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二十九章 嘉靖的倾向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九章 嘉靖的倾向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二十九章 嘉靖的倾向

奋斗在大明

第二十九章嘉靖的倾向

第二日,等嘉靖午睡过后,内阁班子就来求见了。

嘉靖每日作息规律,也很忙的。忙得养生,忙得研究长生之道,总之他每天只留下一两个时辰,过问国家大事,也就是他午睡过后这一段时间。

等内阁的人来了之后,嘉靖例行询问道:“今天有什么事情吗?”

严嵩立即出列行礼说道:“有一件事情,关系重大,我等不敢自专,只能请陛下御裁。”

嘉靖问道:“什么事情?”

严嵩立即将周梦臣的奏疏递给了黄锦,黄锦接过,然后恭恭敬敬给了嘉靖。

嘉靖打开一看,心中暗道:“这个事情啊。”

嘉靖虽然日常处理政务的时间不多,但私下里看锦衣卫的情报与各地密奏的时间却不少。毕竟他也担心被内阁架空。

甚至密奏的效率要比内阁的效率要高,没有那么多的流程。

嘉靖自然是看过周梦臣的密奏。

他第一时间就心动了。就是为了钱。

嘉靖是穷怕了。大明的财政危机是整体的,朝廷没有钱,大内有钱也不行,外面的臣子们,就会叽叽歪歪的要钱,弄得嘉靖也不安生。

嘉靖简单计算了一下日本金银比的事情,就知道这是一笔多么大财富。

他自然倾向于出兵。

不过。作为皇帝。嘉靖不可能将自己的意思表达的那么直白。而是问道:“诸位觉得,周梦臣此战胜负如何?”

严嵩问弦音而知雅意,立即说道:“周大人乃是我朝第一名将,日本小国,岂能对抗大明天威?”

嘉靖又问道:“用兵几何,朝廷能否支撑?”

严嵩说道:“陛下,臣等愚昧。此事恐怕要问方尚书了。”

嘉靖说道:“那就将方钝叫过来。”

严嵩听到这一句话,对嘉靖内心之中的倾向,已经判断的七七八八了。谁都知道,方钝与周梦臣之间的关系非常亲近,让方钝过来,他不可能不为周梦臣说话。

果然,片刻之后,方钝过来,看了周梦臣的奏疏。心中微微有一些担心。

方钝想起了元朝两次进攻日本的下场,也担心周梦臣的征日计划会出问题。只是他不会在这个时候,拆周梦臣的台,说道:“回禀陛下,臣不知道此战耗费几何,但是臣知道,自从倭寇起来后,江南江北浙江福建,死伤不可计算,屡屡失陷县城,财物损失何止千万之数

故而,此战不应该看耗损如何,还要看今后能不能令海波平息,如果能,那么花再多钱也要打,如果,不能,再就完全没有必要。”

嘉靖称赞道:“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严嵩立即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老臣也想明白了。不过老臣也有一点想法。”

嘉靖说道:“有什么想法?”

严嵩说道:“周武昌所想,不过是绝倭寇,而不是破日本,此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日本乃是太祖所定,十五不争之国,臣以为当先礼后兵。”

“我国多次遣使日本,令其治倭寇,日本都置若罔闻。今日,当令周梦臣巡视海上,到日本之后,先礼后兵,如果他日本能知错就改,愿意治理倭寇,我等自然不为己甚,如此对天下人也有一个交代。如果依旧冥顽不灵,天朝亦有后至之诛。庶可两全。”

嘉靖听了不由点点头,心中暗道:“严嵩办事,还是那么妥帖。”

虽然说,周梦臣有充足才理由,而且嘉靖也知道,单单言语警告,也不可能让日本人收手。但是严嵩加得这个补丁,却也是大有用处的。更多是对内,而不对外。

不管怎么说,日本都是不征之国,再加上天朝用兵,也要堂堂正正。先礼后兵。

不能随随便便就打,这不是天朝的风范。而今按严嵩所言,周梦臣是巡日,而不是攻打日本。不过,在其中发现了日本的奸谋,果断处置而已。

如此反对的力量也会降到最小。

而且巡日,也代表了大明的傲慢之处。

其实日本人这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承认大明的宗主国关系。只有少数幕府将军承认这一点。而大明这边是不管日本承认不承认,日本都是大明的藩属。

所以,周梦臣到日本,是代天子巡视藩国。而不是访问外国。

这也是嘉靖满意严嵩的地方,只有嘉靖想办,严嵩都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办法,减少阻力。给落实下去。从来不与嘉靖唱反调。

嘉靖说道:“好,就按首辅的意思去办吧。”

当日这一封圣旨就明发天下了。

数日之后,就到了周梦臣的手中。

周梦臣终于松了一口气。有这一封圣旨,他的行为完全是合法的了。

只是他也担心,此去日本到底能不能从日本搞出一大笔钱,来满足嘉靖的胃口。似乎九州也没有什么金银矿产。特记得石见银山在本州岛上的。

不过,这都是后话。

梦臣到时候想办法就是了,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筹划征日之事。第一件事情,就聚集兵力,将在赣州一带的兵力给调过来。

周梦臣决定才除却水师之外,要带五万大军,其中闽军六个营,浙兵四个营,还有周梦臣自己的护卫三千。不过这三千人从骑兵变成了步兵,毕竟马不好运。

让马儿过江,都是一件比较棘手的问题,更不要说让战马远渡重洋了。好在大同骑兵,并不是没有战马就不知道该怎么打仗的军队。

这些军队都要从闽西地区陆陆续续的撤回来。

周梦臣也见了从这边回来的唐顺之。

此刻周梦臣对唐顺之的态度截然不同了,如果说,之前派唐顺之去,就是派一个不干扰戚继光指挥的文官,而今周梦臣看唐顺之,的确有文帅之才。

这样的才能在整个大明文官之中,都是稀少的。

周梦臣自然极为重视。

迎出二门,站在滴水檐下面,接待了唐顺之。

两人行礼过后坐定,周梦臣问道:“闽西一带,情况如何?”

唐顺之说道;“暂且安堵,只是不出数年,必反。”

周梦臣听了大吃一惊。他这一问,虽然不是随口问的,但也觉得唐顺之刚刚从那边过来,战事也停当了,也应该说一些喜讯,万万没有想到唐顺之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周梦臣立即问道:“这又从何说起?”

唐顺之叹息一声,说道;“我也不想面对这个事实,但是我看过地方志与朝廷的资料,从开国到现在,闽西,赣南,粤东地区,平均两年就有一次起事。我实地调查过才知道,这里山峦起伏,内外交通不便,虽然商贾,也只能内部跑跑,很难沟通内外,而粮食。三年之中,有两年百姓都是亏歉。如果将这个数字拉到十年,则十年之内,产出都是负的。民生多艰,再加上山外对山民有歧视,宗族横行,武断乡曲,稍有不称意之处,就高举反旗。”

“我这一次,不过是扬汤止沸,不过三五年之内,就会再有一场起事,可能没有这一场闹得如此之大而已。”

周梦臣听了一阵沉默。

年年种粮食入不敷出。也只要大战之后,腾出一点点空间,让他们有一点点发展的劲头,而今很快这些因为军事造成的空隙,也会被百姓填满。紧接着,内部问题,外部问题。总体上经济问题,就会聚集在一起,然后再次燃起火光。大明朝廷总体上对百姓造反,仅仅是诛杀首恶,对胁从很是宽大。等于有相当一批有造反经验的人聚集在当地。

死灰复燃也就必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