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实业大亨 > 第508章 资本家都是不要脸的

重生之实业大亨 第508章 资本家都是不要脸的

作者:过关斩将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2-24 21:00:43

第508章 资本家都是不要脸的

东北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共和国工业的长子,这里最不缺乏的就是老牌的企业。

三全医疗器械厂便是一个老牌的企业,这家企业诞生于五十年代末期的“二五计划”期间,有着四十多年的历史。

在物资稀缺的年代,连一个针头都要反复消毒使用,医疗器械根本就不愁市场,所以三全医疗器械厂的效益也非常的好,职工的工资高,福利也是各种飞起。

然而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情况却急转直下,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三全医疗器械厂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

缺乏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生产设备老旧,产品落后,另外还有一大批退休职工要养活。当时老旧国企的弊端,基本上都被三全医疗器械厂给集齐了。

进入到九十年代以后,三全医疗器械厂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很快就陷入到亏损当中。

面对企业出现的困境,国家曾经拨付过资金,帮助三全医疗器械厂进行改革。三全医疗器械厂自己也多次向银行贷款,尝试进行设备升级和技术革新。

然而每一次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每当拿到钱以后,设备和技术还没买来,厂里的职工就拿着医药费的报销单子找上门来,还有以前欠下的所谓取暖补贴、消暑补贴、交通补贴、教育补贴等等,也都要求赶快发放下去。

把各种补贴发完之后,剩下的钱就不够买技术和设备的了,所以干脆就放在账上,当做日常运营的资金用。

再到后来,厂里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再从银行里拿到的贷款,全都用来给职工补工资。

结果就变成了从银行贷一笔款,还上利息,余下的发工资,下个月再贷一笔款,还上利息,余下的继续发工资,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银行也不是傻子,随着三全医疗器械厂的贷款越来越多,眼看着在拆东墙补西墙,窟窿越来越大,便干脆停贷了。

失去的银行的贷款,三全医疗器械厂一夜之间便倒掉了,单位停产,工人下岗,企业瞬间凉凉。

除了一些可观因素之外,三全医疗器械厂的领导班子也有问题。

有些人是习惯了国家给饭吃,完全没有市场竞争的意识,企业出现了困境,就等着国家出手相救,也只会想着办法跟国家要钱。

有些人则是怀揣着当领导就要捞一笔,不捞白不捞,别人捞了自己没捞就亏本的心思,特别是眼看着三全医疗器械厂快不行了,更是有一种“此时不捞,过期作废”的想法,当起了蛀虫。

这样的一个企业,想要起死回生的话,可不是投点钱,进一套新设备,买个新技术就能解决的,必须要从根本上推倒重来,彻底的进行改革才行。

……

三全医疗器械厂这种即将破产倒闭的企业,对于当地而言肯定是一个包袱。

一旦三全医疗器械厂真的倒闭了,下岗职工的安置,欠银行的贷款,全都是地方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所以当李卫东告知当地政府,自己有意收购三全医疗器械厂时,当地自然是十分欢迎,市里面的几个主要领导亲自进行接待,还派了市经贸委的主任全程陪同考察。

在当时,企业工作是由国家经贸委负责的,国家经贸委也就是商务部的前身。其职责就包括研究拟定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企业体制改革方案,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李卫东想要收购三全医疗器械厂,便是经贸委的工作范畴,应该与当地的经贸委直接对接。

经过一番考察之后,便进入到了谈判的阶段。

会议室中,两方人马各坐一边。

小狗健康这边,除了李卫东和陆光明之外,还有两名会计师在场。

对面主要是经贸委主任沈渊,以及三全医疗器械厂的厂长牛高峰。

只见厂长牛高峰拿着一份文件,开口介绍道;“我们三全医疗器械厂,现拥有资产7320万元,负债2670万元,净资产4650万元,目前全厂共有正式员工1255人……”

听到这些数据,李卫东不屑的笑了笑,如果三全医疗器械厂真有这么多净资产的话,拿会面临破产倒闭,4650万的资产,随便卖卖也能撑上个几年。

在来这里之前,李卫东早就请专业的会计师,对三全医疗器械厂的资产进行了大致的评估,知道三全医疗器械厂压根就没有这么多资产。

摆明了这个资产的数据是有问题的。不过这也正常,卖东西的人巴不得把售价标的高一些。

于是李卫东开口问道:“牛厂长,你所说的这个资产,主要指的是什么?”

