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大明 > 第八十七章 佛门儒家

奋斗在大明 第八十七章 佛门儒家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3:50:41

第八十七章 佛门儒家

第八十七章,佛门儒家

平静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数日之后,就到了讲学的第二阶段。

其实不用周梦臣挑拨,很多学者也想在这个场合对于很多公案,进行一场辩驳。毕竟,心学内部自己就有矛盾,比如钱德洪与王畿在本体功夫上,简直针尖麦芒。

只是钱德洪更识大体,本来他准备讲学的。但是王畿对周梦臣放炮之后。钱德洪就将自己讲学给取消了。原因很简单,他不能在这个时候拆王畿的台。

很多心学学者也都抱着这个心态。

所以,到了这一天,根本不用说。所有的目光都看在周梦臣与王畿身上。王畿自持身份,虽然也拿目光瞧周梦臣,却没有第一上台的想法。

周梦臣见状,也不客气,说道:“听了诸位前辈的讲学,在下受益匪浅。不过,也有一处不明,还请龙溪先生指点。”

王畿听了,说道:“周长亭请讲。”

周梦臣而今的名字也很多的,周梦臣这个名字,很少有人叫,周飞熊,也就长辈以及几个好友称呼,更多的人称呼他官职。而今周长亭这个号,更是少有人称呼。周梦臣自己都快要忘记了。

不过王畿选这个称呼,也是有心了。他之所以这么称呼,第一是回避周梦臣的官职。也就是今日坐而论道,不能以身份压人。第二,王畿与周梦臣也没有那么亲密,自然不能称呼周梦臣的字,于是就将周梦臣这个名号给翻出来了。也有周梦臣称呼他龙溪先生对应。

龙溪也是王畿的号。

周梦臣说道:“龙溪先生,听先生讲学,别开声面,只是其中多佛家释义,恐非儒家正道。”

罗钦顺听了,微微含笑,对于周梦臣按照他的计划来办,很是满意。

王畿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他其实知道,在这上面很多人对他不满意。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早就想过要怎么回应这个问题。

他说道:“佛家虽然偏颇,但是在道理上,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从来没有一个道理,有一些事情别人说了,我儒门就不能说,佛家讲心性,我儒门就不能谈心性了吗?虚寂微密,乃是圣学千古之密,后有圣学不明,反而将这秘传让给佛家了。而今学子但凡言辟佛,却不知佛家所言,本是我吾家之大略。而今借道而入,不亦哀乎?”

周梦臣听目瞪口呆。

不仅仅周梦臣目瞪口呆,这几十年没有关注过学术的罗钦顺,也目瞪口呆。他心中暗道:“王阳明没有将这个弟子给打死?”

罗钦顺与王阳明亦敌亦友多少年了。对王阳明很了解。王阳明是借了佛教一些观念。但是他本质上还是儒家的一套。但是而今王畿根本在说,佛门真意,就是儒家大略。看似还将儒家放在佛教之上,但其实暗搓搓划了等号。

后世很多大儒评价王畿误入歧途。还真是一点也没有冤枉他。

周梦臣一愣之下,顿时大喜过望,心中暗道:“王畿真是授人以柄。”他问出这个问题之前,也细细思量过。王畿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也设计了这个回应的方法。

只是而今周梦臣准备的套路,一个也用不上了。不过,周梦臣有了新得进攻方向。

周梦臣说道:“龙溪先生此言大误,圣学之道,千载流传。岂是佛教可比。”

王畿淡然的说道;“佛教与儒门之别,在于一个私字。佛门将生死看成首要大事,而儒门却不然。这才是根本之别,一个出世之学,一个入世之学。除此之外,道理是有相通之处的。”、

周梦臣立即反驳道:“此言差矣。佛门何以是出世之学?儒门何以是入世之学?并不是此学问生来就是出世还是入世,而是道理使然也。”

“今日,先生以其道理相通,却是深陷迷津,不可自拔了。”

“自以为为入世之人,却心怀出世之心。”

“却不知道,治国齐家平天下,乃是我儒门一生之追求。而今先生只谈心性,自以为高明,不过是一个没有剃度的老僧而已。”

王畿微微一笑,说道:“这就是长亭所不知了,我等士大夫本来就是进则儒生,退则佛老,我王畿也是如此。此乃是三教合一之法门,却不是你们年轻人所明白的。”

周梦臣心中暗道:“好一个顺水推舟。”

这句话说得,让周梦臣无话可说。

三教合一,本就是理学所发明的。理学的根本概念,本来就是三教合一的体现。理学之中的太极概念,来自于道家,被推崇之极的太极图。也就我们后世看见的太极图,乃是华山陈传所传。陈传是道士,而心性之中习染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敦儒。却是周敦儒的爱莲说,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爱莲说本身就是表明自己的理学概念。

这个莲根本就是出自于佛教《华严经》。“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等这几句,根本就是对《华严经》的化用。

这两处衍生出很多问题,前者代表着理学的宇宙观,即便不同人有不同解释,但是都绕不过太极这个概念。后者在心性观上,有很多影响。因为这个说的是心性净染问题。

如王阳明觉得本心被习性所染,这个就是佛教的概念。

可以说,王畿虽然将佛教与儒门划上了等号。但并非没有原因的。就是因为理学之中,本来就以三教合一的名义,引入了大量的佛教概念。然后王阳明的心学在理学之中的基础,又偏于佛教。于是王畿发现了这个真相之后,他又将王阳明心学之中关于儒学的东西舍弃了大半,于是王畿发现,他手中的东西,与佛门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他又大量将佛教的概念引入自己的学问之中,就成为佛教之真意乃是儒门之大略的论断。

他偏偏将三教合一拉过来,当挡箭牌。

三教合一乃是理学的基础。这个概念偷换的很好,周梦臣似乎要破除三教合一,才能说阳儒阴释。

周梦臣冷笑一声,说道;“此言差矣。我儒门海拿百川,从道而行,佛门有对的东西,道门有对得东西,取长补短,自然无碍。然根本大义,却不敢丝毫动摇。龙溪先生,有意佛门,我周某人自然不在意,甚至还能称呼一声大师。只是先生以儒门宗师身份,说这样的话,就大大不对了。”

“佛教法门只在自己生死之间,而先生学问,却在自己本心之内,舍此之外,再无其他,与佛门有何差别。天下有今日之难,就是因为有先生这些名为儒家,实为秃驴之辈。”

当日王畿没有给周梦臣留下一点点面子,周梦臣也不会给王畿留一点点面子的。

王畿冷笑一声,说道;“周长亭,此言太过了。”

王畿还准备说一些什么,但被周梦臣一言打断。说道:“龙溪先生只管答我便是,前宋之理学家,都抱着以学问改变天下的想法,龙溪先生有没有?”

周梦臣从这一刻,就在话题转入自己的节奏之中岂能容王畿打断,所以当机立断打断了王畿的话头。

周梦臣自己不觉得,但是他上过朝廷,上过战场,甚至亲手杀过人。自然养出了上位者的气势,刚刚还收着,大家感受不出来,而今全力发挥,顿时让王畿受不了,微微顿了一下。毕竟王畿虽然是大儒,但总就没有见过如此场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