拨。今后你就记得一件事情,就行了,生产,生产,再生产。”

殷正茂说道:“下官明白。”

周梦臣说道:“沿边各位指挥使。”

武将之中有十三个刷得站了起来,说道:“末将在。”

周梦臣说道:“从今天开始,你们只有一个任务,就是加固边墙。有两种加固方式,一种就是将边墙重新修起来。需要水泥的直接给杨知府报告,杨知府核实之后,会给你们的。巡抚衙门也会拨工食钱。另外一种,就是地雷,对于那些一时间难以修补的缺口,用地雷给我封死。我要让鞑子看见外面敞开的关口,也不敢南下。”

“需要的地雷,都要自己造。发火机来大同领,火药自己配。当然了,如果硝自己熬,木炭自己搞,倒是硫磺那个卫所有,那个卫所没有,都要报上来,由大同统一调配。”

“当然了,我也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边墙弄成这个样子,也不是一年两年能修补好的。但是各指挥使在今年之内,务必勘探好各防区的长城,哪里有问题,都要给我报上来,巡抚衙门会统筹管理,等有时间了。全部统一修缮。”

其实周梦臣也知道,明军自己调配的火药,性能并不是太好的。但是周梦臣而今也没有时间却建立一座火药厂了。

只能先凑合着用。

这十几个指挥使听了,忍不住有些失望。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真正出风采的必然是留守玉林旧城的军队。

说起来,对而今的大同军队来说,与鞑子野战都未必怕了。守城只要粮草不缺,弹药不少。他们能守到天荒地老。

但是听周梦臣的安排,这最重要的事情,是没有他们的份。

“不知道大人准备派谁为主将收复玉林旧城?”一个指挥使小心翼翼地问道。

周梦臣说道:“我准备亲提京营兵马,收复玉林旧城,待修缮好城池之后,留一部驻守。我坐镇大同右卫统领玉林卫后路。”

周梦臣亲自去,倒不是为了抢功。一方面是要好好看看玉林旧城的破损到什么程度,也要知道玉林旧城能恢复到什么程度,毕竟收复玉林旧城根本毫无难度,因为那是一座空城。但是在草原之上,维持玉林旧城的驻军存在。才是最大的困难。

只有细细勘探过之后,周梦臣才能评估玉林旧城守军的极限在什么地方。

至于为什么带京营人马,一方面京营人马是生力军,之前一系列交战,延边各卫都损失不少,周梦臣这一段时间,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补充兵员,并给家属抚恤。

周梦臣最担心这一方面出了什么问题。

所以不仅仅亲自盯着,还让徐渭多次私下调查。看看有没有胆敢侵占阵亡士卒抚恤的。

其实大同财力不雄浑,抚恤的钱并不多,不过一两石谷子而已。再多就负担不起了。

所以周梦臣对各卫的战损都很清楚。而且更清楚的是,大同人力资源匮乏,这一次补充的兵源,很多都是桑干河南边州县招募的。当然了,并不是说大同民风会因为一条桑干河有太大的改变。但是毕竟桑干河以北,大多因为鞑子在嘉靖二十九年南下,有血仇。但是桑干河南边却没有了。

倒不是说一定要用仇恨来维护军心士气。但是不得不承认,因为有血仇,战士们根本就不用动员。而新近添加这些不同,就需要更长时间的修炼。

不过,总体上来说,大同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在提升的。

毕竟,大同各卫可以说都是新兵,但是经过这些一系列战事的交锋,胜负不用多说,最少都见血,杀了人。也算是老兵了。

“大人。”马芳说道:“我还是那一句话。大人千金之躯不可冒险。京营将士虽然不错,却不可寄托大人之生死,末将请命,带本部人马三千,跟随大人走一趟玉林旧卫。”

周梦臣说道:“无须马总兵,马总兵还要坐镇边墙,统合各位,一旦鞑子从北边来,定然要将他们阻挡在边墙之上。此事非马总兵不可。关乎大同百姓之生死存亡。此战成败得失,还请马总兵,勿失我望。”

周梦臣之所以坚定用京营,固然有丰城侯的因素。但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戚继光。

戚继光去年在北京就开始训练京营。到了而今,整整训练了半年。就不说在北京的训练,在北京的训练戚继光还悠着点。但是到了大同,那才是下了狠手。直接向京营宣布训练死亡名额。

以至于嘉靖三十一这几个月来,京营训练死亡人数,已经有一百多人了。

戚继光如此狠手之下,终于让京营士卒成为戚继光眼中合格的士卒。当然了,在耐战,韧性上,未必能比得上大同精锐,但是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明军平均水平。毕竟真要说起来,大明其实也没有几支军队,能够真正做到全训半年,还是在戚继光这样的练兵圣手之下训练。

戚继光既然说了没问题,那一定是没有问题。

而且周梦臣还有一个隐藏的心思,大同的血流得够多了。再打下去,大同男人真要死光了。京营士卒多流一点血,也未必不可。

而且周梦臣最担心的就是蒙古人大迂回大穿插的骑兵战术,在古代几乎是没有什么解法的。如果周梦臣落子玉林,鞑子却直接从侧翼迂回到大同,然后端调明军在关内的后勤中心。周梦臣也抓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