“主要是固定资产。”牛高峰开口答道。

“有资产的详细列表么?”李卫东又问道。

“这些都是经过评估的,还能有假!”牛高峰有些不满的说道。

李卫东则微微一笑,开口说道:“这花钱买东西,怎么也得清楚知道买了些什么吧!”

牛高峰立刻望向旁边的经贸委主任沈渊,沈渊点了点头,牛高峰才将一份资产列表递了上去。

李卫东一目十行的看过去,很快的就找到了几个疏漏之处。

只见李卫东指着手中的资产列表,开口说道:“这份资产列表上,列出了家属院21栋家属楼,是怎么回事?”

“这21栋家属楼,是我们三全医疗器械厂为了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花钱建的,既然是我们厂出钱兴建,自然属于我们厂的资产。”牛高峰开口答道。

旁边经贸委主任沈渊,也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仿佛很赞同的牛高峰的说法。

李卫东却知道,三全医疗器械厂将家属楼也编列进资产当中,无非是想拉高资产的数额,想多买点钱。

即便是那21栋家属楼的的确确是属于三全医疗器械厂的资产,但现在里面可都住着职工呢,到时候李卫东买过来,还能把人赶走不成?

当时的单位自建房,本来就是发给职工的福利,分给谁的那就是谁的,房子分出去,根本就不可能再收回去。

而且有些人在分房的时候,也象征性的交了一些钱,这在房主看来是花钱买房,自己买的房子,怎么可能再交出去!

九十年代企业破产潮中,家属院的问题也是当时的一大难题,企业自建的住房,产权有纠纷,人也没法撵走,住的还都是一些下岗职工,闹不好就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简直是一个无解局。

很多破产企业的家属院,被当做包袱甩来甩去,没有人想管,也没有人愿意管,最终就任其自生自灭,变成了城市中的“老破小”。

李卫东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花钱买个包袱!

不过看牛高峰这架势,是铁了心的想用这21栋家属楼,多敲一笔钱。

以李卫东的老奸巨猾,怎么可能让牛高峰如愿,于是他开口问道:“牛厂长,你的意思是,这21栋家属楼,产权是很明确的?”

“当然明确。谁敢说家属楼不是我们厂的!”牛高峰点了点头。

“既然产权明确,有房产证么?”李卫东继续问。

“这个嘛……”牛高峰顿时语塞。

三全医疗器械厂的家属院还是八十年代兴建的,那个年代的单位自建房,都是圈块地直接盖楼,哪有正经的房产证!

李卫东则接着说道:“如果没有房产证的话,这21栋家属楼放进三全医疗器械厂的资产列表里,是不是有些太牵强了?”

“有什么牵强的,虽然没有房产证,但这21栋家属路也是我们三全医疗器械厂的资产。”牛高峰反驳道。

“但这算是合法资产么?”李卫东笑了笑,接着说道:“我们小狗健康是一家遵纪守法的企业,相关证件不齐全,意味着资产未必是合法的,我们可不干违法的事情。”

李卫东说着,望向沈渊和牛高峰两人,仿佛是在说,你给我耍无赖,我给你**律,就算你三全医疗器械厂打算将无赖进行到底,可经贸委总是得要些脸面吧!

经贸委主任沈渊只好干咳一声,开口说道:“这个21栋家属楼,都已经分给职工了,再放在资产列表里,的确是不合适。这个就去掉吧!”

沈渊也知道,这种企业收购案当中,把家属楼算在企业资产里,的确是有些耍流氓了。

而且李卫东拿法律说事,沈渊也真的没法反驳,他一个国家干部,总不能逼迫别人违法乱纪吧!

至于给那21栋家属楼办房产证,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先不说这21栋家属楼建的时候,是不是符合规划,是不是拿到了全部的审批手续。

单说这种单位分的房子,几乎遍布全市各个角落,可都没有房产证。要是给这21栋家属楼办了房产证,这口子一开,以后其他单位分的房子也来办房产证,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这种牵扯到国家整体政策的事情,即便是市里的领导,也担不起责任。

所以不如后退一步,把21栋家属楼从资产列表中划掉,干脆又省事。

李卫东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接着说道;“这个厂房的资产评估,我不是本地人,不了解本地的土地价格,所以不好评论。但是这个设备的价格,我还是了解的。”

李卫东说着,指了指资产列表里设备那一栏,接着问道:“牛厂长,你确定你们厂的那些设备,值这些钱么?”

