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分两路

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分两路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兵分两路

第一百二十八章兵分两路

只是面对这个问题,俞大猷一时间沉没了。

不是因为俞大猷不了解。而是太了解了。

正因为了解这些海域,俞大猷才知道,确定未来的东海水师编制,却是很难的。编制不能太大的,太大的了负担大,朝廷不大可能允许,也不能太小,太小了如何负责这么广阔的海面。

俞大猷沉没了一会儿说道:“大人,这事情太大了,一时间我也确定不了。只是,有一件事情我是可以确定的。首先,想要完全控制这么多海面,没有两三百艘战船,已经四五个港口是万万不可能的。整体编制不会在五万人以下。”

“朝廷会同意吗?”

周梦臣微微皱眉,他不是嫌俞大猷报得多,而是报的少。周梦臣对而今水师的理解。深刻的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海军是进攻兵种。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海军在进攻的时候太方便了。

在海上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防御体系。原因很简单。

海上船只无法互相通信,在阳光正好的时候,数里之外的船只就未必能看见了,即便能看见,也未必能追上。而如果遇见风暴,或者大雨,大雾等能见度不好的天气,相隔几百米,估计大家也不能发现。

所以,在海上防御拦截截击伏击等计划,大部分都是天方夜谭。大部分海战都是距离海岸很近的地方,或者干脆就在港口附近,就是因为这个道理,茫茫大海上找一艘船,在没有无线电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控制一片海域,最好的办法是控制这一片海域的港口。控制一个港口,就要一定数量的战船。否则被敌人堵住港口,连求救都不行。

也就是除却主战的舰队之外,几乎每一个重要的港口,都要布置一支舰队。

周梦臣圈定的这一片海域,有多少个重要港口,长江的上海,往南依次有宁波,舟山,温州,台州,福州,泉州,以及澎湖,在对面的台湾,也要一两处港口,再加上琉球作为东海中亚的中转站。也要驻守。

即便这样,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仅仅是一个半圆,面对日本还有一个大缺口,日寇过来,必然在东南沿海交战。所以,周梦臣心中理想状态,应该在日本上占据数个港口,让日本直接没有水师,废除对大明的威胁。

这十几个港口,每一个感觉有一支船队,大概十几艘战船。就已经是一二百艘了,更不要说,作为水师总兵官手中,也应该有一支作为主力的船队,没有一百艘都不大好给人说话。

这样一来,五万人,三百艘船就未必可行了。

这就是水师防御不力的原因,完全控制东海水域,就需要这么多船队。要知道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其实也不过五六万人而已。就能直接捅道印度洋了。

当然了,这或许是周梦臣作为外行人的想法。总之,这一件事情还是很遥远的事情。所以周梦臣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说道:“朝廷同意不同意,是我的事情,但是你必须拿出一分天衣无缝的计划,今日我仅仅给你提一个醒。今后你要好好地琢磨这件事情。”

俞大猷立即说道:“是。”

于是,周梦臣在上海坐镇数日,俞大猷就带着自己一部人马,与俘获的船只征召了上海当地很多水手,将船开到了杭州,在哪里与戚继光一部汇合,准备扫平舟山群岛。

而王宗沐也在上海港整顿船队之后,接来从镇江运输过来的粮食,正式出发,开启周梦臣主导的第一次海运。

这一次总共有近三百艘船参与。因为时间太近了,很有可能来不及运输第二次,所以,王宗沐最后决定,要将三百万石粮食一次性运到。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也是见识了江南造船的速度。

经过大半年的时间,在殷宗伊的努力之下,造船厂的效率已经非常高了。有很多木材处理工具,与流水线培养之下,造船周期已经非常短了。本来周梦臣就担心一战下来,损失船只太多。于是就在江南造船厂扣下一批船只,没有参战。

这一批船只有几十艘不到百艘。然后这一中沉没重伤,不能参与这一次海运的也有十几艘之多。而长江口这一战的影响力也扩散开来。沙船帮将他们所有的船只都拿了出来,协同这一次运粮,再加上俘获船只之中有几艘大船,就是汪直的那几个宝贝,等等船只加起来,三百万石,几乎是堪堪到位。

微微有一点的重,但是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在此之前,船只的承载量其实有过消减的。原因很简单,船只装得太多,会影响船只机动性。也就是在海上遇见险情,比如海盗出没,他不好逃走,而今这一战过后,傻子才会来打截粮船。

当然了,山东附近海域是风浪很大。如果走传统的路线,要经过山东附近海域的话,有些吃力。而在黑潮洋流的话,就方便多了。也避开了山东风浪最大的海域。

总体上来说,风险还是有的。

海上的事情,什么时候都不是毫无风险的。即便是现代苏伊士运河之中都能搁浅。更不要说古代了。但是王宗沐在这一次海运上,下了不知道多少工夫,他对海运的看重,要比周梦臣重视多了。

对于周梦臣来说,海运的很多事情都代表着未来。

而对于王宗沐来说,海运的很多事情都代表着现在。

王宗沐不需要海运未来有什么影响,他只是知道,他们家乡将粮税运输到京师。所缴纳的运费,甚至要比粮税本身还要值钱。一旦海运成功了,运费就会降低到一个非常低的地步,对于王宗沐的家乡,江南已经浙江一带,这就是一次大减税,甚至能减轻三四成的赋税。单单为了这个目标,王宗沐都不敢让这一件有失。真能做成了,泽被家乡。全家乡的人都念得王某人的好,如果做不成,就不好对家乡父老交代。

周梦臣用王宗沐,也算是知人善用了。

在上海码头之上,周梦臣对王宗沐说道:“我什么也不说了。接下来的事情,就要看你的了。”

王宗沐说道:“请大人放心,十日之内,我一定让粮食安安分分运送到天津。”

周梦臣挥手告别。王宗沐占在船头,见一艘艘大船缓缓地离开了码头,沿着吴淞江一艘艘的进入长江之中,随即在长江之中排好队列。顺着长江水缓缓地出海了。出海之后,借助东南风,向东北方向航向,航向出一两百里的时候,就会遇见洋流,改道向西北方向航向,从此顺风顺水,最短的时间,不过七八日就能到达天津。如果速度慢一点,也在十三四日就能到达天津。

简直是海洋之中的高速公路了。自带动力那种。

而长江口海战的硝烟刚刚散去,整个东南的海盗都还在吸收这个消息,特别是官方还不知道汪直人间蒸发了。但是这些海盗都知道了。所以他们一个个既想吞并别人,又担心被别人吞并。

总之,所有海盗都忙着自己的事情,哪里有胆子来摸海运船队的屁股。更不要说,进入洋流之后,船只的速度陡增。即便迎面拦截都要拿捏分寸,多半不会成功。很可擦肩而过。所以这些海盗都什么都没有做。

于是,王宗沐只需数上数日,就能太太平平到天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