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509章 这是来送死的!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509章 这是来送死的!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0:43

第509章 这是来送死的!

收购一家企业,必须要厘清的有两件事情,一是资产,二就是债务。

三全医疗器械厂具体还有多少资产,这些资产值多少钱,完全可以交给专业的资产评估机构去进行评估,而且李卫东也会花钱雇佣会计师,在这方面李卫东并不担心被坑。

而债务这方面,诸如欠银行的钱,还有欠其他厂家的钱,这些也都比较容易计算,而且全都是在明账上,欠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不会引起纠纷。

唯独欠员工的钱,是比较麻烦的。

三全医疗器械厂已经停产多时,员工也分批次的下岗回家,这肯定拖欠了员工不少的工资,而这些工资该支付多少,是全额支付还是支付一部分,下岗期间的工资要不要补齐,全都是问题。

除了工资之外,拖欠的养老保险也是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人的退休金是由企业直接发放的。后来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工人的退休金则由社保基金发放,企业则要负责为员工缴纳社保。

社保政策实施以后,私人企业未必怎么执行,在国企和集体企业当中,执行的则是比较顺利的,只要是正式职工,企业都会给交社保。

然而随着下岗潮的来临,员工的社保也成了一大问题。企业都倒闭了,哪有钱给员工交社保!

像是三全医疗器械厂这种老牌的企业,肯定会有不少即将到退休年龄的职工,解决拖欠的养老保险,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后世的话,国家针对下岗职工的社保,出台了专门的解决政策。而在1997年,这些政策还没有出台,所以只能依靠地方和企业自行解决。

另外就是拖欠福利的问题,也需要进行解决。

曾经的三全医疗器械厂效益非常不错,福利自然非常的高,像是夏天的降温费,冬天的取暖费,一年四季的交通费,逢年过节的过节费,一样都不少。

福利这种东西,一旦实施了,就没有办法再取消,就算没钱发福利,也只能是有拖无欠。

这些用在员工身上的杂七杂八的开支,加起来不小的数目,不好好解决的话,也会造成隐患。

就比如拖欠的取暖费,如果以小狗健康的名义,把这笔钱支付给了职工,那么就等于是小狗健康承认这项福利,以后每一年的取暖费,小狗健康就都要发放。

一千多名职工,各种各样的福利加起来,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李卫东绝对不能当这个冤大头,所以他强烈要求将这些拖欠员工的费用,全都列入企业负债当中。

即便要补发给员工,也是由当地经贸委负责,小狗健康一定要与这些乱七八糟的福利划清界限,日后也别指望小狗健康会发放这些福利补贴。

这些项目都需要跟当地经贸委,以及三全医疗器械厂进行谈判。

谈判这种事情,用不着李卫东这种大Boss亲自出马,李卫东只需要划出一个谈判底线,具体怎么谈便交给陆光明去做。

陆光明做了这么多年的医药代表,待人处事方面肯定是圆滑的很,而且陆光明还是医生出身,算是内行人。李卫东甚至觉得,让陆光明负责谈判,或许比自己更加合适。

……

宾馆当中,李卫东向陆光明交代起了谈判的底线。

李卫东开口吩咐道:“资产评估这方面,会有省里的评估机构来负责,他们给出的评估结果,肯定要比之前那个七千多万少得多,但我估计,最终还是会比咱们的评估高一些。

如果评估出来的数字别太夸张的话,就算价格稍微高一些,也是能够接受的。毕竟是要在这里经营,多少得给地方上一些甜头,以后才容易处关系。

关于债务的问题,也要明确下来,我们可以在收购费用方面多花点钱,但绝对不能跟站务问题有瓜葛。

三全医疗器械厂的债务如何处理,全都交给他们经贸委,到了咱们这里就是一刀切,所有的债务跟小狗健康无关,债主也别来找咱们。”

