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五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奋斗在大明 第五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五十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五十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麻烦了。”戚继光与俞大猷在鹿儿岛天守阁之中,相对而坐。脸色有些难堪。

鹿儿岛城轻松地拿下来了。但是鹿儿岛城中没有一个人,空荡荡好像鬼城一般。

坚壁清野,这四个字说得很容易,但做起来却是很难的。能做到这一点的,无不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因为组织能力,不管是那方面的组织能力,都代表着战斗力。

能做到坚壁清野这一点的,对方军队的战斗力一定不会太差。

而且戚继光与俞大猷都明白。周梦臣各种分化拉拢,等等行为。看似很不爽利,但是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原则,那就是速战速决。大明上上下下都没有准备与日本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周梦臣出发之前,都已经划下了战事的截止性,九个月。最多到嘉靖三十八年夏天,一定会退兵的。

九个月很长吗?

其实不长。

一场围城战打上几个月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虽然说九州岛不大,岛津家的领地更小。但是这也是相对而论的。戚家手中只有十个营,五万多人。要在萨摩,日向这一片区域,寻找岛津主力,却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毕竟,岛津家在这一片土地经营了不知道多少代人了。大明攻下鹿儿岛都没有找到一个合格的带-路党。

决战的话,俞大猷与戚继光谁也不会怕的。但是战争决计不是决战而已。有太多的办法了。

俞大猷说道:“我先带船队攻克所有沿海区域,看看能不能找到岛津家的主力。”

戚继光微微摇头,说道:“鹿儿岛他们都不守,其他地方他们能守吗?即便能守,这些地方豪族与岛津家的关系如何也不清楚?凭借他们也未必能引出岛津家的主力,我看明白了。岛津家是有明白人的。他们是铁了心,在脱离沿海的地方,以优势兵力来伏击我们一部。”

“这样的阵势,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没有什么可破解的地方。只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戚继光不得不承认,岛津家这一手七伤拳,弄得双方都不舒服。明军不得不面对很可能旷日持久的南九州治安战。而岛津损失就小了?不,更大,岛津家毕竟体量有限,他们放弃的是整个岛津的精华地带。

可以说,如果不是,岛津家给了大友家一个狠的。解除了大友家的威胁。这样的战略计划,根本无法执行。毕竟大友家虽然在各方面不如明军。但有一点却是远远胜过明军的。大友家是日本人。他们与岛津家之间的战争,大部分日本没有那么多参与的**,而大明毕竟是外来人。说日本人好也好,坏也好,都不能否认。历史超过千年的国家,有自己的文明内核与凝聚力。在对抗外敌的时候,就有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面对大友家,岛津家如何用这样的打法,非分崩离析不可。

即便打到这一步,大明撤军。岛津的实力也需要数年来恢复,这就是放弃鹿儿岛的代价。

甚至戚继光不知道岛津家能坚持这样的姿态多久,一年还是两年。但是戚继光却知道,大明在日本维持十万人规模大军,是坚持不了一年的。

分明是我难地更难的打法。

当然了,这办法虽然难。但是戚继光并不是没有办法化解的。但都需要时间,而戚继光作为周梦臣的弟子,在什么人眼前都是贴上周梦臣标签的心腹将领,甚至戚继光也是如此自居的。

他比俞大猷更具有政治敏感性。更能体察周梦臣的心意。

明白周梦臣想要速战速决的心思。

所以,才咬着牙觉得,将计就计。既然岛津家想要伏击,那就让他们伏击。反正军队到底是靠刀枪说话的,不管事先计划的再好。都是纸上谈兵。最后决胜的时候,靠得是子弹,钢铁与热血。

俞大猷脸色有些难看,说道:“元敬,非如此不可吗?”

俞大猷在军事上的成就也不用说了,他一听戚继光的说法,就知道,这是一场惨烈之极的战斗。

为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岛津家其实也明白他们的实力是有限,决计不会浪战,而是必须打他们有把握的战事。也就是说,除非战前的绝对优势在岛津家,岛津家才不会从隐藏的地方钻出来,与明军决战。

如此一来,双方兵力比,也就可想而知了?

是三比一,四比一,还是五比一。

在南九州,大明不熟悉地理,这是没有地利。当地日本人也不会心向大明,这是没有人和。至于主将如此急迫,也是没有天时,然后在数量上也不占优势,让麾下的将士面对数倍之敌。

纵然俞大猷觉得大明军队要胜过岛津家,也知道这不是一场容易的战事。

俞大猷本能不想将将士们陷入如此绝境之中。

戚继光摇摇头,说道:“只有这一个办法了。没有其他办法。”

说戚继光比俞大猷官迷也好,说政治敏感性也好。但是戚继光在考虑事情上,不会简单的从军事角度来思考,也会从政治角度来思考,这一战,是明显的政治战。不惜将一支军队打残,打散。戚继光也必须打这一仗。

慈不掌兵。在戚继光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管平日戚继光多爱兵如子,在关键时候,也有不问伤亡数字,不问死多少。只问打赢没有的决心与意志。

俞大猷沉默了一会儿,叹息一声。还想说什么,随即叹息一声,说道:“这是你的兵,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俞大猷其实想说,是有其他办法的。

派人离间,将朝-鲜兵带过来,让他们下去清乡,等等。但是俞大猷最终没有说,默认了戚继光的做法。

戚继光心中也不好受。他沉吟片刻。决定派出一个营,向北方追击。他知道岛津家的军队在两三万之间,具体不清楚。如果连大明一个营都不敢打,那么,岛津家的军心士气该怎么维持?而且,一个营作为一个战术单位,各方面都很齐全。如果再少的话,就发挥不出明军的很多优势了。

但是这个营,必须战斗力出类拔萃,必须能打。

岛津家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岛津家武士多,有太多的岛津武士作为基干军官。不敢说能打到一兵一卒不撤退。但是在伏击大友家一战之中,引诱大友家的军队,就承担了将近一半的伤亡,依然坚持战斗。

大明军队必须要比岛津家更强,更能打,意志更坚定才行。

戚继光忽然想念起大同兵了。在与鞑子反复拉扯之下,几乎百战余生,家破人亡的大同兵,是有这种素质与战斗力的。只是随着大同战事平定。甚至渐渐富裕起来,成为塞上明珠之后,戚继光很多大同故旧都抱怨起来,而今补充大同士卒,都是少爷兵。太娇生惯养了。

似乎当年大同兵顽强作风,也会因为他们这一批大同老人渐渐退下而消失不见。

不过,戚继光想起了另外一支作风很是强悍的军队。

戚继光说道:“叫吴惟忠来见我。”

片刻之后,吴惟忠来见戚继光了。

戚继光想到的就是义乌兵。

与历史上不一样,历史上戚继光练兵是从义乌起家的。所以军中义乌兵的比例非常高,义乌籍的将领也非常多。但是而今戚继光一上来就是浙江总兵。编练新军的时候,更是有周梦臣权力支持,让他有更多的选择权,不必局限于义乌一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