牛高峰顿时老脸一红,显得有些不自然,他也知道三全医疗器械厂里那些快要淘汰的设备,耗能高,生产效率还低,根本值不了多少钱,有些设备只能当废铁卖。

但是在估价的时候,为了多计算资产,还是给设备算了个高价。

牛高峰犹豫片刻,还是开口说道;“这些都是评估出来的价格。”

“那是谁评估的?”李卫东开口问道。

“当然是我们市经贸委牵头审计局,一起评估的!怎么?你还信不过经贸委的评估?”牛高峰一脸理直气壮的说道。

李卫东则摇了摇头:“这不是我信得过或者信不过的问题,而是合法性的问题。你们三全医疗器械厂是国有企业吧?

根据咱们国家1991年颁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八条,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不得直接从事国有资产评估业务。

经贸委是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如果是经贸委进行评估的话,就违反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那么这个评估可就违规了。”

沈渊和牛高峰同时一愣,他们没想到李卫东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的这么健全。

这也是因为当时的国有企业的并购,都是在国有企业之间进行的。民营企业并购国企,非常的罕见。

国企之间的并购,基本上就是主管部门一道行政命令下来,企业的领导坐在一起开个会,两家合并成一家,把领导班子的职务公布一下,并购就算是完成了。

资产评估方面,以后都是一家人,互相给个面子,不会真的斤斤计较。有的甚至连资产评估都没有,只是单纯的重新划分领导的职务和职责。

反正合并来合并去,都是国家的资产嘛!

而李卫东是花自己的钱并购企业,自然得要算的清清楚楚。法律法规方面,也是要挑对自己有利的说。

见李卫东又跟自己谈起了法律,沈渊只好说道;“既然如此,那就重新进行评估吧。我们可以去找银行帮忙,我们市的各大银行也都有专业的资产评估师。”

李卫东呵呵一笑,心中暗道,你们这里的银行,肯定跟你们穿一条裤子,我敢用么?

不过李卫东也早有后手,他开口说道;“根据《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第九条,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应该由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你们虽然是副省级城市,但找你们这里的银行进行评估,级别还是达不到国家的要求,最起码也得找省里认定的评估机构,这样符合国家的规定。”

“一会是房产证,一会又是管理办法,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规定!”沈渊心中暗骂一句。

如果找省里的评估机构,到时候想要多评估一些价格,那难度可就大了,省里面评估机构,未必肯给沈渊面子。若是评估出来的价格比较低,三全医疗器械厂可就要少卖不少钱。

然而李卫东说的有理有据,还搬出了国家的规定,沈渊也只能认了下来。

但李卫东并没有善罢甘休,他放下手中的资产清单,开口问道:“牛厂长,你刚才说,你们厂负债是2670万,我想问一问,这2670万的负债,主要是欠了谁的钱?债权人是谁?”

“欠银行2200多万,余下的都是欠其他企业的,都是些原材料的供货商!”牛高峰回答说。

“也就是说,拖欠工人的工资,并不包含在这2670万当中喽?”李卫东马上问道。

牛高峰犹豫了几秒,觉得没办法说谎,只得实话实说道:“不包含!”

“那该给职工报销的医药费,还有应允的其他福利,像是取暖费之类的,也不包含在这2670万的负债里?”李卫东又问道。

“也不包含。”牛高峰无奈的说。

“那这些费用,应该算在债务里。总不能让劳动人民受委屈吧!”李卫东马上说道。

不能让劳动人民受委屈,好大义凌然的借口。

然而牛高峰却是嘴角一歪,他作为三全医疗器械厂的厂长,当然知道厂里一共欠工人多少工资,如果算进债务里的话,大几百万又没有了!

旁边的沈渊,多少也知道一些实情,此时他忍不住暗骂一句:你这个资本家,还好意思说别让劳动人民受委屈,真不要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