陆光明拿笔记了下来,同时开口问道:“别的倒还好说,就是这个拖欠员工的那部分,包括工资、养老保险、福利补助,恐怕不太好办。

三全厂那边不想把这部分算到债务里面,摆明了想等咱们收购以后,让咱们去承担这一部分。我也算过,如果只是拖欠的工资,其实也不算很多,咱们到是能承担的起。

而且我们收购了三全厂以后,也要使用原来的职工,不如咱们就把这笔钱给付了,到时候可以安稳人心,让工人踏实工作。”

李卫东却摇了摇头:“三全厂无非就是想多卖点钱。这部分钱,我们可以出,但不能由我们发放给工人。

如果之前拖欠的工资,由我们发放的话,会给工人一种错觉,认为三全厂还是以前的那个三全厂,我们是继承的原来的三全厂。

那三全厂所遗留下的问题,是不是都得由我们来解决?到时候冬天会有人来要取暖费,夏天会有人来要降温费,一年四季会有人要交通费,连家属院里谁家水龙头坏了,都会来找厂里的后勤处去修理!

所以我们可以出这笔钱,但我们不能经手,必须让经贸委或者老三全厂去发给工人,如果其中有产生纠纷,也是老三全厂跟职工只见的纠纷,跟我们小狗健康无关。

我们要收购的,是一个与过去没有关系的工厂,我们也要将其当做一个新的工厂来经营,要有新的制度,新的管理,新的作风,可不能继续沿用国企的那套管理方式。必须要跟原来的三全厂完全切割。”

“我明白了,是我考虑不周。”陆光明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但我担心的是,就算我们肯出这笔钱,老三全厂和经贸委那边,也未必愿意把钱发给工人啊!

如果他们拿了钱,却不发给工人,而是挪作他用,到时候咱们收购了三全厂,人家工人还是会向咱们要钱的,肯定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这就牵扯到一个专款专用的问题了。”李卫东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然后开口说道:“这部分资金,单独设立一个账户交给经贸委,不要跟其他款项混在一起。

然后再把这件事告知给三全厂的职工,让三全厂的职工自发去监督。如果这个账户里的钱,没用被用于补发工资,而是被挪作他用的话,不用咱们出马,三全厂的职工自己肯定不干了!”

“说的也是,事关他们切身利益,不用咱们操心,三全厂的员工自己就会盯紧的。”陆光明开口说道。

李卫东则想起另一件事,他开口说道;“提起职工的问题,三全厂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职工,应该占比不少吧?”

陆光明拿起一份表格,开口介绍道:“三全厂毕竟是五十年代建立的老厂,年纪大的职工自然有不少。

根据我私下派人进行的调查,三全厂效益最好的时候是八十年代,厂里大部分的职工还是八十年代以后入厂的,普遍也就是三十岁出头。

四十岁以上的职工,一般都是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到进厂的。当时比较特殊,期间进厂的职工不多,大概只有一百多人,不到二百人的样子。

另外就是八十年代以后,三全厂效益比较好,从其他单位调入到三全厂的,现在已经达到四十岁的,有一百人左右。”

“也就是说,四十岁以上的职工,加起来有三百人啊!”李卫东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陆光明揣摩了李卫东的想法,随后压低了声音,轻声问道;“董事长,这些年纪比较大的,咱们干脆就……”

陆光明说着,用手做了个切菜的手势,意思就是收购三全医疗器械厂的时候,不接受这些年纪比较大的职工。

在当时,无论是企业改制,还是安置下岗职工,四十岁以上的人,都是不受待见的。

很多企业在改制的时候,会想方设法的清退掉那些年纪比较大的普通职工,而那些愿意接收安置下岗职工的单位,也是只要年轻人。

按照正常的标准,四十岁是正值壮年,正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然而在职场上,四十岁却是一个很尴尬的年龄。

那些中高阶管理岗位、科研岗位或者对经验技术需求比较高的岗位,四十岁正是开始出成绩的时候。

如果你是企业家、是科学家、是医生,那么恭喜你,属于你的时代才刚刚开始,你的事业即将走向巅峰。

然而对于普通劳动者而言,四十岁的年纪,意味着你的事业已经结束。你这辈子已经没有可能再变得更好,四十岁的你,大概已经能够看到,自己未来退休时的样子。

对于企业而言,四十岁以上的普通职工,在身体、精力和工作效率方面,都不如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而且这个年纪普通劳动者,已经没有了工作的激情,很多人上班只是在混日子。

