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608章 你请茅老道,我请孙伯灵

第608章 你请茅老道,我请孙伯灵

重型机械厂的厂址正是在团结路一片地势比较高的区域。

这可是青河市的风水宝地,因为地势高,每到雨季出现洪涝灾害的时候,淹不到这个地方。

前几年青河上游还没有修建大坝的时候,这片区域可是真正的香馍馍,所有的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都想把办公地点搬到这里,就是为了避免夏季被水淹。

最终成功搬来这里的,只有两个单位,一个是气象局,一个是广播电视台,因为这两个单位是不能被水淹的。

气象局不光是要负责每天的天气预报,每当雨季来临的时候,气象局要监控青河每个区域的降雨量,从对抗洪的资源进行精准调度。

所以气象局就会成了抗洪的临时指挥部,书记和市长都会亲临坐镇指挥,作为抗洪任务的“大脑”,气象局当然要保证正常运行,不能被水淹。

而广播电视台需要向社会发布抗洪和避灾的信息,如果正常通讯中断的话,还需要通过广播下达抗洪抢先的指令,所以广播电视台也需要保证正常的运转,不能被水淹。

除了气象局和广播电视台之外,这片区域还有一家医院,然后便是重型机械厂这家企业。

最近几年青河上游修建了不少的大坝,青河也没有出现洪灾, 这块区域的优势,才逐渐的被削弱。

重型机械厂来这里建厂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这片区域还是一片农田,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 这片区域早已经被纳入到市区范围之内,还出现了几个住宅项目。

也正因为城区范围的扩张, 给重型机械厂的原材料和产品运输带来了问题。

重型机械厂的西面和北面,几年前还都是城郊,如今已经变成了市区。

工程机械是一种大型的机械设备, 运输过程中自然不能堂而皇之的经过人流密集的市区,所以往西和往北运输的路是被堵住了。

而南边则是铁路,铁路涵洞的高度和宽度,运输小型的工程机械还可以, 运输大型工程机械可就过不去了。

那个年代的三四五线城市,基本没有立交桥,就算是有的话, 也会限制车辆的重量, 重型车辆肯定是不让上立交桥的。

所以重型机械厂的运输路线只剩下一条,那就是往东运输。

产品出厂以后, 直接往东过了团结路的大桥, 离开了市区的范围,然后再上国道或者省道,将产品运往全国各地。

如今团结路大桥被封住了,车辆无法通行, 重型机械厂向外运输产品的路,也等于是完全被封死了。

东南西北都不能走, 重型机械厂就算是生产出了产品,也运不出去。

对于老牌国营企业而言, 地处市区的繁华区域,也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计划经济时代重视产品生产, 轻视产品流通, 那个时代的城市规划,往往不会考虑商业发展。很多工厂专门建在靠近市中心的位置, 上下班的时间都非常的热闹。

当年李卫东收购装载机厂时,也曾面临同样的情况。那时候装载机厂的规模比重型机械厂小许多, 厂区占地也更少,厂址的位置还要更靠近市中心。

只不过李卫东更有远见, 早早的就把富康工程搬到了工业园区, 解决了运输的问题。

而且当时的富康工程规模还比较的小, 整体搬迁的成本比较低,若是现在的富康工程,搬迁起来肯要花费一大笔钱。

重型机械厂并没有进行搬迁,始终待在原来的厂区,一来是舍不得这块风水宝地,二来则是企业规模庞大,搬迁的成本比较高。

中国城市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短短几年的光阴,城市规模就扩大了几倍,原本属于郊区的地方,纷纷成了市区,甚至变成了繁华地带。

城市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密集,以及交通上的压力,对于工业生产而言都是极不友好的,特别是现代化的重工业生产,注定无法在人口密集市区内生存。

……

会议室中,重型机械厂的领导班子聚集在一起商讨对策。

“厂长,我已经打听清楚了,今天早晨团结路大桥之所以被封住,是要对桥梁进行检测。”一名手下开口说道。

“好端端的,干嘛进行检测?”张涛接着问。

那人马上答道:“说是桥梁使用多年,再加上前些年河道里非法采沙,使得桥墩受到了损毁,所以要进行检测,确定损毁情况,以便进行修缮”

“如果只是桥梁检测的话,应该用不了多少时间吧!”张涛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检测完毕后,大桥是不是就可以通行了?”

