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十一章 义乌兵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一章 义乌兵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五十一章 义乌兵

第五十一章义乌兵

当然了,因为浙江省的特殊性,浙江省北边,几乎是与江南连在一起的。民风也与江南差不多,在戚继光看来,多市井之民,实在不是当兵的料子。所以戚继光选兵的范围,大多是在浙江西南,以处州府,金华府几个偏山区的府县为主。

毕竟,同样的军饷,杭州,嘉兴等地的百姓未必感兴趣,但是处州山区之中的百姓看来,却足够卖命了。

但是戚继光虽然没有刻意偏向义乌兵,但是义乌兵却是是极好的兵源,在戚继光麾下脱颖而出。比如眼前这位吴惟忠。他现在就是营官了。

如果仅仅看吴惟忠的履历,他升迁速度,要比戚继美还要快。戚继美在大同的时候,就参与过战事,虽然没有在主战场之上,但是还是有资历的。然后到了浙军之中担任营官,虽然速度很快,但是也让人挑不出错来。

但是吴惟忠,去年因为戚继光招募士卒才入伍,因为训练出色,成为下级军官,随即在一系列战斗之中,脱颖而出。成为营官。可以这样说,戚继美的履历让人挑不出毛病,那是因为戚继美是普通将领。

正因为戚继美能力上有上限,才要在其他方面,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而吴惟忠是那种不需要在履历资历上做文章的,任何时候将他丢在战场之上,都是没有问题的。

在浙江之中,义乌将领也是一个不小的团体。而吴惟忠就是义乌兵这个小团体核心之一,有一部分在浙江没有带过来,而今吴惟忠就是征日义乌兵的首领。

所以,才二十多岁的吴惟忠就城担任营官了。甚至戚继光也是模仿周梦臣培养自己,来培养吴惟忠的。毕竟戚继光也是有爵位在身,甚至征日之战后,戚继光的爵位甚至还要动一动,还有俞大猷功劳积累的够多了,这一次说不定能挂一个伯爵。

毕竟以戚继光而今资历,即便在外征战,多是一方面主帅。不可能亲自冲锋陷阵了。

此战,艰难非常。在戚继光看来,在征日军中,吴惟忠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戚继光也没法废话,三言两语将而今的局面给说了。说道:“此战,以寡敌众,凶险非常。你可有把握,如果没有把握,我去选其他人就是了。”

吴惟忠听了,明知道戚继光话里有激将之意,依然说道:“大人何出此言,我吴某人何曾避战过,不过区区倭寇而已。江南百姓有多少死于倭寇之手,而今正是为他们报仇的时候。请大人放心,吴惟忠此去,不胜不还。”

戚继光说道:“好。你有什么想法,现在可以跟我说了。”

吴惟忠也不客气,说道:“我要掌心雷,越多越好。”

戚继光说道:“我会聚集军中与水师所有的掌心雷,你能带多少,就是多少。”

吴惟忠说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想要一些人到我营中。”

戚继光明白吴惟忠的意思。与历史上的戚家军不一样,戚家军这个称呼是后来才有的。当时并没有这个称呼,甚至谁敢这样叫,就是陷戚继光于不义,毕竟称呼戚家军,将朝廷放在什么位置了。

不过,有一点却是没有错的,历史上的浙军在大明军队体系之中很尴尬。卫所军边军在国家军事体系之中的地位是远远超过南军的。也就是浙军这样的编练新军的。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浙军,也就是戚家军在内外倾轧之下,损失殆尽。

而今却不一样,周梦臣首先就是确定了这些编练新军的经制之军的地位。而今周梦臣是以南京兵部尚书的名义管理这些军队,还有一些临时规范的感觉。但是周梦臣其实已经在着手将管理流程正规化。这样一来,编练新军在大明军事体系之中,就不是后娘养的,而是兵部尚书下面的亲儿子。

但是既然属于经制之师,有些事情也是要做的。

那就是军队是国家的军队,不能私人化。具体表现在,每一支军队不能由某一派系独占。

总体上来说,这些军队都属于周梦臣一派,但不要以为编练新军,这些浙军,闽军等军队之中,就没有派系了吧?不可能的。人一多,自然会有分化抱团的情况。这是不可避免的。

所谓党中无党,帝王思想,派中无派,千奇百怪。

当然了,军队刚刚建立各种派系还出于萌芽状态。可以分为三派,第一派就是大同派,从大同跟随周梦臣,戚继光南下,用于组建新军的,这些人不多,但是多处于高位。第二派就是抗倭派,原来的抗倭武装,被编练到新军之中,特点是,他们之前都有各种各样的正式非正式的头衔,在当地或者朝廷,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并不是太单纯的。这也是让朝廷与当地士绅放心的办法。不可能全军上下都听命于周梦臣。否则很多人睡不着觉。只是这些人不怎么占主流。并不是因为戚继光排挤他们,而是能力问题。这些人号称抗倭有功的人,其实能力都很有限,否则也不会让倭寇放肆到如此地步。还以为自己是有功之臣。戚继光虽然不刻意针对他们的。但是以军中能者上,劣者下的规矩。

这些人成不了什么气候。

而第三派,就是从军派。也就是在戚继光征兵之后,原本没有什么背景,甚至可以说是普通百姓,然后一仗仗打上来的将领们。而义乌人就是这一派里面的小团体。

戚继光基本上以各色掺杂,不会让任何一派独立占据某一支军队,即便损失一些战斗力也必须这么做。

而今却不一样了。

吴惟忠这一次的任务太重要了。之前的种种就不重要了。只要能打胜仗,怎么都行。至于打赢之后,再安置也不迟。

戚继光说道:“没有问题,你看重那一支军队,可以成建制的调入你营之中。”

吴惟忠后退行了一礼,说道:“先生,没有问题了。”

戚继光听了,五味杂陈。

戚继光年纪尚轻,没有收弟子的想法。但是并不代表戚继光就没有弟子了。

戚继光在军中训练士卒,同样也训练将领,对于很多将领,特别是从最底层提拔上来的将领,更是劳心劳力,一点点的传授军事知识与思想,甚至为了专门传授这些人,他在军中还自己编了一些小册子。作为军中教材。

这也是戚继光军中,有很多如吴惟忠这样的将领脱颖而出的原因。

可以说,凡是这些从最下面能爬上来的将领,都可以说是戚继光的弟子。

戚继光有没有收弟子的想法,自然是有的。

在历史上的戚继光或许没有这个想法,但是而今的戚继光却一定有,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是周梦臣的弟子,身份与地位不一样了。

周梦臣做了很多事情,但依旧没有改变大明文贵武轻的事实。一个大儒远比一个名将有地位,戚继光打过这么多仗,而今也有爵位在身。但是在社会地位上,未必比得上一个大儒。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真正有本身的人都会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不要说戚继光,就是俞大猷也在儒学上下功夫,似乎想以此提升自己的地位,让别人看自己,不是单纯的将领,而是儒将。只是俞大猷的研究,当时没有人注意,也就是后世人研究俞大猷的时候顺便看看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