男性的话或许还好一些,即便是过了四十岁,也愿意为了养家糊口而拼命。

然而对于女性职工而言,五十岁就退休,那么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眼看着就要退休了,又有几个人还会一心扑在工作上?单位里混日子的,很多都是“某大姐”。

所以当时下岗女工,正是再就业最困难的群体,四十岁以上的女性职工,也是很多企业“减负”过程中,最先清理掉的对象。

社会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单位都想要年轻人,觉得年轻人能干活,这一点即便是在二十年后也没有改变。

比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手,年龄会限制在35岁,很多企业招聘更是将年龄限制在二十多岁。

35岁以上的人,如果没有混出点名堂来,去找工作根本没有人要。哪怕是当不要底薪的业务员,老板都一脸嫌弃。

像是某些科技企业或者互联网企业的从业者,35岁还没有升到管理层的话,就要被清退了。

李卫东是做生意的,不是做慈善的,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当然要去追求产品的生产效率,而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职工,显然会拉低生产相率。

所以李卫东也在考虑,干脆就给一些遣散费,把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职工,全都清理掉。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企业兼并的过程中,清理一部分人员,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陆光明显然看出了李卫东的这个念头,顺势就把这件事情给提了出来。

然而李卫东看了看陆光明那个一刀切的手势,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算了吧,只要没有作奸犯科,愿意遵守管理制度,就不要轻易的开除员工,下岗职工本来就不容易,很多人也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尽量给人家一条活路吧!”李卫东长叹一口气。

清理掉年纪大的职工,去追求生产效率最大化,以便获得更多的利润,的确是企业经营者该做的事情。

但作为一个企业家,眼里不能只有利润,企业家还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个责任,不光是社会责任,还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李卫东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裁掉那些年纪大的员工,的确可以带来多的利润,但李卫东却无法在道德层面上说服自己。

……

李卫东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他将谈判的事情交给陆光明以后,自己又当起了甩手掌柜。

陆光明这边,每当谈判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都会给李卫东打电话汇报。

就这样,过了大半个月,三全医疗器械厂的资产评估,负债计算等项目都已经完成,谈判进入到报价的阶段。

就整个谈判过程而言,还是比较顺利的。毕竟一个想买,一个想卖,双方对于达成交易是有共识的,分歧无非就是价格的问题。

很快的,价格谈到了三千万,这其中还包含了之前拖欠工人的工资。

这个价格已经达到了李卫东的心理价格,花三千万买下三全厂,不能说是赚,但绝对是不亏的。

根据陆光明的反馈,这个价格也达到了当地政府的预期,接下来双方只需要就一些细节问题达成共识,就可以签合同了。

……

中午,李卫东正在陪客户吃饭,手机铃声响起,是陆光明又来汇报谈判进展了。

李卫东跟客户告了个假,拿着手机走出房间,找了个没有人的角落,开口问道:“老陆,这个时间不吃饭,给我打电话,是不是已经跟那边达成了共识,可以签合同了?”

陆光明的声音却有些低沉,他开口说道;“今天一大早,我就接到经贸委沈渊的电话,说是上级指示,跟咱们的谈判暂停!”

“都快谈完了,这时候叫停谈判?”李卫东微微一愣,随后开口说道;“咱们收购三全厂,应该不违反政策吧?难道是三全厂之前的生产项目,涉及到什么国家机密,所以收购被叫停了?”

“不是的,收购被叫停,跟三全厂没有关系。”陆光明接着说道:“我找关系打听了一上午,终于知道收购被叫停的原因。是因为来了一家韩国企业,也要收购三全厂!”

“韩国企业?是谁?”李卫东马上问道。

“据说是韩国大宇集团旗下的一家企业。”陆光明开口答道。

“韩国大宇集团?”李卫东露出了古怪的表情,下意识的说道:“这是来送死的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