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百五十五章 沮授和鲁肃的战略眼光

第五百五十五章 沮授和鲁肃的战略眼光

要知道这个时候,距离袁术妄称“仲氏”,被曹操联合刘备、吕布、孙策等人攻灭,之后于逃亡之中粮尽,欲寻蜜浆解渴而不得,哀叹数声,最后竟然呕血斗余而死可还不久。

袁术败亡乃是于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则是在次年建安五年(200年)被许贡门客刺杀身亡,孙权随后接过孙策的权力。

所以按理来说,鲁肃应该是建安六年投奔孙权才留下了“榻上对”的,不过鲁肃与东吴的渊源,却是早于此,当年鲁肃和周瑜本是好友,周瑜于建安三年(有记载说是建安二年)离开袁术投奔孙策的时候,鲁肃就跟随周瑜一起的。

孙策当时见了鲁肃之后,也十分赏识他,只是不久之后,鲁肃的祖母就逝世了,鲁肃为人孝顺,当即回家奔丧及守丧,由此错失了与孙策一起平定江东的机会,不然或许鲁肃亦会成为如周瑜一样的东吴元老呢。

所以当鲁肃这个时候向孙权进言,雄霸长江以南,再建王号统领长江以南之地,凭此实力图谋天下的计划,孙权虽然钦佩其豪言壮志,不过估计孙权此时骤听此言,也是有点懵的。

毕竟孙权其父其兄,还是自许汉臣的,而孙策在位的时候,还是汉朝的讨逆将军,受封为吴侯的,孙权继位,自然也是承袭此爵此官了。

加上此时孙策身亡不久,江东各豪族还是有不稳之象,所以孙权对鲁肃的计划,并没有轻言答允,而是说了一番话,自言其只是想守着父兄创下的基业,希望辅佐汉室而已,暂时并没有如鲁肃所言的大志。

这是留于明面上的记录,至于孙权有没有私下与鲁肃深入探讨这个计划,就没有人能够知道了,只是鲁肃之后就被孙权尤其信重,就算江东元老张昭屡次对孙权说鲁肃年少气盛,言辞激烈,不可重用,孙权也依然对鲁肃不错,数次厚赐予鲁肃。

只是可惜后来时势突变,荆州刺史刘表病逝,其妻族横行荆州,竟然不支持其妻亲儿刘琮稳守刘表的基业,反而向曹操献媚,将整个荆州拱手献给曹操。

曹操得了荆州水军,又有蔡瑁、张允、文聘等荆州将领相助,顿时领着大军南下,欲与孙权会猎于江东。

大军压境,东吴随时有灭顶之灾,孙权和鲁肃只能放弃了“榻上对”里面的计划,匆匆联合刘备,联手对抗曹操。

毕竟刘备虽然势弱,但是在荆州深得民心,又有刘表长子刘琦在手,占据大义名分,就算作战方面没有大的帮助,但也能在荆州境内影响曹操的不少调动,变相削减曹操的实力。

之后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举击败了曹操大军,但是曹操的势力还在,孙权、刘备面对的压力依然不少,所以后面的借荆州等戏码,就是顺理成章的了,不外乎就是东吴利用刘备直面曹操的军事压力,保存自身实力,待天时而动。

沮授的“邺下对”,可以说是对天下形势看的十分透彻,只是没有看明白自己所侍奉的主公是什么性格及思想,最后是明于形势而不明自身,计划没有能够得到执行,反而是对手提出的类似战略得到施行,使得后人只知道荀彧所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而忘记了袁绍集团也提出过如此设想。

鲁肃的“榻上对”,对东吴自身可谓研究得很深入,毕竟江东大族都已经被孙策收拾了一轮,只要孙权稍加手段,要收服并不难,可惜对形势的发展缺乏了前瞻性,所以时势一变,就顿然没了实行的价值了,最后东吴也只能一直偏安一地,莫说争霸天下了,就连占据江南二分天下也再难办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