“是的。”那人回答道。

众人纷纷长出一口气,然而那人却接着说道;“但我从市里面打听来的消息,检测完毕后,大桥虽然可以通行,但不允许重型车辆通过,以免对桥梁造成更严重的损坏!”

“什么?不让重型车辆通过?那咱们的车岂不是一辆都过不去?”张涛顿时有些急眼。

小型的工程机械大概只有六到八吨,而中大型的工程机械,二三十吨的是常有的事情,这已经远超重型车辆的标准。

即便是小型工程机械,如果是使用挂车运输话,那重量也达到了重型车辆的标准,依旧无法从团结路大桥上通过。

可如果不用挂车运输的话,总不能开着一台履带式挖掘机,直接从桥上走过去吧!

所以禁止重型车辆通行,等于所有的工程机械,都不允许从桥上经过。

沉吟片刻后,张涛开口问道:“那这桥什么时候开始修缮?要修缮多长时间?”

张涛显然是寄希望于桥修好之后,便可以继续让重型车辆通行。

那个手下却开口答道:“等检测完毕后,制定了修缮方案,会马上进行修缮。但是我听说,即便是修缮完成以后,依旧不允许重型车辆通行!”

“凭什么?都修好了,为啥还不让过!”旁边有人一脸愤慨的问。

“据说是专家得出了结论,因为大桥的结构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毁,所以即便是修缮完成以后,也要对过往车辆进行限重通行。”

那人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而且听市里面说,修缮也只是暂时将就一下,根据专家的建议,这座桥迟早都是要拆掉,重新建新桥的。”

“专家?什么专家?哪里冒出来的?”张涛一脸不爽的问道。

“这专家是李卫东从国家桥梁工程研究院请来的,一个姓陈的院士,据说还是茅以升先生的徒孙呢!这次团结路团结路大桥的安全隐患,就是这个陈院士发现的。”手下连忙汇报道。

“李卫东请来的专家!”张涛听到这个名字,精神猛的一阵。

只见张涛开口分析道:“李卫东平白无故的,请一个桥梁专家来干什么?他手中的产业,有造工程机械的,有造农机的,有制造小家电的,可都跟造桥不沾边吧?

他莫名其妙的请来个桥梁专家也就罢了,这专家来了以后,马上发现了团结路大桥有损坏,要封桥进行修缮,这也太巧了吧!

而且修缮以后也不允许重型车辆通过,可团结路上只有我们这一家大型企业,平时需要通过团结路大桥的重型车辆,也就是只有我们重型机械厂了。

更关键的是这时机,团结路大桥用了好几十年了,都没出问题,沃尔沃刚把生产线运过来,眼看着我们的新产品出来了,这桥就出问题了?

一件是巧合也就罢了,难道全都是巧合?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这摆明了是李卫东在故意针对我们嘛!”

听张涛这么一分析,会议室中的众人无不义愤填膺。

“我说大桥怎么突然要修缮啊,原来是李卫东搞的鬼!”

“那这个专家肯定也是李卫东花钱雇的,故意说桥有问题,就是让咱们的产品卖不出去了!”

“李卫东虽然有不少的产业,但是都跟造桥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这次请了个桥梁专家,摆明了就是故意针对在咱们的。”

“可是这大桥有问题的话,肯定得出具检测报告吧?难道这检测报告也能有假?”

“谁说检测报告就不能作假了?那李卫东只要肯花钱,弄一份假的检测报告还不容易。”

“这李卫东也太损了,竟然用这种阴招,有本事堂堂正正的来竞争啊!”

“我看李卫东就是知道他们富康工程不用沃尔沃,他竞争不过我们,所以才用阴招的!”

