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埋葬大清 > 第一百八十五章 棒子想重新认爹

埋葬大清 第一百八十五章 棒子想重新认爹

作者:天煌贵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21:10:32

第一百八十五章 棒子想重新认爹

按照德川家齐和松平定信的分析,只要朱劲松还自认是大明正统,而郑江辅又愿意替倭国多说几句好话,那么朱劲松就不得不给郑江辅几分面子。

因为郑江辅是郑成功胞弟田川七左卫门的七世孙,跟大明国姓爷郑成功是血亲,而且七左卫门曾经“亲诣江户,请赴明戮力成功,灭建虏以报仇”,怎么着也得有三分香火情。

可惜的是,七左卫门这一系跟德川幕府的关系并不怎么样。

众所周知,倭国的矮矬子们多多少少都有点儿脑子不正常。

郑芝龙当初跟倭国以及德川幕府的关系还算不错,不但长期和倭国大做贸易,连妻子也是日本人,甚至受到平户藩主松浦氏厚遇,在平户拥有家业。

但是当郑芝龙想要把妻儿都接回中原的时候,却又遭到倭国的数次阻挠,南明隆武元年十月时,郑芝龙再一次想要接回滞留倭国的妻子和次子,结果倭国又把郑芝龙的次子七左卫门扣下当质子,双方关系一度闹的很臭。

按照黄宗羲所著的《日本乞师纪》以及《行朝录》的记载,当初大明要唱凉凉的时候,国姓爷也曾数次找德川幕府借兵,虽然矮矬子们多少也赞助了一些物资,但是最重要的兵却是没能借到一个。

“……不予发兵,助铜熕(铜制大炮)、鹿铳、倭刀为备。”

包括七左卫门想要去中原堂口跟着国姓爷一起报仇,也因为德川幕府的阻挠而未能成行,只能不断输送人力、物资供应国姓爷,帮着国姓爷维持组织海上贸易命脉,直到德川幕府锁国。

有着这么多破事儿在里面,要说德川家齐有把握能够说动郑江辅,那纯粹就是扯淡。

然而出乎德川家齐预料的是,郑江辅毫不犹豫的就答应出使大明。

……

当郑江辅登船前往大明之时,倭国跟八旗毛熊的战争也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八旗毛熊跟毛熊八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人都容易弄混——如果毛熊俘虏的数量够多,能够完整的编制成八个旗,那么他们的编制就是毛熊八旗,而像现在这样儿人数极少,甚至连一个旗的编制都不到,就只能称之为八旗毛熊。

就像努尔哈赤当初起家之时,投靠建虏的草原部众被编为八旗蒙古,而等到大清彻底支棱起来,草原上的部落都投靠了建虏之后,建虏就把草原编制为蒙古八旗。

问题就出在八旗毛熊的兵力太少这上面。

论不怕死的程度,倭国矮矬子们跟八旗毛熊大概也就是个不相上下的水平,但是论到体型、体力以及后勤补给等方面,八旗毛熊就远超倭国矮矬子们了。

矮矬子们唯一的优势就在于倭国武士并不值钱,相比于死一个就少一个的八旗毛熊,倭国矮矬子武士却能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员,再加上矮矬子们又讲究武士道精神,常常倒腾着小短腿跟八旗毛熊打对攻,以致于八旗毛熊的数量是越打越少。

八旗毛熊越打越少,螨州八旗和朝鲜的士卒又指望不上,以致于大清方面的士卒越发低落,而矮矬子们却是越打越精神。

这就让人很蛋疼。

尤其是八旗毛熊兵力剧减,朝鲜方面不断失地的消息传回直隶之后,和珅和中堂差点儿就被气疯。

和中堂的心里也很清楚,想要解决眼前的困境,要么就把廓尔喀八旗调到朝鲜,要么就弄来大量的毛熊俘虏以补充八旗毛熊的消耗,或者我大清的螨州八旗能够忽然崛起,除此之外,基本上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驻扎在廓尔喀那边的廓尔喀八旗自然不用考虑,而被十五阿哥颙琰送到直隶的廓尔喀八旗又和朝鲜八旗一起,都跟着八阿哥永璇去怼毛熊了。

至于说大清的螨州八旗……

说多了都是泪!

