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 第二百五十二章 耻辱的齐国

第二百五十二章 耻辱的齐国

田氏如此得国之手段,与后世某个国家用经济手段颠覆自己最大的对手,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后世那个惨被解体的伟大国家,也是轻易相信了敌国,以为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真的会挽救自己的经济,于是将全国的经济大权给交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专家操控,众所周知,结果就是被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戏耍了一通,整个国家经济错过了最后挽救的机会,经济崩溃,民心尽失,最后悲惨地离开了世界舞台。

而田氏代齐这个事件,也犹如那个伟大国家解体事件一样,给予了后世很大的警醒,自此之后,后世中国历史上,就再没有人可以用这种类似买卖的方式,收买人心以达到变换国主的目的了。

因为自从田氏代齐发生以后,后世君主便都十分重视粮库发放粮食这件事情,但有官吏无上级批示,私下开仓放粮,轻则罢官免职,重则流放斩首,严重者还有抄家灭族之祸。

就算是民间富户乡绅,在青黄不接之时接济一下同乡之人,也要注意影响,万一接济太多太久,乡间赞誉太过,引来官府之人注意,一项“邀买人心、意图谋反”的罪名就会飞到头上,让其明白“破家县令,灭门令尹”的厉害。

故此,中国历史上富户捐钱赈灾,基本上都是在官府的倡议下,联合起来捐款的,绝不会有人那么傻,自己做领头羊私下牵头组织赈灾活动的,因为在古代那种社会环境之下,这样做慈善,不是帮助别人,而是自己找死啊。

田氏以如此等同买卖的手段取代姜氏,造成了一个很大的贻害,那就是齐国再没有了姜氏当国时的煌煌大气,而变成了如商贾一般,每每要衡量利害才会行动。

而一个国家,缺乏了担当,每每只以利害关系而行事,自然就会慢慢变成一个守财奴一样的角色,齐国也是如此,只对眼前之利在意,对一些可能招惹损失的事情兴趣缺缺。

就以东方各国合纵抗秦为例,战国后期,秦国独大,对赵魏韩三国日夜攻伐,使得这三国日渐衰弱,其余诸国也慢慢感到“唇亡齿寒”的危险,于是出去秦国之外的其余六国,在纵横家公孙衍、苏秦等人的影响下,便有合六国之力共同抵御秦国的共识了。

由于齐、楚、赵、魏、韩、燕六国,无论哪两个联合,在地图上都是从北到南的纵向排列,所以这些国家的联合就称作“合纵”。

而东方列国合宗抗秦,在战国时期共发生了四次,但是齐国如此于秦国分庭抗礼、并称东西二帝的大国,本来击败秦国,对齐国最为有利,基本天下就是齐国独大了。

按理说齐国对合纵共秦应该是最为上心的国家才是,但是战国历来四次合纵,齐国只参与了一次,而且还是借合纵期间,诸国无暇他顾,分兵攻占了宋国,最终导致了这次合纵半途而废,齐国如此做法,自然逐渐失去了天下诸国对其的信任,也使齐国的影响力犹如江河日下,日渐式微。

到了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时候,齐国虽然由于被燕昭王联合五国几乎灭国,元气未复,尚不能恢复到巅峰之时,但是其疆域与兵员也是不容小觑的,按理说也应该大有作为的。

但是齐国竟然坐视秦国一而再再而三攻灭其他各国,就连倒数第二个被灭,也是最接近齐国的燕国,也丝毫没有一点儿援手的动作。

如此坐视队友一一被点杀,让人以为齐国有什么厉害之处,可以独立对抗秦国精锐大军的时候,秦国却是轻易用一招“声东击西”,将齐国主力调到西边,王贲、李信、蒙恬三将率秦军从齐国北部直杀到齐国都城临淄,齐王建出降,就这样,齐国连一场像样的战斗也没有,就黯然离场了,就连诸多历史上,对齐国灭亡的战斗,都没留下任何记载,真可谓羞耻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