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百五十六章 刘备借荆州

第五百五十六章 刘备借荆州

总的来说,沮授的计划是“知彼不知己”,对天下大势看得相当明白,但没有完全了解自己势力的情况,结果就是绝佳的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行,最后反而被对手用上了,不然凭着当时袁绍的势力,配合上大义名分,说句“摧朽拉枯”完全不为过,有怎么会有官渡之败呢。

至于鲁肃的计划,就是典型南方谋臣的通病,“知己不知彼”了,对自身势力的认识到位了,但对天下大势的了解或是推测并不通透,结果就是天下大势一个动荡,所订的计划就完全失去了实行的机会,最后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东吴变成了一只“守土之犬”,再无力渡过长江了。

所以三国历史上,沮授的“邺下对”和鲁肃的“榻上对”,都没什么名气,后世之人也鲜有谈论,因为都是失去了可行性,胎死腹中的计划。

只有诸葛老大的“隆中对”,成为了古往今来无数人谈论得津津有味的宏图大计,因为这是一个历经十数年,期间波折不断,但是仍然得到君主认可,君臣一体誓不放弃,最终得以实现的计划。

“隆中对”是刘备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顾草庐的时候,诸葛老大向刘备先主提出的。

本来诸葛老大的意思,乃是荆州刘表暗弱,受荆州豪族挟制,刘备先主可以利用自己的名声,拉拢荆州豪族支持自己,再徐徐图之,成为荆州之主,这方面因为诸葛老大在荆州已经有不错的关系网,是相当有可能办到的。

不过刘备先主可能不想败坏自己经营了半生的仁义之名,也可能是顾忌刘表经营荆州日久,恐防惹怒刘表失去了自己的容身之所,没有同意诸葛老大这种徐徐图之的做法。

只是诸葛老大可能十分欣赏刘备这种宽厚的做法,也可能推测到曹操将会南下,甚至是从某些途径已经知道曹操部署南下的消息,所以诸葛老大也没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想法,而是跟随刘备离开南阳卧龙岗,成为了刘备的谋主。

到了次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真的率大军南下,恰逢此时,久病的刘表逝世了,继位的刘琮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下,向曹操投降,拱手将偌大的荆州献给了曹操。

曹操得了荆州之地和水军,声势大振,顺势继续南下,欲要一举平定江东,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曹操就此能够荡平天下,至于其后是成为伊尹还是王莽,就看他自己的想法了。

至于刘备,这个时候就只能苍忙逃窜,被曹军一路追杀,幸得驻守江夏的刘琦相救,才得以幸存并保留有数千军力。

但是就是如此狼狈的时期,刘备和诸葛老大也依然没有放弃“隆中对”里面的战略意图,最终“苦心人天不负”,让刘备和诸葛老大盼来了东吴的试探。

于是就有了孙刘联军破曹军于赤壁,破灭掉曹操一战平定天下的计划,本来赤壁之战后,孙权势力真是大肆扩张的时候,正好顺势将荆州收归囊中。

不过诸葛老大确是厉害,经过一番计略,硬是让东吴与曹军拼了个头破血流,刘备一方却趁此“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良机,攻略了荆州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大大扩充了刘备的实力。

刘备也确是知人善任,拔擢诸葛老大负责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由此刘备才有了单独面对曹军的底气,开始寻求与东吴对话了。

及后孙刘双方进行了多番磋商,孙权决定将南郡(江陵)借予刘备一方,让刘备一方有实力抵挡曹军,东吴方则利用这段时间休养生息,图谋合肥,这就是“刘备借荆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