在这种情况下,和珅和中堂能怎么办?

指望钱聋老狗?

号称十全武功的钱聋,实际上没带过一次兵,更没有打过一次仗,一辈子最大的能耐就是六下江南,视察了无数小娘子们身上的河道工程。

面对这种局面,钱聋老狗也只能是无能狂怒一番,然后再把问题扔给和珅和中堂去处理。

和中堂甚至私下抱怨:“本中堂,眼看着就快成裱糊匠了!”

当然,抱怨归抱怨,和珅和中堂能够混到军机大臣的位置,那可是有真本事在身的,即便是这种令人蛋疼的局面,和中堂依旧想到了破局的办法——

在仔细分析了朝鲜的战局之后,和珅和中堂认为,大清的螨州八旗之所以畏战怕死,是因为不差钱儿,而朝鲜的士卒之所以畏战怕死,则是因为钱没有到位。

就跟大清之前派去剿灭朱逆的那些绿营士卒一样。

那些绿营士卒都是什么模样?

平日里欺压百姓,踹寡妇门,刨绝户坟,什么事儿缺德他们就干什么,战场上则是能退则退,面对朱逆更是主动整理好装备然后跪地投降!

而某些投靠了朱逆,然后跟着朱逆回过头来打攻打大清的绿营士卒又是个什么模样?

悍不畏死!顶着炮火冲锋!能把大清八旗给打出屎来!

同样的一批人,前后如此巨大的反差,为啥?

不还是因为大清不把绿营兵当人,上面的兵头们吃空饷,喝兵血,甚至役兵为奴,简直就是一人当兵,拖累全家的典范,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卖命?

反观朱逆那边,从不拖欠军饷不说,甚至还对当兵的各种优待,对其家属也是各种照顾,简直就是一人当兵,全家都跟着受益,人家那士卒打起仗来,自然就悍不畏死。

谷里 所以,和珅和中堂很容易就得出一个结论——不是朝鲜士卒不中用,而是缺少动力!

既然如此,那就再招募一批朝鲜绿营,直接许以重利:只要打仗勇猛,就有机会凭借战功抬进螨州八旗,从此在后就能成为人上人!

然而让和珅和中堂想不明白是,即便都已经给出了抬旗的许诺,就连军饷也如数发放了一批,那些朝鲜士卒的表现却依旧如前,该偷懒的照样偷懒,该畏战怕死的照样还是畏战怕死。

就好像他们根本就不在乎是否能够抬旗,更不在乎军饷能不能按时按量的发放。

相比之下,反倒是残存的那些八旗毛熊变得更加悍不畏死。

问题是,八旗毛熊再怎么悍不畏死,也改变不了其兵力太少的事实,朝鲜那边该失地的还是接着失地,朝鲜国王李祘甚至学着他祖宗李昖的样子,跑到了鸭绿江边,声称“与其死于贼手,无宁死于父母之国”。

问题是被棒子们死命吹捧的“显文毅武圣睿达孝大王”,朝鲜宣祖李昖之所以要“死于父母之国”,是因为人家李昖有一个好爹,大明爸爸那是真的出兵帮着李昖。

而李祘刚认的这个爹……

钱聋老狗在得知李祘打算内附的消息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先乐呵的应下,第二反应就是把自己刚刚升格为十一全老人的名号又改成了十二全,第三反应则是朝鲜国库能拿出多少钱来,第四反应才是怎么帮着李祘干掉倭国。

钱聋老狗这一波操作,别说李祘这个朝鲜国主看不下去,就连那些棒子们都看不下去了。

眼看着大明爸爸不管朝鲜的死活,而大清和钱聋老狗又只是把朝鲜当成可以随意取款的票号,再加上倭国那些矮矬子们不断攻城掠地,所以朝鲜那边就再一次兴起了三别抄义军。

新兴起的这些三别抄义军,以及支持三别抄的朝鲜士绅一致认为,就是因为李祘向大清投降就等于完全背弃了反清复明的祖宗遗志,已经没有资格再继续担任朝鲜国主,决定改立“翼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之孙,庄献世子李愃之子李??为新的朝鲜大王。

而李??在即位之后,第一时间就打出了“认祖归宗”以及“抗倭拒清”的旗号,同时又派出使节前往大明,不仅是为了寻求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的册封,同时也是为了内附之事。