重型机械厂与富康工程是你死我活的状态,李卫东找来的专家,自然被认作是收了李卫东的钱,跑来说假话的。

“现在问题就出在这个专家的身上,人家毕竟是个院士,他做出的结论,哪怕是假话,也是有权威性的,市里面为了安全考量,肯定会听专家的。”有人开口说道。

“他李卫东能找专家,咱们就不能找专家了?他请个茅老道,咱就请个孙伯灵。咱们也找个专家来,给他点钱,让他帮咱们说话,就说大桥没有问题,那就不用修缮了。”

“我看一个专家不够,那李卫东找了一个专家,咱们就多找几个专家,到时候咱们这边的分量就更足了。而且咱们现在有沃尔沃的注资,花钱请专家根本不是问题!”

坐在正中的张涛却干咳一声:“什么叫给他们钱,替咱们说话!那不成贿赂了么?应该叫请专家过来,拆穿李卫东的谎言!

不过一个专家分量的确不够,我想想办法,从知名的大学里,请四五个著名教授过来,最好也能有个带院士头衔的,这样就更有信服力了!”

……

有钱能使鬼推磨,现在的重型机械厂得到了沃尔沃的一笔注资后,再也不用过穷嗖嗖的日子了,虽然添置不了什么大件,但请专家的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于是张涛花费了一些功夫,真的从清华、复旦、浙大等学校,请到了四名专家,四人中虽然没有带院士头衔的,但也都是行业知名的教授,包括一位从海外归国的著名学者,以及一位获得“长江学者”奖励的教授。

然后张涛便兴致冲冲去找李忠伟。

“领导,团结路大桥修缮的事情,我觉得还是得慎重一些。不能随便来个专家说有问题,就认为大桥真的有问题吧!”张涛开口说道。

李忠伟微微一笑,开口说道;“陈同殊可不是随便来个专家,人家是科学院的院士,又是茅以升先生的传人。茅以升先生,你总该知道吧?那可是世界级的桥梁专家,是咱们国家科学界的泰斗!

所以陈院士做出来的结论,还是很有权威性的。再者说来,团结路大桥出现安全隐患,也是经过检测以后,才得出的结论。你我都不是桥梁方面的专家,所以在这方面还是应该相信专业,相信科学的。”

张涛赶紧说道;“领导,我不是信不过陈院士,也不是不相信科学。我是觉得此事事关重大,我们应该多加慎重,再多找几个专家过来,仔细研判一下大桥的情况。

而且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多找一个专家,说不定就能多一种解决方案。有句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多找几个诸葛亮过来,群策群力,效果肯定会更好。”

“张厂长,你说的有理,但是时间不等人啊,根据陈院士的判断,团结路大桥要尽快进行修缮,每拖延一天,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就会增加一分。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再去找专家了。”李忠伟开口答道。

张涛马上开口说道:“领导,我已经找好了四名桥梁专家,分别是清华大学的刘教授、复旦大学的张教授、浙江大学的郭教授,还有南京大学的黎教授,他们后天就能过来。至于费用方面,由我们厂承担。”

“专家都找好了?还是四个!”陈院士大有深意的望了张涛一眼。

张涛马上回答道;“团结路大桥关乎着全市人民群众的出行,我们厂也是想为全市群众多做贡献嘛。”

既然专家都已经找好了,李忠伟也没有再拒绝,正如张涛说那样,多一个专家便多一份解决方案。反正不用花钱,更多的专家参与讨论,对于解决问题肯定是有帮助的。

于是李忠伟点了点头:“那好吧,就辛苦张厂长了。”

……

车子缓缓驶向团结路大桥。

张涛指了指前方,开口说道;“四位教授,前面就是我们团结路大桥了!这桥走了这么多年都没有问题,现在突然说是损坏了,我是一万个不相信的,你看这桥,哪有半点损坏的样子嘛!”

“是不是有损坏,光看外表是看不出来的,还得过去实地的查探一番。”刘教授开口说道。

“是啊,除了桥梁的外观之外,我们还得考虑桥梁的结构,承重的构造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做出判断。”张教授也开口说。

张涛则开口说道:“其实这桥有没有损坏都无所谓,只要四位教授能帮我们证明,这桥还能够继续走大车,我另有重谢!”

“重谢”两个字,咬的格外的重,吃药不是傻子,便能听出张涛的言外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