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五百三十八章 韩信之死的前因后果

第五百三十八章 韩信之死的前因后果

刘邦见了韩信,二话不说就让人将韩信捆绑起来,韩信自以为不能幸免,就说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如今天下已定,他就早料到自己不得善终了。

刘邦听了韩信的说话,也没有将他定罪,而是说有人告他谋反,然后便将韩信塞进皇帝銮驾后面的副驾(也就是成语误中副车里面的副车了,古时皇帝出巡,会有两三辆车驾于皇帝自己的车驾一模一样的,皇帝坐哪辆车驾,都是临时决定,所以当年张良拨浪沙刺杀秦始皇,就不能确定秦始皇究竟坐在哪辆车里面,致使刺杀计划功亏一篑。)中,将韩信带回洛阳再行处理。

回到洛阳之后,或许是刘邦想通了,并没有将韩信定为谋反罪诛杀,只是将韩信贬为淮阴侯,但是韩信久为王爵,对与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舞阳侯樊哙这些昔日下属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自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刘邦车驾出行,只在家中闷闷不乐,常有怨言。

后来匈奴攻汉,从代国进入,当时的代王刘仲乃是刘邦的二哥,他竟然弃国自己逃回洛阳,被贬为合阳侯,刘邦于是改立儿子刘如意为代王。

不过由于代国实在重要,是抵御匈奴的第一线,加上刘如意年幼并无就国,所以最后刘邦将陈豨封为夏阳侯,命其为代国丞相出镇赵、代,北方边境的军队全都归他统领以抵御匈奴。

陈豨资历匪浅,当年平定燕、赵的时候就在韩信麾下,所以陈豨临去代国前就向韩信辞行,据传就是这个时候,韩信竟然与陈豨密谋,让陈豨将来在北地举兵,韩信在洛阳里面起兵策应,陈豨深深佩服韩信的兵略,就答应下来了。

于是陈豨到了代国之后,就学着他的偶像信陵君的做法,招纳门客、礼贤下士,有次陈豨休假回乡路过赵国,被当时赵相国周昌(就是成语“期期艾艾”里面“期期”的说出者,据《史记》所载,当年刘邦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周昌极力反对,由于其人口吃加上激动,进谏言的时候就说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不奉诏。”,于是就与后世邓艾口吃时候经常说“艾……艾”合成一词了。)看到。

周昌此人性情耿直,便直接进京朝见刘邦,将陈豨此种做法向刘邦报告了,刘邦相当信任周昌,就派人去调查陈豨,后来趁刘邦父亲刘太公去世的机会,打算召回陈豨。

谁知道此种国丧,陈豨竟然也敢称病不回长安,一个月之后更是直接自立为代王,起兵攻略赵、代两地。

刘邦收到消息,当即召集谋臣商议,然后颁布诏令,只追究叛乱首领陈豨与王黄等人的罪责,其余被牵连的官员一律不予追究。

发布完如此分散叛军人心的诏令后,刘邦就带领众将亲自去北方平叛了,而韩信这个时候却依然托病,没有跟随刘邦前去平叛。

而刘邦除了自己的军队之外,当然会征召其余诸侯的军队,根据历史记载就有梁、赵、齐、燕、楚等诸侯的军队参与,其中梁王彭越,却没有亲身响应刘邦的征召,称病不至,只派了手下卫胠领军来援,刘邦自是记上一笔了。

这个时候在长安,有韩信的一名门下向留守的吕雉告发,说韩信在府中密谋,意欲谋反,韩信的计划乃是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然后发动这些人抓住吕雉和太子刘盈,再假传命令控制长安,以响应陈豨。

吕雉得信后,本来想立刻传召韩信进宫再解决他,但又怕韩信不受召,反而打草惊蛇,便找来萧何商议,最后萧何出谋,让人假装从北地回来传讯,宣告陈豨已经败亡,召令列侯、群臣入宫庆贺。

韩信不虞有诈,便跟从一众大臣入宫,之后就被吕雉命人杀死在长乐宫钟室,夷灭三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