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八十八章 大明新秩序

奋斗在大明 第八十八章 大明新秩序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八十八章 大明新秩序

第八十八章大明新秩序

实边宽乡。

在周梦臣内心之中有一个新词,那就是殖民。

对,就是殖民。

实边,就是充实边疆。宽乡就是从人口密集的地区将百姓迁徙出来。

周梦臣对大明人口数量估计不清,没错,他即便是混迹中枢这么多年,什么样的档案都看过,依然不清楚大明到底有多少人。而且周梦臣也敢肯定,就是大明上下,没有一个人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

毕竟大明黄册体系早就不成样子,上面一句实话都没有。

或许有一句实话,是写在封面上的四个字而已。

但是虽然没有数据支持。但是周梦臣却知道,大明很多地方人口密度已经是非常惊人了。比如河南,河北,南直隶北部,山东等地,所在的黄淮海平原之上,流民从正统之后,有过数次大爆发。在嘉靖一朝,从来不少。

周梦臣从武昌到北京,是走的水路。如果他当时走的是陆路就知道流民情况到了什么地步。

据说,嘉靖二十年,嘉靖南巡的时候,一度被流民遮道。无法前行。

所以,大明上上下下都在粉饰太平。在有意无意的不将这些流民忽略了。

这个时候的流民是可以忽略的。他们虽然多,但是分散在城外,山野之中,就好像蜉蝣一般,或许一日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他们与大明的体制之间的距离,相差不可以道计。

无非是冬日某个早上多找几个衙役,将城中城外的路倒清理一下而已。

北方的人口密度直接反应就是流民。而在南方却是两方面,一方面就是对山林不断的开垦,贵州土司终明一朝,都不是太安分的。西南一地,也是在明朝才算是成为中华真正的疆土,而不是羁縻之地。

另外一方面就是南方的城市,乡镇变得特别繁华,各种手工业发展迅速。

但是周梦臣在大同看到的却是满目狼藉。

大同雄镇,似乎仅仅是军事上的,在经济实力上,比不上一个江南大县。

这与大同有没有被鞑子蹂躏关系不大。因为即便大同没有被蹂躏之前,也是这样的。

而且周梦臣也打听过,这不仅仅是大同一个军镇的情况,宣府比大同好不了多少,至于甘肃,兰州,宁夏,西宁之地。

周梦臣有一种感觉,大明对蒙古的无力,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是九边经济不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便周梦臣冒险将丰州滩给拿下了,没有后续的移民实边的巩固,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终究是要放弃的。

而且周梦臣自然知道海外是一个什么样子。大明要想参与进入大航海时代,必须有一套有利于对外扩张的体制。如果还是大明而今的体制。根本无法完成对外殖民。

别的不说,就是台湾。

明末水师将领沈有容,大破荷兰人之后,就上了台湾,巡视台湾。有在上面建立水寨,巩固海防的心思,但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了。

为什么军队驻守,民户迁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大明初期,太祖年间,大规模迁徙百姓的事情,有很多次。但那都是依靠当时官员的执行力。但是而今的官员哪里有当初的执行力。让他们迁民,恐怕要弄出大暴乱不可。

如果军队招募退役成为一个流程。即便不以而今大明三百万军队来算,明军堪战的话,自然不需要这么大的数字。但是一百万人却是需要的。如此一来,一年大概有十万人退役。即便有一半人愿意拿边疆的土地。也就是对外新设一县的规模。

诚然,这个对外移民速度,周梦臣也并不是太满意的。但问题是大明不是西方。自有国情。很多情况是不能照搬的。

其实,周梦臣整个体制是模仿了很多日本的体制。比如按照府县集中征兵,编练成为军队,这就是与日本的师团制度有些相仿之处。周梦臣倒是想将大明军制,改为义务兵制。但是其中有太多的问题了。

所以,周梦臣只能进行折中,或许多年之后,不会限制府县征兵。而是成为全国征兵的。但是而今要限制一点好。

再有所谓退役军人实边。其实是日本在乡军人,中国的生产建设兵团都给周梦臣灵感。

总之,是一个大杂烩。

周梦臣其中很多想法,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徐阶。

徐阶一开始还能维持严肃的表情,但是时间一长,徐阶忍不住身体前倾,听周梦臣的长篇大论。还忍不住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周梦臣没有想过,有些问题周梦臣却是想过的。

略一思考,几乎所有问题,周梦臣都能给出一个答案,或者是解决方案。当然了,这个答案与解决方案未必能入徐阶的眼了。

不过,徐阶对周梦臣更是高看一眼了。

徐阶很明白,周梦臣提出这一套,看似是要解决卫所制度,但实际上,解决了更多的问题。如果将卫所的土地纳入朝廷黄册之中,也就是成为可征税额。朝廷的收入定然会大大增加了。

其次,移民宽乡,也是可以缓解大明流民之患。

徐阶很明白而今的大明内忧外患。

周梦臣的办法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是第一个向徐阶提出解决现在问题一个整体方案。

仅仅是这个,就让徐阶很重视。

其实周梦臣并没有发现。他在制度建设上有这天然的优势。

无他,他所借鉴的后世的方案,是不知道多少政治家,或者执行者,一点点的设计修改过来的。他拿出来的东西,在他的心中。不过是明摆着的东西,但是徐阶看来,就是很强大政治智慧,与政治创造力。

毕竟徐阶不是严嵩,徐阶还是很有政治抱负,有政治家的胸怀。作为一个政治家,不仅仅是争权夺利。而是要为国家解决问题。徐阶与严嵩斗,固然是两人权力冲突,但未必没有在徐阶看来,严嵩就是大明最大的问题所在。

必须解决掉这个问题的原因。

只是徐阶内心之中,还是否定了周梦臣方案。

因为在他看来,周梦臣的方案太过激进了。在全国范围之内,废除卫所,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与执行力的。

徐阶长叹一声,说道:“周梦臣,你给我说这些又有什么用?而今朝廷内外对你在大同跋扈行为很是恼怒。你是帮不了你的。你这一套,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

周梦臣说道:“阁老。很多事情不试试又怎么知道,行与不行啊?我的这些心思,没有宣之于众,仅仅是今日说给阁老听,就是请阁老给我一个机会,让我验证我的所做所为。”

“如果,此事真的不行,我甘服国法。如果我所想的东西,有一二可取之处,能振奋大同,大破鞑子。我也不求阁老为这个计划发声,只求阁老在权衡国家大事上,也要想想我这个方案。”

“如此,我死而无悔。”

周梦臣终于说出了最重要的话。

周梦臣当时在大同的时候,又没有想过为大明设计一套军制的想法,未必有。他只是将他对大同的计划,微微改动一下,扩充了一个全国版而已。其中有多少条款与细节上的问题,周梦臣也是知道的。

他之所以将大同方案,改头换面为大明军制方案,正是对症下药。

同一件事情,对不同的人来说,就要有不同的方案。对徐阶这样的人来说,就必须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