跟此前直接跑到济南府请求内附的郑华和孟云不同,恩彦君李??没有亲自跑来大明,而是依足了之前朝鲜历代国主对待大明的礼节,给朱劲松写了一封表章。

李??先是在表章里问候了朱劲松是否安康,朱劲松的老婆孩子是否安康,包括朱劲松养的狗是否安康,然后才说起了正事儿:

“未得大明皇帝爷爷陛下旨意,臣未敢登基称王,仅以恩彦君之身份暂领朝鲜国事,朝鲜者,大明之孝子也,朝鲜臣民之盼大明,犹婴儿之盼父母也,万望大明皇帝爷爷陛下感念朝鲜素来恭谨,不计李祘之恶,再收朝鲜于膝下云云。”

是的,李??用的是表章而不是国书,不仅像朝鲜历代先王对历代大明皇帝一样称呼为“大明皇帝爷爷陛下”,而且还再一次强调朝鲜乃是大明的孝子,希望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能够“不念李祘之旧恶,再次收下朝鲜当儿子”。

反正不管是从礼仪还是行文用词方面,朱劲松都挑不出一点儿毛病来。

如果非要鸡蛋里挑骨头,那就是这封表章里面嘘寒问暖的屁话太多,真正有用的就只有后面那一百来个字。

这封表章直接把朱劲松给看懵圈了。

凭心而论,朱劲松对于棒子们的感观也就一般般,大概跟倭奴、西夷之类的没什么区别。

要说让朱劲松直接派兵打下朝鲜,那肯定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是要说让朱劲松再册封什么外藩,那肯定就是扯淡。

但是朱劲松也没有想到,朝鲜居然还真有一批大明孝子,新鲜出炉的恩彦君李??更是直接要求内附。

这就比较麻烦。

要是直接认下李??这个干儿子,朱劲松的心里多少还有点儿腻歪,可要是直接拒绝了吧,也难免有点儿说不过去。

而更让朱劲松感到麻烦的,还是郑江辅的到来。

凭心而论,朱劲松原本并不想接见郑江辅,毕竟都过去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谁知道七左卫门这一系是否还承认他们是郑氏之后?

如果他们愿意承认倒还好一些,如果他们不愿意承认,那朱劲松又该怎么办?杀?还是不杀?

所以,与其接见,倒还不如不见,等以后拿下倭岛之时,看在国姓爷的份上,留下七左卫门一系也就是了。

问题是郑江辅直接来了济南,还拿出了国姓爷当年留给七左卫门的信物,这就使得朱劲松不得不接见他,哪怕是看在国姓爷的面子上。

然而等朱劲松召见了郑江辅,又赐宴招待了以郑江辅为首的倭国使团,私下召见郑江辅的时候,郑江辅却又再一次拿出了国姓爷留给七左卫门的信物,然后行了四拜之礼:“臣,已故大明延平郡王、忠孝伯,朱成功七世侄孙,郑江辅,参见大明皇帝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拜完之后,郑江辅又表示:“此行乃是受德川家齐之托,替倭国争取外藩以及不征之国的待遇,然则此行绝非是江辅本意,只是考虑到不答应德川家齐的要求,只怕终生无望踏入中原,所以这才厚着脸皮来了。”

郑江辅的本意是想请朱劲松这个大明皇帝帮着报仇雪恨,让七左卫门一系能够有机会干掉钱聋老狗和钱聋老狗的子子孙孙,以报当年郑氏之仇。

郑江辅表示,如果大明能够顺便干掉德川幕府,那就更好不过,因为七左卫门当年想要跟着国姓爷一起反清,但是德川幕府一个劲儿的从中阻挠,七左卫门也因此郁郁而终。

反正一句话,既然你朱劲松自认是大明皇帝,那就看你认不认隆武帝册封的延平郡王,认不认七左卫门这一系是大明之臣。

只要你朱皇帝认下七左卫门这一系,那么七左卫门这一系就老老实实的潜伏在倭国,等到大明进攻倭国的时候给大明的军队带路。

你朱皇帝要是不认,那你把我卖给德川家齐也行,当我没来过也行,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们七左卫门这一系走自己的独木桥。

朱劲松合计着朕有什么不敢认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