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三十章 移民之急

奋斗在大明 第三十章 移民之急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三十章 移民之急

奋斗在大明

第三十章移民之急

周梦臣说道:“君刚刚从此地而来,可有长治久安之策?”

唐顺之是说道:“本来是没有的。但是听说了东海五卫,就有一个想法。”

周梦臣心中有一些联想,说道:“可是移民海外?”

唐顺之说道:“正是如此。”

“汀州府,延平府,邵武府,南安府,赣州府,吉安府,抚州府,建昌府。山势交错,沟壑相连,百姓于山中谋一生何其难也,张琏不过草寇,于潮州聚众不过万数,一入此地,转身一变,即有数十万众应和。非张琏有过人之德,实乃此地,民不聊生。朝廷用过不知道多少办法,即便是先师阳明公巡抚赣南,也不过数十年前的事情,当时力行保甲,一时大安。不想三十年后,崩坏如斯。实在是其土不能养其民。人口滋生,为求一生,不得不振臂一呼,以螳臂当车之勇,求暂活一二年间。唐某之才,远不如先师。于此又能有什么办法,暂抚百姓,行以仁政。能安堵十年,恐怕就是奢望了。想来唯有移民于外。”

“而南方各地,早已地狭人密。西南与苗人争田,屡有战事,各地土客之争。为一口水井,伏尸百计。”

“釜底抽薪之策,也唯有移民宽乡,才让百姓有喘息之机。”

周梦臣细细听完,只觉得心脏一紧,好像被什么东西抓了一样。

周梦臣从来没有细细思考过这个问题,人口过剩这四个字,看起来那么简单,但背后的残酷,却让人心发凉。而周梦臣不得不承认,整个大明大部分地区都进入这个过程之中。无非是程度深浅而已,总体上来说,南方人口过剩的程度,是要胜过北方的。

北方战乱还有其他原因,人口滋生并不是太过剩。而且北方是有人口迁徙的地方,比如辽东。

很多人都以为闯关东这样的情况,是在清代才有的,其实在明代就已经有了。在靠近鸭绿江一带,在明初几乎是一片空地,但是在后金起兵的时候,宽甸八堡已经成为人烟稠密的地带,说起来,也就是万历年间,被大量人口迅速填充的。

在山西有大量人口出关,投奔蒙古人。这决计不能仅仅说大明政治黑暗。

而在西南的确,土司屡叛,几乎在万历,天启,崇祯三朝,一直有土司造反。

如果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就是这些土司狼子野心。不安分。但是在土司看来,一方面是大量人口流入,增长了他们的实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大量外来人口流入,汉人增多,同样动摇了他们的统治。让他们有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这其实背后都是人口问题。

甚至反过来,在嘉靖年间开始的,一直到清朝灭亡,都在持续进行中的福建广东等地百姓出海这一件事情,百姓不知道南洋不好歹,不仅仅是疾病。甚至还有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乃至于死亡?

但是他们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

无非是,在家中实在是活不下去了。

周梦臣忽然觉得他的海外扩张计划,实际上是刻不容缓。他到底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地方底层的百姓的绝望,绝望到几乎每一代人都会造反。用死亡来抗争。

周梦臣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容我三思。”周梦臣虽然明白了这一件事情的急迫性,但是做事依然要按部就班的来办。很多事情着急也是没有用的。

“下官明白。只是下官”唐顺之一时间哽咽了。

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毕竟,周梦臣所说的他都知道,而今征日在即,你忽然说这个一件事情,总不能打断征日计划吧。即便现在开始筹备这一件事情,也要数年来办了。

周梦臣说道:“你刚刚卸任,朝廷还没有安排。不过,我有一个位置,你愿意不愿意?”

唐顺之说道:“大人请讲。”

周梦臣说道:“其实,你也看出来了,我有经营海外之意,不说别的,就是让百姓有一个去处,也必须好好的经营一二。但是当今官员,重京师,而轻外官,更不要说是海外了。故而,我将来准备奏请百姓,设北洋巡抚与南洋巡抚,总-理各国,督促各国朝贡,并清理海外,管控海上,与海外军队。你有意乎?”

唐顺之听了,顿时激动起来,他立即感觉到,这南北洋巡抚,就如同汉唐西域都护一般的官职,对内管军民,对外管藩国。对于一般人或许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对于唐顺之这样胸中有沟壑的文武全才,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唐顺之立即说道:“请大人放心,下官任大人调遣,当以班超为榜样,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

周梦臣说道:“何须如此。朝廷用人也不会将人往死里用。不过,你回去收拾一下,就准备从我一起出海吧。”

唐顺之说道:“是。”

周梦臣本来对外海统治,并没有那么急迫的想法,毕竟周梦臣很清楚,很多事情做得太快,阻力也就越大。只是听了唐顺之的话,内心之中难免有几分急迫。

他内心之中,对海上管理有很多想法,但是最后还是模仿清代的南北洋之分。准备设立两个巡抚。将中国临海分为两部分,其实这也有贸易有关。

而今大明海上贸易,也就是东洋与南洋两条。两个巡抚衙门分别管理一条。作为双方的财源。

毕竟,任何衙门都是要有钱来维持的。

不过,如此一来,南洋衙门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了北洋,而北洋衙门也不可能驻守在天津了。

周梦臣想了想,对身边的人说道:“让胡宗宪来见我。”

胡宗宪很快就到了。见了周梦臣恭恭敬敬的行礼。

周梦臣见了胡宗宪忍不住说道:“胡兄清瘦了。”

胡宗宪说道:“为大人办事,敢不尽心尽力,焉能不瘦?”

周梦臣听了,内心之中微微一笑。他知道胡宗宪是为什么瘦,决计不是因为他办事。虽然说,整理卫所这一件事情,让胡宗宪得罪了很多人,在东南几乎是骂声一片,东南士绅都说胡宗宪是奸臣,但是胡宗宪前前后后,为周梦臣提供,七百多万两的军费,可以说,浙军,江南军,闽军,等军队的改造资金。周梦臣打台州,江北,长江口,以及福建等多次战事的经费,都是胡宗宪给的。

有了这一笔活钱,周梦臣在很多事情上,才有腾挪的空间。

胡宗宪在上面是有功的。虽然名声难听了一点,但这些事情,其实是难不倒胡宗宪。

真正让胡宗宪清瘦的是,他夹杂在周党与严党之间,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此刻的胡宗宪不容于严党。其实严嵩并不是没有胸怀,但实在是胜利者才能宽容,如果严党而今形势一片大好。严嵩决计对胡宗宪宽容有加,不计前嫌。而今严党屡战屡败,虽然还没有到树倒猕猴散的地步。但也对胡宗宪也没有那么宽容了。

而胡宗宪本身也是很机灵的人。他也看到了严党的危机,这种危机是根深蒂固的,随着严嵩年纪越来越大,是没有人能接住严党的盘。

胡宗宪也在内心之中琢磨出路。

他甚至担心,周梦臣不接纳他。让他成为了孤魂野鬼,那就不好办了。

大明风气就是这样,即便周梦臣势单力薄的时候,也要托庇于徐党之下,可见无党无派看似轻松,实际上都是边缘化的孤魂野鬼。

这可不是胡宗宪所想要的。

这才是胡宗宪衣带渐宽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